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赖在楚都,不肯走了!
…… 谋杀太后! 这样的罪名,哪个宫人敢承认? 纵然动刑,也是咬紧牙关,不肯认罪啊! 高琛见状,不由狐疑,暗道: 这个疑问,芸绕在他的心头。 他不信他们之中没有内应! 只是,也明白,纵然有内应,内应也不会自己承认呐! 而眼下的当务之急,也不是拷问出究竟谁是内应! 他只是需要一个理由! 一个把谋杀太后的帽子,扣到皇帝身上的理由! 常规的刑讯逼问问不出,他也就不在这上面费工夫了。 把会迷魂法的门客唐照请了过来,请他动手脚! 唐照被请了过来,选了高太后最信任的驾前伺候的小宫女,名叫徐椿。给她灌迷魂药,半昏半醒之间,对她施展迷魂法。 徐椿饱受精神折磨。 大殿上。君臣正在争辩要不要开城门。 忽然,高琛气势汹汹的走了进来! 他的身后,带着几个心腹侍卫,挟刀带剑。 其中有两个侍卫,左右挟持着一个宫女。 君臣见状,都是一惊! 王淹心头凛然,暗道:“大戏开场了!” “陈恒!!!”高琛怒目瞪向楚帝,大声呼喝,直说其名! 楚帝被吓了一大跳,脸色骤变,心惊胆颤,神情惶恐! 司马匡指高琛呵斥:“大胆!竟敢直呼陛下名讳,大逆不道!来人啊,给我拿下这狂徒!” 左近侍卫,却没有人听他的。 高琛图谋大事,已然散重金收买人心! 司马匡:“你、你们……” 高琛冲着他冷哼一声,把徐椿抓过来,推到众人面前,“陈恒,你认得她么?” 陈恒当然认得。她是太后身边的宫女嘛!隐隐的,他感到了危机,感觉到了不对劲! 沉默不语! 嘴唇哆嗦! 王淹常受太后召见,也见过徐椿,便说道:“我知道她,她是太后身边的近伺宫女,叫什么却不知道。” 高琛:“这贱人姓徐,叫徐椿。” 王淹:“哦,原来叫徐椿。她怎么了?” 高琛:“太后信任这贱人,将她留在身边。这贱人却包藏祸心……” 两人一唱一和,高琛怒气腾腾的讲了一个故事! 故事剧情,相当具有戏剧性! ·楚帝色诱徐椿,承诺将来封她做皇后! ·但是楚帝现在就是傀儡啊,被太后压着! ·为了将来的幸福生活,哼哼,楚帝蛊惑她给太后下毒,谋杀太后! ·徐椿被爱情冲昏了头脑,又做着皇后美梦,答应了楚帝! 故事讲完,高琛又当众喝问了徐椿几个问题,徐椿浑浑噩噩,问什么回答什么,果然与故事剧情一般无二! 众人听之、见之,瞠目结舌! 高琛痛骂陈恒:命人去将他抓起来! 两心腹侍卫过去抓楚帝! 楚帝正惊愕,刹那之间,他悟了:见侍卫来抓自己,惊醒,大叫逃跑。 被侍卫追上抓住! 楚帝挣扎,大叫: 侍卫扒下他身上的缟素衣帽,将他的嘴堵上,往他的膝盖后踢去,令其跪在殿中太后灵柩前! 高琛怒极,抽出腰刀,先将宫女徐椿劈死!又跨步过去,到了楚帝那里,悲愤的大叫一声:“meimei啊!”叫罢,一刀劈下,砍死了楚帝,刀卡其头,死不瞑目倒地! “meimei啊!~”高琛跪倒灵柩前,痛哭不已! 这一切,说来话长,其实只在弹指之间! 目不暇接似的一晃而过! 众臣还没从“皇帝勾结徐椿谋杀太后”的故事中回过神来,高琛已经咔咔两刀,把徐椿、楚帝都给砍死了! 插一句,【\咪\咪\阅读\app\\】真心不错,值得装个,毕竟可以缓存看书,离线朗读! 等他们回过神来,木已成舟,一切都已经成为了定局! 眼见两具尸体躺在地上,血流一地,血腥味扑鼻,各个心骇,脸色煞白! 司马匡哆哆嗦嗦,指向高琛,说道:“你、你竟敢……弑君!” 高琛止住痛哭,回神辩驳:“只是杀了个弑母畜生,未曾杀君!” 司马匡:“乱臣贼子!”忽的扑了过去,两臂前伸,要掐高琛脖子,致他死命! 王淹见状,大惊,叫道:“不要冲动!” 高琛岂惧这老头?右手推他胸前,司马匡一屁股跌倒在地! 高琛居高临下,蔑视他道:“老匹夫!” 司马匡老胳膊老腿,被这一推,摔的屁股疼死,似伤筋动骨了一般,咬牙忍着剧痛,怒目瞪向高琛! 王淹上前去,将司马匡扶起,交给其他同僚,吩咐照料。 他到这时才站了出来,给高琛背书! 同党官僚见状,心有明悟! 眼下皇帝已经死了,高琛又控制着皇宫,大局已定,还折腾个什么? ·太后是谁害死的? ·究竟是不是皇帝与徐椿? 这,还重要吗? 不是最重要的了! 国不可一日无君! ·重要的是,以后谁来做皇帝? ·重要的是,我在这个朝堂里,有什么样的权利地位! 他们见王淹给高琛背书,已然明悟到了这一点,纷纷应和。 王淹望了高琛一眼。 高琛也正往他看去。 两人心有灵犀似的。 高琛的眼底,藏着兴奋的光! ·再从皇族找个幼子,扶持他做皇帝,我就能“挟天子而令诸侯”,手握大权啦! 权柄之重,更甚之前高太后在世时! 兴奋之中,脑中闪过邪恶的念头: 高太后究竟是谁害死的,对他而言,还重要吗? 王淹忽的心头一震,暗道: 呼吸之间,血腥气味钻入肺脏。 念头闪烁之间,王淹不禁的把怀疑对象,从皇帝的身上挪开了! 他想到了那晚,高琛忽然跑来找自己,阴谋除掉皇帝、从皇室中扶持新的幼子为帝,双方合作,共掌朝政! 他的心里不住的念叨: 他把凶手的怀疑对象,转移到了高琛的身上! 越想,就越觉得他就是凶手! ·谋害死太后! ·诬陷皇帝,除掉皇帝! ·推立新君,挟新君,掌朝堂! 好心机! 好狠毒! 王淹自我脑补一堆,越想越心惊,对高琛提防起来,暗道:“一山不容二虎,我与他又岂能共掌朝政呢?两虎相斗,必有一伤……不,是必有一死!我得早做打算!” 这些念头,一闪而过。 他隐藏着这些想法,把炎军在城外,要求进城吊唁太后的事,给高琛说了。 “……现在只有一刻多时间了,”高琛道:“高统领怎么看,要不要放他们进来?” 高琛心想:“炎军岂能惹?”说道:“我看可以放他们进来,众所周知,炎军军纪极好,有什么好惧的?何况,害死太后的凶手,已经找出来了!” 王淹点点头,说道:“高统领说的有理。”当即,便命人去传令:打开城门,放炎军进城。 白起领军在楚都城外。 忽见吊桥放下,城门打开。 有一守将骑马而出,来到跟前,领引他进城去。 白起领军进城去。 百姓见了,议论纷纷! 到皇宫前。 王淹居然在宫门外,亲自等候着白起。见白起来,忙上前,拱手行礼道:“秦将军。” 白起为秦将,这个世界的历史上,也有秦国、白起。 为了隐姓埋名,白起被更名为秦起了。故而王淹称呼他为“秦将军”。 白起下马,抱拳回礼。神色沉重,说道:“听闻高太后归天,我难以置信!告知我皇,陛下命我务必前来吊唁。我们这就进去吧。” 王淹领白起进宫。身后千军跟随!忽然,王淹顿步,往身后的千军看了一眼,对白起道:“秦将军,这些将士……,还是不必进宫了吧?就在这宫外吊唁就可以了。” 白起断然拒绝:“不行!我陛下的旨意,是要我三军缟素,亲到高太后灵柩前吊唁!你要让我违抗我陛下的旨意?我可不敢抗旨不遵!” 说罢,迈步就往皇宫里去!亲兵跟随!千军随入! 王淹看着他的背影,呐呐无语,喟叹一声,跟了上去。 ·弱国无外交,憋屈啊! 到得殿外。 高琛领着百官,下阶来迎。 白起带着亲兵,登阶入殿去,其余兵马留在殿外阶下。 到大殿门外,忽觉一股血腥味袭来! 白起吃了一惊! 往大殿里看去,只见两具尸体,躺在地上,血流了一地! “这、这……”白起吃惊,目光朝那男尸看去,“楚帝?!这都怎么回事啊!” 他是真的震惊到了! ·剧本里没有这一出啊! 本来是想来找茬,把害死高太后的凶手帽子,扣到楚帝头上,然后把楚帝干掉的! ·怎么自己还没有动手,楚帝就已经死了? 高琛忍着怒气,说道:“别提这个弑母畜生了!……”他向白起,说了砍杀陈恒的缘由。 白起听闻,狐疑的说道:“是这样吗?没有想到啊,坊间流言居然是真的。” 高琛惭愧的说道:“让将军看笑话了。” 白起说道:“哪里哪里。”心里则暗暗郁闷:上前在灵柩前吊唁。 吊唁完毕。白起又说理由:赖在楚都,不肯走了! 按制。高太后的灵柩,需得在殿中停放27日,之后再移入殡宫,停留时间无定数。 主要是根据陵墓竣工的时间而定,短则数月,长则数年。 灵柩出殡前,还得将杠夫找来,先按正式出殡的规模和要求,演杠10天。杠夫们先抬着一块和棺木重量相同的独龙木,上面放上一碗水,一直练到碗中的水泼不出来为止。在演杠的同时,还要派民工日夜施工,抢修去陵墓的御道。 送葬是最隆重的仪式。这天,首先要烧价值连城的“大法船”,先用小杠将棺木抬出。送葬队伍最前面是64人的执幡队,高举万民旗伞。然后是1628人的仪仗队,手中各自举着不同的兵器、幡旗和各式各样的纸扎。 仪仗后面是棺柩,棺柩上盖着圆顶棺罩,四周是绣龙帷帐,称为“吉祥轿”。抬棺材的杠夫共分60班,每班128人,另外,每班还要有四人做候补。棺柩后面是十路纵队的武装护卫,最后面是文武官吏、皇亲国戚和宗室等人的送葬车队。 在送葬队伍中还夹有大批和尚、道士、尼姑、道姑,他们身穿法衣,手执法器,沿途不断吹奏、诵经。一路上还有一班专门撒纸钱的,队伍过后,地上的纸钱犹如一场大雪。从都城到墓地,沿途还要搭设芦殿,供停灵和送葬队伍休息。 封墓后,随即在隆恩殿举行题主礼。题主就是写牌位,由大学士二人行一跪三叩礼之后题写,然后,将写好的神牌放在座上,上香献经。仪式结束后,神牌由皇帝和大臣护卫回京,放在太庙中。至此,这个治丧活动宣告结束。 白起的理由太强悍了! 高琛、王淹说不出个不同意来——主要是不敢,生怕惹恼了对方! “王大人,”白起对王淹说道:“我军在此的一日三餐,还得麻烦贵国朝廷啊。” 王淹道:“应该的,应该的。将军放心。” 白起点点头,“这就好。”又说道: 高琛道:“自然,自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