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城东在打雷
铁血残唐正文卷第24章城东在打雷李裕当着高匠头众人的面,做了六颗弹丸,这才起身说道:“走吧,跟我去看看。” 回头对身边的侍卫说道:“找块木板来,到东门找我。” 侍卫一溜烟的跑了,而李裕则带着众人去了东门外。 离着很远,就见张仪带着十几个人,抬着木桶已经等在那儿了。 他招呼一声,又往东走了几里路,找了颗路边的大树停下说道:“就在这吧。” 功夫不大,木板抬来了,好家伙,得有三米长一米宽。 “把木板立在树上。” 这些人不知道德王要干嘛,竟然是木板躺在树根部。 他不得不亲自指挥。 之后,让大家都离远点。 他打开手枪的弹巢,用小木勺把木桶里的火药倒进了弹巢孔里,用手枪自带的装弹杆把火药压实,然后再把铅弹从前面装进去,用装弹杆再压压铅弹,使火药与弹丸紧密的压实。 就这样,他一连压装了六发弹丸。 之后,把转轮卡进卡槽。 李裕搬开鸭嘴击锤,从身上摸出一小块燧石来,也就是打火石,夹在鸭嘴里。 在打火板下是一个火药池,他在里面撒了点火药,这就齐了。 他来到木板三十步之外,抬枪对着木板就扣动了扳机。 轰! 一股青烟四下弥漫。 现场火药呛鼻的药味四散。 四周一片寂静。 张仪、高匠头和其他跟来的技术骨干们,一个个傻傻的看着德王,这武曲星君又要毁天灭地啦?! 李裕穿过青烟,向大树跑了过去,结果木板上什么都没有,大树的树干上却打出了一个大坑。 看样子没有膛线是真没准啊! 李裕跑回去,这回不能太随意了,他再次给药池里倒上火药,双手握枪,瞄着木板。 轰! 又是一声炸雷。 再看木板,这回木板的边缘处被咬下了一大块rou。 嗯,再来! 轰! 轰! 轰! 轰! 前面的木板上被射出了四个弹坑。 李裕也一脸的黝黑,像包公似的。 哎呀!东城打雷了! 南阳城里的百姓可不知道德王在试枪,就听见城东陆陆续续的响了六声炸雷。 连守门的士兵都伸长了脖子往这边张望。 “殿下,神人啊!” 呼啦啦,张仪带着这群人跪倒一片。 他们哪知道是怎么回事啊? 就见德王手里火光一闪,就是一个炸雷,大树跟前的木板就噼噼啪啪的有了响动,这不就是掌中雷么! 现在,他们早把什么火药给忘了。 李裕满脸黝黑,头发炸起,人还在烟雾缥缈之中,不是神仙是什么?! “起来吧,都别跪了。” “高匠头,来,我跟你说说,这个枪管里面……” 高匠头满脑子空白,德王跟他说了啥都没记住。 李裕见这些人一个个神不守舍的样子,得意的叹了口气,看样子还得慢慢习惯才行啊。 回去之后,李裕重新把自己的要求说了一遍。 让他们在枪管里作出膛线,由于这个枪管短,做膛线容易很多。 还有就是零件的尺寸微调,尤其是弹巢和枪管之间的间隙要小,最好做到严丝合缝,反正间隙小就对了。 有了上次制作的经验,这回修改就快多了,第二天修改好的零配件就完成了。 还是昨天的那颗大树,木板依然竖在那里。 轰! 第一枪也不是很理想,但是目标的命中率明显提高了不少。 轰! 这次不但命中了目标,还射在了木板的中心位置,不错。 轰! 轰! 轰! 轰! 一连六枪,枪枪命中。 重新装弹,拉开距离,继续。 这回是六十步。 轰! 轰! 轰! 六枪中有四枪命中。 再来。 直到一百步。 六枪只命中了两枪。 这就不错了。 现在没有铜帽底火,也只有将就了。 李裕也不想想,现在是什么年代,他的这支手枪就是天字号金手指! “高匠头,你们神机坊每人赏万钱!” 老高头这些匠人根本就不知道咋回事,这就又赏钱了?! “按照最后的尺寸,开始做零件。你们一个月能做多少套?” “殿下,主要是材料问题,如果材料充足的话,按照现在的人手,一个月能做六十套吧,多了质量也保证不了。” “嗯,抓紧做!” “张参军,他们神机坊要的乌铁,你想办法多进货,没有就自己造,反正你要想尽一切办法搞来!” “是,殿下。” 自此之后,每天在东城外都会响起打雷的声音。 久而久之,老百姓都知道那是德王殿下在东城演练自己的神功掌中雷呢! 这些枪也不可能都是李裕自己来安装啊,他也真没那个功夫。 于是神机坊把零件铸造完成之后,就会拿到另外一个小院子来。这是李裕“南阳六转枪”的总装车间。 里面的工人都是妇女,而且是目不识丁的农妇。 每天空手而来,空手而去。 每人只负责装配一个步骤。 二十几个妇人心灵手巧,一天也就装配两只枪,倒不是她们忙不过来,而是生产不出来。 等枪把上的桐油晾晒三四天,这把枪就可以验枪入库了。 城东每天的枪声都是王府侍卫们在验枪,六发弹丸三十步要六发六中,六十步要六发三中,一百步要六发一中。 自从有了这个神奇的宝贝,方兴、李熊、方良每天都要亲自去“打雷”,这玩意太威风了,自己就跟雷神似的。 不仅是他们,就连典军魏艾也想方设法的去过瘾。 李裕给他们承诺,以后王府侍卫人手一支。 这些侍卫们就每天开始幻想,自己啥时候能有一把“掌中雷”呢?! 为了更快的填装药池火药,李裕让木坊做了一大批火药葫芦。 这东西原是老百姓用来装酒的,如今成了装火药的容器了。 在葫芦嘴安装了一个小铁嘴,可以拿下来。 把火药装进葫芦里之后,再把铁嘴装上。 铁嘴上有一个用钢片做的嘴挡。这会儿弹簧做不了,钢片还是能做的,折叠锻打就能打出小钢片来。 按开嘴挡,葫芦里就能倒出火药,放手就把葫芦嘴挡住了,火药就出不来。 神机坊忙着铸造零件,侍卫们忙着验枪,这批手枪就在国府的最新库房里,里里外外严格把守。 张仪的药坊,最近接到了李裕的指令,让他们把散装火药进行定装。 这是为了枪手在上弹的时候,能增加速度,同时火药的装填也要定量,这样每个弹巢里的火药量就趋于一致,射程和动能都基本一致,对手枪也是一种保护,可延长使用寿命。 他们药坊做的是油纸定装药。 纸张在一根统一粗细的木棍上缠一圈,用糨子糊成小圆筒,再把底部也粘起来,在桐油里过一遍,然后在阴凉通风处阴干,形成一个个油纸小圆筒。 用定量木筒装满火药,再倒进油纸筒里,压实,另一头扭在一起,用线系上。 使用时,用嘴撕开,把火药倒入弹巢。 为了增加弹丸在枪管内的密闭性,在铅弹的尾部中心用工具挖出一个小凹坑。 这样在射击时,由于气体压强,使铅弹尾部的铅体向四周膨胀,就会密闭弹丸与枪管之间的空间,弹丸就会增加初速,射的更远。 为了能配合手枪武器的使用,李裕还给皮坊下了订单,让他们制作皮带和子弹腰包、火药包。 枪套也开始制作了。 其实这把“掌中雷”威力极大,在三十步可以击穿五厘米的木板,六十步可击穿两厘米的木板,一百步可击穿一厘米的木板。 可以说威力极大。 只是铅弹很软,遇到着铁甲的人恐怕只有止动作用,却无法击穿他的装甲,不过没准会断几根肋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