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我陛下命我来吊唁高太后
…… 高太后突然死了! 虽然对外宣说是病逝。 但是,高太后素来身体都很好啊! 怎么就忽然病逝了? 这里面,实在是疑窦重重! 高沁高玉两个想着,都不约而同的想到了一种可能! 世人皆知,楚帝与高太后矛盾极深! 自古以来,为了争夺至高权力,兄弟相残、父子相残、母子相残的事,都屡见不鲜! 如今高太后驾逝,谁的受益最大? 不用说,当然就是楚帝——陈恒! 受益最大的人,自然而然,也就成了谋害高太后的最大嫌疑人! ·陈恒为了巩固帝位,拿回被高太后占有的权力,谋害了亲娘?! 高沁、高玉想到了这个可能,都大惊失色! 高玉惊呼:“莫非是表哥所为?!” 高沁难以置信! 但是,想来想去,却也想不到其他可能! 历史的前车之鉴,历历在目! 皇权争夺,实在是血腥、恐怖、冷血、无情至极! 难以置信,却又不得不信! 她的脑海里,浮现出了进宫去,偶尔遇到的表哥陈恒的几面。 那几面的印象里,表哥是个待人彬彬有礼,并无帝皇架子的人。他说话也温柔体贴,令人心暖。知她是太后召进宫来的,还叫她以后有空,就常来宫里,陪太后说说话。 ·表哥谋害的姑母? ·知人知面不知心啊! 高沁自行脑补了许多的画面。 把表哥想象成了一个阴毒的人! 彬彬有礼、温柔体贴,不过是他伪装的表面! 在这层的伪装之下,藏着他凶狠冷酷的真面! 这一切,她都给找了一个合理的解释:毕竟是皇帝啊! 皇帝当然是天威难测、喜怒无常的! “弑母?不会吧?”刘玄皱眉,不敢相信,“他怎么敢?” 他越说不会,高玉便笃定! “不是他,还会是谁?”高玉道。 “……”刘玄沉默,说不出第二个人来。 高玉又呜咽起来,倾倒刘玄怀里:“陛下,你可要为我姑母做主啊!” 高玉先天有疾,体弱多病,高太后记挂在心,御医、药材,需要什么就供给什么! 是以,高太后对她是有恩情的。 更何况,她也冰雪聪明,带病卧床,闲暇之时,看书消遣,虽然不能出宅门,却从书中增添了许多的见识! 我大炎吞吴国,又连吞齐晋秦三国,炎军所向披靡,难道陛下只想称霸于神州?还容得下楚蜀的存在?不想一统天下? 有一统天下的实力,岂会不生出这样的野心呢! 高玉心里笃定,刘玄也是想吞并楚蜀的! 只是,有碍于同为夏邦,两国又不与炎国交恶,寻不到理由! “陈恒谋害了姑母!”高玉心想,“这岂不是天赐的良机?陛下正可以举义旗,伐无道,借此兼并楚国啊!我何不劝谏?” 她并不觉的促成此事有什么不妥。 ·天下一统于炎是大势所趋! ·在楚国这棵树上吊死干什么? ·楚国归根到底是他陈家的,又不是我高家的! ·何况,吴国还是他李家的呢,那李仁让还不是把吴国给卖了? ·我现在只是个婕人,若是促成了此事,便有功劳,帝心欢喜,必得恩宠! ·楚国算什么! ·自家富贵才是最重要的! 她呜呜咽咽,叙述高太后对她的恩情,依偎在刘玄的怀里,乞求他给做主、讨回公道! 言外之意,就是要刘玄发兵,问罪陈恒! 刘玄搂着她,轻抚拍背,不住的安慰,为难极了,说道:“这是楚国内政,我哪里能去问罪?” 推荐下,【\咪\咪\阅读\app\\】真心不错,值得装个,毕竟书源多,书籍全,更新快! 高玉从他怀里起来,跪倒在了跟前,乞求: 刘玄伸手扶她:“你快起来。” 高玉执拗:“陛下不答应妾,妾就不起来,呜呜呜,宁愿随姑母一道去了,反正要是没有姑母,妾这一条命,怕也早就没了。呜呜呜。陈恒弑母,大逆不道,人人得而诛之!怎么说不能问罪呢?” 刘玄没奈何,说道:“楚帝谋害了高太后,也不过是猜测而已。无凭无据,岂能问罪?” 高玉:“不是他还会是谁?!”笃定,斩钉截铁,“铁定就是他!” 他们你一句我一句,说的飞快。 彼此都各怀着心思。 高玉想借此事劝谏,给刘玄一个发兵、吞并楚国的借口!自己立了功劳,必有好处! 刘玄见她如此,也是意外之喜,暗道:“嘿,都不用我引导,这个傻女人,咋这么可爱呢?!”他心里想大笑! 高沁看着他们“表演”,没有多想,只觉高玉所说所做,都是理所当然的。 ·姑母对她有大恩! ·姑母被害死了,死的蹊跷! ·她为姑母讨回公道,不是挺正常的么? ·要是不这么做,那才是没良心呢! 有了这样的认识,便也随着高玉,向刘玄乞求! 刘玄:“……” ·我能怎么办呢? ·只能无奈的答应她们啊! “好吧,”刘玄,“此事朕不会坐视不管的,你们都快起来吧。”将她们扶起来,好一番安慰,劝她们放宽心,不要多想、多伤心。 刘玄待在这里,安抚着她们的情绪。 高沁见状,倒劝他不必在此陪伴,应以国事为重。 刘玄放心不下她们,不想走开。 两姐妹都很识大体的样子,齐力劝他。 刘玄没奈何,一步三回头的离去。跨步走出芸水殿,脸上闪过一抹jian计得逞的笑意! …… 八月初九。 宫人慌乱来向楚帝陈恒报讯:太后归天啦! 楚帝陈恒得知消息,惊愕,不敢置信! 去往太后处,果见太后已死! 心中不由大喜! 然而强行忍着! 噗通一声跪倒,悲从心来,嚎啕大哭:“母后啊!~”哭过一阵,命人去传朝臣。 随着高太后突然身亡,楚国朝局暗流涌动! 没有了高太后的掣肘,楚帝便是唯一的名正言顺的帝国主人! 太后党没有了依仗! 皇帝亲政,帝党必喜,也势必会对太后党进行清算! 王淹等人,人心惶惶! 陈恒受太后党压抑久矣! 清算报复本是应有之意! 只是,当下最重要的事,是做好葬礼,而不是尸骨未寒,就清算她的臣下。 司马匡为大局着想,看出形势不妙,私下向楚帝进谏! 劝谏楚帝,手下留情! 适当的打压太后党,是可以的! 但是,万万不可赶尽杀绝、将太后党赶出朝堂! 因为,朝堂需要平衡,绝不可一家独大! 这也是太后掌朝之时,仍旧容忍异己在朝的原因! 司马匡向楚帝讲授帝皇之术! 这是楚帝从来也没听说过的学问! 听说之后,双眼放光,拜称先生,“若无先生提点,朕险些酿成大祸!” 高太后病逝消息公布,“朝廷要求”举国同悲! 楚都城中,谣言四起,说是! 楚帝闻之,欲要下令抓捕,杜绝谣言! 司马匡进言: 楚帝觉得有礼,于是坐视不管,做出一副身正不怕影子斜的样子来。 传谣不受打击,百姓胆子越纵容越大,谣言越传越盛。 但是,这种屁事,小民百姓也就是当个茶余饭后的谈资罢了! 然而,八月十九日,镇守在玉宛城的炎军,忽然兵皆缟素,急行往楚都! 楚都得报,震惊,命紧闭城门! 白起带兵至,称奉炎帝之命,来代为吊唁高太后,喝令打开城门! ·吊唁要带着数千兵马? ·并且事先没有沟通通报? 楚帝并朝臣哪里会信? 具都以为,这是炎国吞了齐晋秦三国之后,野心膨胀,来吞我楚国啦! 君臣皆惶恐! 司马匡自告奋勇,登上城楼,与白起说话:你来吊唁,为什么不事先通报沟通? 白起答:事情紧急,来不及通报,我就急忙来了! 司马匡问:你代炎帝来吊唁,一个人就可以了,为什么要带这数千兵马一道来? 白起答:我陛下有旨,令三军缟素,齐来吊唁,以示对高太后之敬重! 司马匡无语!说道:心意领了。将军要进来吊唁欢迎,三军要进城来,恐饶命,多有不便,在城外吊唁即可! 白起沉默半晌。 司马匡问道:将军之意如何? 白起道:我陛下的旨意,除了命我来吊唁高太后之外,还有另外的嘱托! 司马匡道:什么嘱托? 白起:芸水殿的两位娘娘请求我陛下,我陛下命我来调查高太后死因!你们不准我们进去吊唁,是不是心里有鬼?难道谣言是真的?果真是你们的皇帝,为了争夺权力,谋害了高太后?高太后的两位侄女,是我陛下的爱妃,高太后为我炎楚两国睦邻友好也居功甚伟!如今她忽然遭遇不测,实在令人生疑!本来我还不信谣言,你们这样一而再再而三的阻止我,却实在令我怀疑!我现在要求你们立刻打开城门,我们要进城调查,有胆敢阻碍者,不要怪我白起翻脸! 司马匡震惊:你、你敢! 白起:“你看我敢不敢!”他骑在马上,右手抄起挂在马右侧的掣电连发神铳,抬手冲着司马匡就是砰的一枪点射! 子弹准确无误,打在司马匡的官帽上,官帽飞落,发髻散乱! 司马匡哇呀一声,惊骇大叫,本能的蹲下,躲了下去。 白起:我给你们半个时辰,不开城门,我就打进去,是打还是和,都由你们选择! 司马匡又惊又怒! 回到皇宫。 把经过说了。 君臣惊恐震怒! ·可恶! ·可恨! ·炎国实在是太令人恼火了! 炎国这样做,意图不是已经摆明了吗? 这哪里是来吊唁啊! 这分明就是来找事的啊! 调查我高太后的死因? 人都已经入殓了,你调查什么?难道还想开棺来? 楚帝陈恒难以抉择! 是打开城门,放人进来,还是坚持不开城门?打进来,他们真的会打进来吗? 放人进来,数千别国兵马啊! 要是把他们放进来,那…… 他们还要调查太后死因,势必要开棺! 这、这岂能容忍! 楚帝心头压抑至极! 询问诸臣。 众臣各怀心思。 帝党本多顽固义理,面对狼子野心昭然若揭的炎国,岂能苟合?绝不开门!更不可能准许他们开棺调查!宁可战死,也决不妥协! 高太后死的突然、蹊跷,其实他们心底,也在怀疑:只是,他们作为帝党,也是间接的受益人!即便是楚帝干的,也得为之“打掩护”! 他们有这样的怀疑,太后党何尝没有这样的怀疑?他们作为失利方,更是把怀疑对象定在了楚帝身上!越想、越自我脑补,就越觉得楚帝就是幕后凶手! ·陛下能无声无息的把太后杀死,这说明什么? ·陛下收买了太后身边的人,暗下杀手,把太后谋害了? ·还是陛下身边有高人,能神不知鬼不觉的潜入太后行宫,将之杀掉? 皇宫内的侍卫营统领姓高,名叫高琛,与高太后是一家人,兄妹! 得知胞妹蓦地没了的消息,他第一时间,就怀疑上了外甥皇帝! 只是,没有证据,也不好轻举妄动! 但是,还是不由分说的,把高太后身边的宫人,都给抓起来了! 他想:如果是皇帝谋害太后,必有太后身边的人做内应帮手!只需严刑拷打,不怕他们不说!即便嘴硬不说,呵呵! 他的手下,还有江湖上的奇人异士。其中有个会迷魂法的…… ·我高家的富贵,全在meimei! ·如今meimei被害死了,我高家却不能随着陨灭! 他要为高家的富贵搏一搏! 也要为自己的权势富贵搏一搏! 他看到了一个自己更进一步的机会! ·何不趁此机会,把皇帝打倒! ·再联合王淹他们,在皇族中选一幼稚者,推为新帝,双方内外配合,共掌国事? 王淹听着帝党“宁死不屈”的誓言,默然在一旁,心里胡思乱想。 想着那晚高琛来找自己,“共谋天下”的密会! ·与其坐以待毙,被打压! ·倒不如冒险一搏,发动政变,求得权倾朝野! 何况,胜败权衡,成功的几率实在是太大了! 皇宫内,侍卫由高琛统领着! 太后党与帝党的争斗中,本来就我太后党占据优势,朝堂里实权部门,几乎都被我方把持着! 太后支持变革,增强财收能力,而财政八成多是用于军队! 可以说,军队也是高太后、王淹政策下的既得利益集团! 皇宫、朝堂、军队,都是我方的人! 这政变要是还不能成功,特么的不如买块豆腐撞死算了! 只是! 这一切,本是楚国内部的权力争夺问题。 而现在,炎国突然来横插一脚了! ·炎国这是要干什么? 王淹陷入了沉思! ·炎国这是什么意思? ·真的只是来吊唁? ·或者来调查太后死因? ·他们有没有别的图谋呢? ·比如,吞并我楚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