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把他们打得全军覆没
“陛下这是要……” “朝廷总要提前做准备,朕只是想去日本挖黄金而已,万一倭人不愿意配合,总该有一种方式说服他们配合,不是吗?” “陛下说得是,倒是老臣考虑欠缺。” “等钱喻清的消息吧。”赵桓说道,“但是军政院现在可以派人去杭州联络民间造船坊,收编一支为朝廷所用,要提前造好船,至于费用,按照正常军费走便是。” “是。” “此事暂为机密,朕不想日本误会。” “臣知道了。” 三月十三日傍晚,大宋朝与交趾交界的思明州,突然来了一批人。 当天,思明州被军队接管。 接下来数日,一大批广南西路的粮商在思明州一带秘密运输粮食,囤进军营。 一批又一批宋军也秘密抵达了思明州。 随后而来的是负责后勤的军民。 三月十五日,还在邕州的吴璘找颜裴核对了战马的数量。 “一共有四千三百匹战马,没错吧?” “没错,这些全部是从西南茶马司买来的,基本上都是大理马。”颜裴说道,“张邦昌跟下官说,他挖地三尺找来了这些,实在没有更多的了,今年西南茶马司一大半马匹都给了我们。” “这些人训练得如何?” “训练一个月,能骑马突击,但要在马上弯弓射箭不可能。” “够了,并不需要他们有多强的冲击力,对付交趾军绰绰有余。” 其实这批骑兵主要的任务不是正面击溃交趾军,而是在主力步兵击败交趾军后做追击,更大程度地消灭敌人有生力量。 吴璘站起来,看着屋内诸将,说道:“交趾当年屠戮我大宋三十万百姓,虽说郭逵击败交趾,但交趾国却依然还在西南,经常劫掠我大宋子民为奴,天子已经向天下昭告交趾的罪行,本帅欲与诸君南下,灭交趾,定西南,为那些被交趾残害的大宋子民报仇!” 吴璘说的三十万,就是神宗时期,交趾北上在广南西路屠城的暴行。 众人同仇敌忾大声道:“灭交趾,誓报国仇!” 言罢,吴璘等人也出发,前往思明州。 主帅离开邕州,这个消息过不了多久可能就会传到交趾国内。 所以吴璘必须要快! 三月二十日,宋军的前锋营越过了双方的边境,快速进入交趾国内。 此时的交趾,还并不知道,宋军已经来了。 三月二十一日傍晚,交趾国谅州。 张灵成刚抵达谅州地界,看见那些前来盛装迎接自己的人,他心中非常得意。 作为交趾国枢密使张伯玉的儿子,他自然是手握大权。 张伯玉派他来,也是打算秘密在谅州一带拉扯一支大军,为后期的军事行动做准备。 “恭迎张侍郎大驾。”交军统帅丁壮杰大声说道,脸上堆满了谄媚的笑容。 “不必多礼。“张灵成骑在马上,看着丁壮杰,脸上挂着一丝不屑一顾的笑容,“丁总管这里有多少兵马?” “回张侍郎的话,眼下有兵三千,军民共两万人。” “从今天开始,这里就全部归本官管辖,你也归本官管,这是朝廷的命令。” “是!” “另外,在谅州再征集两万军民,要筹够四万人。” “这是为何?” 张灵成却不回答他,而是说道:“朝廷还会继续往这边派兵。” “朝廷莫非要……” “没错,朝廷打算出兵北伐宋国,收复两广。”张灵成颇有些大气,“你建功立业的机会来了!” 丁壮杰愣了愣,以为自己听错了。 “怎么?”张灵成说道,“你不信?” “不不,末将不是不信,末将只是觉得有些意外,现在两国的博易场增设了,为何还要打仗?” “不该问的不要多问,尽管去征兵就是了!” “听闻广南西路来了一个新的经略使,会不会不好打?” “我们自然都调查过,宋军不足为虑。”张灵成非常自信。 张灵成继续说道:“到时我打算派你为先锋,去拿下宋国的思明州,兵临邕州,若是你办得好,升迁为太尉不是不可能!” 丁壮杰一听,顿时大喜:“是!多谢张侍郎提拔,末将必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对了,本官第一次来谅州,这里可有漂亮的小姐?”张灵成露出了男人都懂的眼神。 “有!有!”丁壮杰也笑起来,也是那种男人都懂的眼神,“末将早已为张侍郎安排好,这边请。” 张灵成感到很满意,他拍了拍丁壮杰的肩膀:“丁太尉……” “哟,使不得,末将现在哪里敢自称太尉。” “诶,太尉的位置留给你,把人马赶紧拉练起来!” 丁壮杰立刻挺起胸膛,拍了拍胸脯:“张侍郎放心,谅州兵强马壮,就算宋军明天一大早跑来,末将也立刻能把他们打得全军覆没!” “好好!”张灵成心中也颇为得意,来之前,升龙城都说谅州是边塞重地,兵事复杂,他处理不好。 现在看来,这不是很简单吗? 没什么处理不好的! “我听说宋国那边的小姐更漂亮,到时候打上去,多抢几个!”张灵成哈哈哈大笑,“也给你多来几个!” “哈哈哈,张侍郎性情中人!走!” 夜幕降临,谅山渐渐隐去了轮廓。 宋军的前锋官由颜裴亲自担任。 前锋营的人数在三千人,除了吴璘从西北带来的那五百精锐以外,其余全部是从广南西路本地招募的体格最强的一批。 经过数月训练,虽然没有真的上战场杀过人,但真要打起来,比一般人要强悍许多。 宋军行军速度非常快。 用赵桓在讲武堂说的话就是:战争的胜利在于行军速度。 这自然不是赵大爷的军事理念,是拿破仑的一贯作风。 大宋讲武堂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军事体系。 例如打西北的战术和打河北的战术,与打辽东的战术是不一样的,而打西南的战术自然又会有不同。 西南地处偏远,交趾国内湿热难当。 兵源必须从广南西路招募,这里的人是非常凶悍的,只不过缺乏统一管理。 并且在出征前,军政院和枢密院对过去中原王朝讨伐西南的所有军事案例都做过一次分析。 吴璘自己也赞同了朝廷的建议:轻装上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