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仙侠小说 - 明烛长乐在线阅读 - 第一章

第一章

    天界上千万里:九重天。

    九司殿内红白衣的女子从旁屏风走出,广袖飘然,十指纤纤,带着一身上位者的威严。

    青丝被红玉簪挽起一半,另一半落至脚踝,腮边留着两缕发丝,轻拂朱唇,金眸璀璨,看似不近人情,朱唇微启。

    “卿将的事,清离会去,你去探一下生焉沉睡在何处,我便懒得走动了。”

    男子的眸子,是一双和女子相同的金眸。

    在女子说完后便转身,身形瞬间消散。

    此时。

    一位男子向九司殿走来,里衣穿着藏蓝苏罗,外套着白色真丝暗纹薄纱。

    他两件薄纱氅衣叠穿,里一件是白渐蓝花罗,外一件淡青素衣。

    两侧的墨发在身后肆意飞扬,身后近三米长的蓝色真丝发带绑了两缕发丝,隐隐落地。

    而腰间挂的银色宫铃却丝毫没有发出半点声响,宫铃上是一块冰种蓝玉牌,上面刻放立体花纹栩栩如生。

    面上平静,金眸似给人笑意,整个人如同谪仙般风姿卓越。

    “音令。”如此音色,轻柔如乐,让人沉醉。

    男子抬起那骨节分明又如白脂玉一般细长的右手,上空浮现画面,里面只有一只晶莹剔透的骨蝶,他的手便附在画面边缘。

    “看书错错了时,怎也不提醒我。”说罢,抬起骨节分明的右手轻抚上额。

    随后目光扫视周围:“嫦殊走了?”

    音令微抬眸,看着白袍男子道:“刚走。”

    刚回来,也刚走。

    “何时去也一样,也不过是错过了三十年罢了。”

    男子错愕:“三十年...”他沉思片刻又道。

    “岂不是也快到生焉降世之时。”

    “嫦殊已去,我便懒得跑一趟了,恰好你去看看她,事后便又再去各界逛,弄些新鲜玩意回来。”

    音令嘴角噙着笑,凭空出现一张玉桌,她便朝茶桌走去,刚坐下随即抬起纤纤玉手挥了挥,二十来片桃花瓣围绕茶壶漂浮着。

    她却轻蹙着眉,五片花瓣落入空空如也的茶壶,其余的又收了起来。

    音令托腮看着漂浮的茶壶,骤然香气四溢,她才舒展眉头,闭眼享受着香味。

    清离径直的走到茶桌旁,坐在音令对侧。

    音令一手持着白玉杯,目光看向杯中晶莹的液体,红唇轻启:“她还处于结界内时,你放的那只蝶子如今未有音讯,你去那处看看说不定能找到她....”

    “那天界幼帝这几十年来可有来过?”

    “尸域那未有什么动静,他来作甚。”

    清离闲恬一笑:“随便问问,百年前他不是常时哭着来找你?”

    “他自己便能进这九天,来便来了...”

    ———————————————————

    清离走出音令的九司殿时,腰间的宫铃忽然清脆的响了一声,便有一只巨大的百鸟朝这边飞来,落在地面。

    修长的脖颈垂到地面,双翅垂在地面,等待着清离。

    待清离上身,双翅一展,地面浓厚的云雾被迫散开飞舞,为一人一鸟恭送。

    百鸟的尾羽共九条,白粉交错,在空中飘舞。

    清离垂着眸子,思索片刻后,本在空中纹丝不动的衣物,发丝,此刻与风共舞。

    “你便陪着音令,也随时待命。”

    百鸟回应的叫着,清脆嘹亮,不绝于耳,似天上各处都能闻声。

    ————————

    九重天云雾铺地,百鸟环绕,时不时会发出清脆的叫声。

    这共有三殿,中间便是一座空大的白玉亭。

    音令站在亭内,一只百鸟立在她身边。

    此时一张信符显在身前,音令看完后信符消散。

    她抬手,指腹在空中滑了几下,两个字出现在空中:不必。

    写完后想了想,两个字消散:不急,清离在凡界。

    随后纤手一挥,将信传了出去。

    身旁的百鸟突然扇了扇翅膀,低飞而过。

    此时她一直放开的神识突然察觉到九天入口附近有人。

    ——————

    人间凡界某处山里。

    清离慢步走着山路,阳光穿透树叶,一缕缕金色撒在的身上。

    前方左侧岔路有个挑担的老人,一身布衣,衣袖裤脚都被挽起,竹篮里只剩几片菜叶。

    老人走到岔口时,瞥眼恍惚见着个人影。

    老人愣了下,正眼一看。

    那人里衣的颜色夺目,一双蓝紫色的眸子,瞧着风华月貌,气质不俗。

    清离不紧不慢的步伐,却几下走到老人身旁:“老人家。”

    老人才回过神来,才上下打量着:“这位公子是.....”

    “本是要进城,还未出山,这天色已不早了,是想寻个落脚处,明日再赶路。”

    老人闻言,点了点头,心道:这公子身形瞧着消瘦,竟走的这么快。

    “这座山,可荒的很,就一个村,穷的很,不嫌弃那便跟我来吧。”

    “那便多谢老人家。”

    老人慈祥的笑了几声。“村里也许久未来客了。”

    没走多久,便看见一处小村落。

    十来家,均是泥房茅屋。左侧木块上刻着:戴家村。

    村修于山腹中,虽不深不浅,但这村出了山腹,便是有一大圈的墓地和乱葬岗围着。

    老人走到一处篱笆院外将担子放下,随即便往里大喊着:“老二!老二回来没。”

    那篱笆院里勾腰洗菜的一位妇人,抬头晃了晃脸两侧的碎发,笑吟吟的回道:“进城了。”

    “哟,这公子可真俊!”

    妇人的声音不大不小,却惹得的家家户户前来,热情的很,说是许多年未有客,要好生招待着。

    清离委婉拒下:“本就借宿一晚,怎好再劳烦。”

    这村里男女老少加起来不到二十人,方才观望,年轻的少的很。

    老人说:“村里弱冠,隔三差五会进城买卖。”

    “嗯.....”老人又挑起担子,佝偻着,看着清离说道:“公子暂且住我家吧。”

    “劳烦了。”

    看着老人挑担在不远处放下,那处都放着耕种的锄头和竹篮。

    不远处一屋出来了一位老妇,出来泼水。

    见了清离鹤骨风姿,一表非凡,便是直接两眼放光,扔了手里的盆:“诶诶!谁家公子啊,京城的?有婚配不?有心仪之人不?”

    老妇人又道:“这位公子是京城大家族里的还是哪个地方的修道仙人呐。”

    老人一听到这老妇人的声音,东西还未放好,手一撒急急忙忙的跑了过来。

    “你个老婆子!莫要再想着什么达官贵人!”

    老人家转头就向清离致歉。

    清离哑口无言,嘴角保持着轻微弧度:“无事。”

    老妇人呸了一声:“我闺女长的如花似玉,嫁好点怎么了!”

    妇人还没说完,一屋跑出个女子,娇怒着:“母亲!”

    捂着妇人的嘴拉着回了屋。

    清离走了几步,一位女子从那妇人的房屋出来。

    “对,对不起,公子对不起。”

    清秀的脸蛋带着红晕,看似刚及笄的少女。

    “那...那个....我娘...只是...她,对公子失礼了...嗯....”女子解释致歉,却越说越小声,低垂着头颅,一手抓着裙,一手挡在嘴前。

    看似极为紧张,支支吾吾说不出话,时不时会抬眸看眼清离,想看却不敢看,眸中带着羞涩。

    “无碍。”虽未听清她说了什么,清离也猜到了半分意思,嘴角勾起一丝柔和笑意。

    女子听后,头低的更厉害,老人走到她身边三言两语安抚着,随后女子才一步三回头的回了房。

    夜晚。

    清离翘着腿坐在窗边,手中翻看着书籍,外面已然变成了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冷风吹过窗外带动着发丝。

    清离起身,想要拉回木窗,却看见远处仿佛已经与黑夜融为一体的人影。

    顺着那黑影的方向走去,那黑影在原地一动不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