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周处大材,孙皓识人!
书迷正在阅读:关于和亿万怪物签下契约的这些年、在修仙世界打造超级景区、从绝世唐门开始的最强司书、火影之转生山椒鱼半藏、冥河物语、彩虹天堂:再度崛起、快穿之大佬又在虐菜了、我带着系统穿越斗破、这个1980有些不一样、斩星帝魂
吴国朝堂关于交州之事讨论的热火朝天之时,位于乌程的孙皓,也在和周处、吾彦等人也在议论。 “想不到汉国此行出兵不以攻战为首,反以仁义临交!” “汉主太过仁、弱矣!” “若是让我来,便直接出兵便是!” 孙皓虽然是吐槽刘禅,但是在场两人都知道他说的是孙休仁、弱,不敢直接出兵平交! 周处听出来了,于是说道 “若我为大将,定如大王所说直接征伐交州!” 不过说着说着,他语气一转 “汉国以平交州之功换建平郡的做法我倒是很佩服!” “交州之事表面是以大军可平,可若是如朝堂诸公所为,以三言两语议定,以一郡之地换数千兵马出手,何乐而不为呢?” “如此,便有更多精力向北,而非陷入南征!” 现在的周处虽也是个游侠气的汉子,但比起孙皓来说,还是更懂征战之事! 见周处偏题的评价起了吴国的做法,吾彦这才开口说道 “不错,汉国此举,颇为明智!” “在不影响两国邦交的情况下,得到了出川伐魏的第二条路,同时又让我国以最小的代价平交,可谓一举两得!” 失去了建平郡虽然难堪,但只要西陵、夷道、佷山等县在,汉国想要伐吴依旧处于尴尬的境地! 孙皓在与两人的辩论中次次都能获益匪浅,他醒悟的说道 “原来如此,关键便在于钱粮耗费等代价!” “我国的重点依旧在淮南、襄阳等地!” “朝廷以最小的代价伐交,是为了北方防线稳定!” 清楚了两人用心的孙皓突然想到一事 “今朝中有意征辟有才之士以之治理交州!” “孤看子隐、士则皆有大材,不如举谏两位入朝?” 虽是疑问句,但孙皓却肯定的看着周处、吾彦! 周处想了想,没有拒绝,他虽然很多种办法做官,但不想拒绝孙皓的人情,毕竟他还是很欣赏孙皓的! 吾彦却出乎意料的拒绝了孙皓的好意 “如今我为大王幕友,应以辅佐大王为主,在朝为官非我本愿!” 这不是吾彦矜持,寒门出身的他当然希望获得做官的机会,但是作为孙皓幕友,他又必须确保孙皓周边有信得过的人! 吾彦的话让孙皓十分感动,他当即就上表吾彦为王府中尉! 同时向左典军万彧推荐周处! 虽不是试探两人,但孙皓却对两人做了一个评价 ‘周处已服膺,吾彦为我臣!’ 孙皓的私人信件很快到了万彧手上。 “乌程侯荐贤才?以吾彦为王府中尉?” 如今的万彧在朝廷位虽不低,但是在濮阳兴等人的笼罩之下,依旧处于小透明的处境! 以此人出身而言,在朝廷来说不算高,其父万弘,在嘉禾四年(235年)才官至南昌尉。 但他也是有野心、有才华之辈! 如当今朝中濮阳兴、张布等掌权之辈,皆非大族豪门,甚至如丁奉之辈也不过寒门小姓! 自孙权晚期,到如今的孙休,吴国的皇帝要么倚靠宗室大臣,要么依靠亲自提拔的寒门人才。 三吴世族多外镇为官,如陆抗、陆凯之辈,一个镇西陵,一个督巴丘。 此辈可掌一方大权,但要总理朝政却已很少见,这也是三吴大族和孙权抗争之后妥协的结果! 因此就给了万彧这类人才出头的机会! 可这就造成了吴国朝廷的动荡十分严重,从孙亮时期的托孤大臣诸葛恪到宗室权臣孙峻、孙綝兄弟,以及孙休时期的濮阳兴、张布,中间才十年而已! 前面失败的那些,哪个不是全家被诛? 这中间可是一步错,全家皆输! 因此依附于濮阳兴、张布的万彧也十分谨慎,看完孙皓的信件便烧掉了! 如今朝廷的动向他很清楚,孙休让各大臣举谏人才治理交州,说实话三吴大族还真的看不上! 交州什么地方?他们清楚的很,说是富庶,其实也就那么几个郡! 而且本地大族可不好治理,再加上路途遥远,有些人去了就是一辈子! 像是之前因事获罪的张休、顾承、顾谭之辈,就是流放交州,死于交州! 虞翻‘青蝇吊客’的悲惨案例摆在前面,哪个还会主动去交州? 因此朝中也只有薛珝、陶璜、虞汜自荐,而其余大臣手上根本没有人才愿意去,如今孙皓推荐的周处,可谓是解了万彧的燃眉之急! 基于此,吾彦的任命很快下来,同时,得了万彧推荐的濮阳兴立马便征召到了周处。 濮阳兴等人和周处对答了一番之后,都觉得这是为个人才,就在准备任命之时,宗预突然问道 “以子隐之见,朝廷三位贤才(薛珝、陶璜、虞汜)何人可为帅、何人可为将、何人为谋主?” 宗预这问题倒是有些为难周处了,这三位都是一时之选,都有其高光时刻! 薛珝就不用说了,三人中位最为、年岁最大,他为主帅的是比较合理的,应该能很好统合征交势力! 但薛珝武事没有太出色的地方,理民为佳,所以 “以五官将(薛珝)为主帅,坐镇后方,调理诸事!” 听了周处这话,濮阳兴、张布有些惊讶,宗预却哈哈大笑,心说周处这小子还真敢说,说白了就是让薛珝处理后勤何民政呗! 这下张布也好奇的问道 “为将者何?” 周处思虑片刻,然后说道 “右中郎将(陶璜)可为主将!” 虽然不清楚陶璜的具体军略,但是其父为交州刺史,在交州广施恩德,以他的名望一纸敕令,便可让旧部云集! 这可不是说笑,吴国的一州刺的史权力比季汉大多了! 就算陶璜不通军略,以他的名望和对交州的熟悉,就比其他几人更合适为主将! 张布抓着胡子说道 “不错,不过子隐可别小瞧了世英,他的军略水平连大将军(丁奉)也赞不绝口!” 这时,濮阳兴继续问道 “子隐为何觉得散骑常侍(虞汜)可谓谋主?” 这次,周处想也不想便说道 “散骑常侍有急智,如罪人孙綝废立之事,便可看出他的智略!” 周处所说便是孙綝废幼主(孙亮),迎立琅邪王休(孙休)那会。 那时孙休还没到,孙綝想要入宫图谋大事,于是召百官会议,大家都是一副惶恐不安、唯唯诺诺的样子,竟然没有敢出口反对的! 只有虞汜出口说 “今迎王(孙休)未至,而欲入宫,如此的话,群臣会心中摇荡、有所疑惑,以为大将军有意其他(皇位),这可对大将军的名声有不好的影响啊!” 孙綝被虞汜说的有些不好抉择,最后终于立了孙休为帝。 可以说虞汜的这一番表现十分对孙休的皇位的确立十分重要! 先不说周处的识人之能,只说周处能提到这点,就说明他对于交州之事做足了准备! 这等人才被他们推荐上来,濮阳兴、张布也是大功一件,两人因此大喜说道 “善!” 宗预也是点头示意,不过他却还有一问 “此去交州,或为数十年,子隐可知此中之难?” 这话倒是戳中濮阳兴等人的痛点了,就因为这个,很多贤才都对交州之事兴趣缺缺! 连薛珝、虞汜两人都只是自荐征伐交州,只有陶璜是自荐前往交州治理的! “此事我知,我愿意治交,非为了自己,而是为了报答乌程侯识人之恩!” 周处的回答也让他们更加疑惑 “哦?事关乌程侯?此中有何典故?” “我于乡里之时,除恶虎,斩恶蛟,却因浪荡不羁而为乡里所患,与恶虎、恶蛟齐名为‘三害’,唯乌程侯赞我率直性真,今乌程侯又荐我治交,我意以此来报乌程侯大恩!” 三人一听此语,立刻脑补了一副贤王与贤士会面的场景 宗预立刻反应,含笑的对周处说道 “好,子隐真性情,若要我说,此时此刻‘三害’已除!” 濮阳兴和张布也接话说道 “子隐之名可传乡里,为乡人所赞,为后人标榜!” 于是在众人一番cao作之下,‘周处除三害’的故事,显于江表! ‘乌程侯识人’之事也显迹于东吴,时人多有称赞孙皓闲王之名! 濮阳兴、张布、宗预几人也因为提拔贤才而被赞‘不让明珠蒙尘’! 恰好这时,郁林的军情传回,确如宗预所说,汉军保住了郁林的交通要道,交趾也服于汉军统治,可是丁奉却怒骂道 “修则愚蠢,修允该死,怎可急躁杀人!” “若无临浦蛮夷之乱,合浦等地我大军一来便可定,真是气煞我也!” 于是大家一商仪,便立刻任命周处为临浦县令! 周处起家有如此高位,还是得益于他父亲是周鲂,如果真的是吾彦来,可能起家只是县吏! 既然郁林保住大半,建平之事也该走上正轨了,见宗预又提及此事,孙休也知道不能再拖了,便下令开始移交。 “不过如今郁林还有隐患,需得等郁林、交趾等地悉数被我国大军接手之后才可完全移交!” “如今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