第二十章艳清随夫离开吉林奔贵州
艳清领着孩子们在娘家住了大半年,殿荣从贵州回来探亲,先回任小铺见了哥嫂一家,也拜会了乡族老亲,而后去的马鞍山尹家。 尹家大院又涌来一群孩子们,每个孩子手里都拿着各种糖块在院里跑来跑去,玉杰、勤和小伙伴快乐的玩耍不知道大人们在恋恋不舍地说着离别前的嘱咐和叮咛。 殿荣一家终于团聚了,这次一起去贵州定居了。尹家老太太的眼泪流了一天,艳清眼睛红肿的看不清东西,jiejie、嫂子、侄女外女们都哭都像泪人一般,路途遥远大有此生难见之感。 殿荣带着一家沿途到了四川,殿荣告诉艳清:“你二哥家的大儿子长久在成都当兵呢,你想不想见见他?” 艳清高兴地说:“能见到吗?要是能见上一面当然好了,那孩子我有六七年没见到了。” 殿荣说:“想见就能见到。你们在房间呆着,我去前台往部队打个电话。” 殿荣再回来时说:“联系上了,一会长久开车接我们去部队招待所住,明天白天待一天,晚上去贵州的火车。” 长久在队部里是汽车班班长,他和上级领导请了假,借了部队的解放牌汽车来到成都火车站招待所门前就看见老姑夫、老姑一家老小站在一堆大包小裹的后面等着他呢。 长久高高大大的穿着一身军装特别英俊潇洒,他跳下驾驶室跑着来见姑父一家。 他敬了个标准的军礼说:“姑姑、姑父好。” 艳清见到久别的娘家侄子激动的哭了起来,殿荣忙说:“见面是好事,哭什么?让孩子心里难受。看你大侄子出息的真是成才了。” 勤是第一次见到军人,是可以将自己高高抱起来的军人,一个四岁的零散记忆里这个是深刻的。 长久把姑父一家安排到部队招待所。先带他们一起去招待所食堂每人要了一碗热汤面,那是勤从未吃过的细细的喷香的面条,以至于晚年玉洁和勤回忆的时候还是惦记那晚热汤面条,一想起来嘴角又流着红油的香。 到了贵州进矿区就要改乘汽车,山路十八弯,弯弯有险情,那时候根本没有通大客,殿荣一家只能等矿上下来送煤的车回去空车返回,搭乘矿区顺风车进山。 殿荣一家在山下足足等了三天终于遇到顺风车了,人坐在敞篷车里不敢往车旁两边看,山峰林立,悬崖峭壁,艳清的心脏跳动急剧加快,孩子们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哪里懂得老虎的威力呀!他们在车上四处张望,看什么都好奇,无忧无虑的天性随风散发着快乐。 快黑天的时候大车终于到达贵州水城一个唤作木村沟的地方,这里的山坳处有几栋土坯房,殿荣把孩子们领到一栋五户的西面第二户,艳清推开房门,门没上锁,房间空荡荡的,一铺北侧的大炕热乎乎的,邻居张嫂这几天一直给烧着炕,屋里始终是暖呵呵的。 殿荣送走了司机,回来搬东西时,早有左邻右舍兄弟们帮忙把行李包果搬进了屋。 女人们见面没有陌生感,都热情地迎接新来的家属,东屋王喜的媳妇见众人互相介绍,攀谈着,她悄悄地回到自己家,不一会端出一盆热气腾腾的荤汤面条。 王喜媳妇对艳清笑着说:“任嫂,这几天就盼着你们来,你这一来,我们这栋五户人家就齐了。人家说上车饺子下车面,你快和我任哥还有快孩子们吃点热汤面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