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互市
书迷正在阅读:上天尊、末世重生之丧尸世界生存法则、夙夜听忧主、我在归墟埋葬神灵、红楼:我是世袭罔替的冠军侯、海贼之鱼人荣光、我每天都在攻略太子、我,锦衣卫,镇守天牢一百年、镇海令、神奇宝贝之我无敌你们随意
对着这个问题,以后我们再解释,现在先说说朱元璋与朱政煊的这场谈话。 洪武时期,朱元璋虽然打得北元挺狠。 但是,总的来说,他对蒙古各部的态度还是以招降为主。 哪怕是对北元,也是首先招降,不降才会打。 所以,朱元璋对互市倒是也没什么太大的抵触。 这要放在土木堡之变后,那可就难了。 虽然在万历年间和蒙古各部的互市终于是开始了,但是却也是耗费了不少名臣张居正和高拱的脑细胞。 当然,朱元璋也马上发现了互市中的问题。 “如果抢劫更容易的话,蒙古各部不见得会选择互市。这个问题该如何解决?” “这就需要我大明要一直保持着足以威慑他们的战斗力!”朱政煊正色道 朱元璋再次在心里称赞起这个孙子。 他想得到的,朱政煊基本上也全部都想到了。 “政煊,你觉得如果现在便开互市,可行吗?”朱元璋问道 这种事毕竟赶早不赶晚。 “皇上,我认为现在还不是时候……” “为何?” “因为现在的边境上还没有足以威慑蒙古各部的军力!除了这个嘛,还有一点……” 朱元璋再次打断了朱政煊,这次他是真没明白“嗯?我大军刚刚获得全胜,怎可说不足以威慑他们?” “边境完整的防御体系还没有建立,如果现在便开始互市,那蒙古人便会探清我们的虚实。现在,他们的野心还没磨平。只要有机会,难免不会出现几个敢于挑战我大明威严的人。”朱政煊分析道 “有道理,有道理……对了,你刚刚说还有一点,是什么呢?” “减缓蒙古各部的恢复,而且,我们不光不能开放互市,还要严格管控边境的贸易。军需品、日用品以及所有的物资!对于敢于挑战的不法商人,直接以资敌论处,绝不能饶过!”朱政煊斩钉截铁地说道 看着朱政煊的眼神,朱元璋暗道:这小子还真够狠的。 “期限呢?如果弹压太久,难免不会适得其反。” “说不太好,但是我觉得三年足可以将蒙古各部的物资储备耗尽。” 一场关于国策的制定,竟然会因一场测试而起…… 此次谈话之后不久,各种物资和兵员便开始运往之前说过的那九个地方。 一道稳固的防御体系在慢慢成型,这防御体系将在未来若干年内一直威慑着草原上的凶狼。 当然,对于物资的管控也在同一时刻进行。 在杀掉一批不法商人之后,再也没人敢往草原上运送一车物资了。 商人之所以在哪朝哪代都不受待见,主要就是因为他们太过无耻。 只要能赚钱,他们根本不介意把国家给卖了…… 当然了,极少数有爱国之心的商人除外。 虽然非常之少,但是不能说没有。 在那日文华殿测试之后不久,朱政煊的名字便开始流传开来。 而他写的那篇八股文也广泛流传起来。 大明出了一个神童! 朱政煊对此心中甚是羞愧,因为那篇文章根本就是他写的,那是他偷来的。 哦,不对,读书人的事怎么能用偷呢。 应该用窃…… 时间飞逝,一年的时光很快便过去了。 在这一年之中,朱政煊凭借着聪慧的加持,他的学业已经上了好几层楼。 在众多皇子皇孙以及伴读之中,他的学问算是最高的。 现在他的八股文那叫写得一个溜。 他再也不会因为别人让他当场做文而感到心虚了。 就连宋濂也隐晦地说过,徐政煊是他教过的最出色的一个弟子。 朱政煊应该是所有人中收获最大的,他不仅学业有成。而且众皇子皇孙还都成了他的朋友,强大的亲和天赋让任何对他没有敌意的人都会不自觉地想要接近他。 而这些皇子中,和他关系最好的便是朱权和朱允炆。 朱权和他关系好,完全是被他武力所折服。而朱允炆嘛,作为皇太孙更多的是在笼络他。 对了,你可别以为文华殿的学子们都是些只读书的文弱书生。 这根本不可能! 朱元璋很明白,文弱书生是做不了皇帝也做不了合格的藩王和大臣的。 所以,他也没有放松皇子皇孙们的骑射本领。 但是对于一群正是闯祸年龄的半大孩子,校场让他们着实感到很无聊。 经过一番秘密商议,众人决定前往南京郊区的老山去打猎。 当然,这是朱元璋绝对不允许的。 儿子孙子们可都是朱元璋的宝贝,打猎那么危险的事,还是要等他们长大一些才行。 对于此事,呼声最高的就是好战分子——朱权。 计划一番之后,文华殿的这一帮人趁着去校场的机会,便拍马冲出了南京城门。 朱权、朱植、朱允炆、朱政煊,加上一众伴读。 在明朝时候,皇子皇孙们其实是没有多少自由的。 除非有事,他们是被严格出城,甚至出府的。 守城的士兵一看从城内冲出一队彪兵,再看那些骑马的少年们,一个个身着劲装,但是却气宇轩昂,便连拦都不敢拦了。 几人一出城,便如鱼入大海,鸟入天空。可着劲地撒起了欢…… 官道上,面对这帮人,人们纷纷躲避。 除了驿卒,他们已经好久没有见过有人会骑这么快的马了。 一阵烟尘起,几骑少年过。 待众人还没搞清楚状况的时候,这群少年早已经不见了踪影。 此时正值秋高气爽的季节。 几人一路飞驰,却也没感觉到热。 很快,老山便到了。 一阵凉风吹过,乔木上的叶子哗啦啦地发出响声,并摇摇欲坠。 而秋草则已伏在地上。 几人来不及欣赏美景,也根本无心欣赏美景,他们是来打猎的! 这些人都没有打猎的经验,就只有朱政煊有战场经验。 所以,理所当然地,朱政煊便成了总指挥。 朱政煊把人员分为三组,他带领一组,朱权带领一组,朱允炆再带着一组。 这三组狩猎小队从三个方向驱赶着猎物…… 朱政煊也很兴奋,但是如果他知道,今天会惹出那么大的麻烦,他肯定早就拍屁股走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