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伐交趾,灭占城!
张伯玉则说道:“扣押宋商人是小,阻断宋国与占城贸易是大,宋国皇帝兴兵,必然是为了打通与占城的贸易。” “一场战争消耗至少百万,更何况宋廷若要讨伐我们,长途远征,所耗必然三百万贯以上,与占城商贸,要多久才能有三百万贯以上的收入?” 刘潭庆的话,让张伯玉一时间也陷入沉思。 因为他说的的确有道理,怎么算这都是一笔亏本的买卖。 其实,他们都没错,这也是他们敢怂恿占城扣押大宋商人的底气。 宋神宗年间,郭逵统帅三十万大军反击交趾,杀得交趾溃不成军,但最终却被迫撤军,就是因为交趾地处边远之地,瘴气横行。 交趾敢挑衅大宋,也正是因为这一点。 交趾国朝堂上下都知道,大宋想要讨伐他们,那是一笔绝对亏本的买卖,会赔进去大量的钱。 治国不是装逼,是要客观理性使用国库里的钱的。 但他们少算了一些。 赵桓之所以要打,从经济账的层面来看,打下交趾,占领占城,不仅仅可以补给粮食,填补改稻为桑的国策,还可以在那里设置数个靠海港,供大宋航海停靠补给。 这样可以大大减弱航海的危险,打通南海诸多商贸线,连通三佛齐。 连通三佛齐,可以全面开展与阿拉伯商人的贸易。 在12世纪,东西方的海洋贸易是被阿拉伯人垄断的。 打通阿拉伯商贸,可以更多地向西方售卖大宋商品来赚钱。 从海外赚的钱,可以扩充国内。 甚至用钱把燕云那种早已人烟稀少的地方给砸出一片繁华来,甚至用更多的钱使更多的人移居辽东。 只有人口都过去了,才是真正有效的占领。 而这些都是需要巨资的。 所以,赵桓这是下的一盘大棋。 交趾和占城,是这盘棋里的一个小小关卡而已。 刘潭庆继续说道:“宋人增加博易场,显然是要扩大商贸,就更没有理由开战了。” 交趾国主李阳焕说道:“朕倒是也觉得宋人不会贸然开战,宋军当年打完富良江就撤兵了,至于周林,死了就死了,你们再联络其他人暗中在宋境内找人贩卖过来。” “是。” “占城那边情况如何?” 张伯玉说道:“占城已经向宋人提出赎金,宋人富裕,向来喜欢用钱解决边务,问题应该不大。” 李阳焕说道:“要确保宋人赔的钱能送到升龙城来。” 刘潭庆说道:“陛下放心,臣都会安排好,占城王不敢私吞。” 张伯玉则说道:“陛下,宋国与我朝增加商贸,臣倒是觉得,如此一来,我朝国库增多,可以图谋北上。” 刘潭庆却说道:“图谋北上,我朝与宋国战事一开,那些博易场岂不是要荒废?” “我们拿下两广,还需要什么博易场!”张伯玉颇为不屑。 “这……” “我早就听闻,宋国这几年,在北线不断用兵,国力疲弱,民间厌战,现在是我们北上最好时机。”张伯玉继续说道,“天下百姓在暴宋的荼毒下,苦不堪言,陛下乃是华夏正统,王师兴兵北上,拯救黎民于水火,乃是顺应了天道。” 张伯玉这话中有一部分还真就是那么回事。 交趾国自从五代脱离中原王朝,一直以华夏正统自居,国主称帝建元,立年号,称自己是南朝,大宋为北朝。 交趾认为占城、真腊都是蛮夷,大宋则是没落的政权。 宋神宗时期,交趾10万大军入侵广南西路,就是最好的证明。 另外,交趾与大宋商贸颇为频繁。 交趾的名香、犀角、金、银、盐、鱼、虾、蚌、沉香、珍珠、象牙等等商品,会定期运输到大宋,与大宋交换丝绸、布匹、纸墨等等。 李阳焕沉思片刻说道:“朕觉得张卿所言有理,朕前两年还听闻,北方蛮夷不断深入宋境内,宋君臣无能为力。” 张伯玉说道:“是以,臣请求,陛下召集二十万大军北上。” “国朝现在哪里来的二十万大军?”刘潭庆斥责道。 “宋国增加商贸,我朝国库丰盈,不出半年,朝廷便可以开始募兵。” 李阳焕站起来,突然变得雄心勃勃,说道:“先如此定下来,既然宋国增加博易场,国朝立刻安排人手增加商贸,充实国库,张枢密。” “臣在。” “你可开始训练甲士。” “是!” 一月二十六日,李堃抵达邕州,见到了吴璘。 “下官李堃,是钱少卿麾下一名参事官,参见吴帅。” “你来见本帅,有何事?”吴璘问道,不过他心中已经猜到一些。 “钱少卿已经得到陛下圣旨,朝廷欲伐交趾,钱少卿已经前往广州募集海军,欲与吴帅相约发兵。” “你可有钱少卿文书?” “有。”李堃掏出来,呈递上去,“请吴帅过目。” 吴璘看完,确认这是朝廷官方宣纸、朱砂、印章,又问了李堃几个大宋官场常识问题,确认无误,才继续说道:“如何相约?” “吴帅伐交趾,钱少卿伐占城,以防止交趾和占城相互联合。”李堃说道,“一旦钱少卿拿下占城,便大军北上,彻底断绝交趾南逃之路。” 他做了一个斩的手势,沉声说道:“对其斩尽杀绝,永除后患!” “钱少卿有多少兵马?” “一万人马。” “好!你且在邕州待一段时间,本帅发兵之前一个月通知你,你速速去通知钱少卿,两军并行,伐交趾,灭占城!” 转眼已经是二月初一。 占城王城,国王诃黎跋摩问他的宰相因江涛:“那些宋人考虑得如何了,他们到底愿不愿意给钱?” 因江涛说道:“陛下,宋人做事极其复杂,恐怕一时半会儿也不会商议一个结果。” 诃黎跋摩歪着脑袋想了一会儿,他的宠臣召恩说道:“陛下,何不先杀几个宋人,将他们的人头送过去,这样能逼迫那些宋人尽早交钱!” 因江涛立刻说道:“使不得,我们现在扣押宋商人,名义上也是被交趾所迫,与宋国的关系尚有缓和的余地,若是杀人,事情会被激化。” “被激化又如何?”召恩不屑地说道,“事情激化了宋人莫非还敢来讨伐我们不成?” 因江涛说道:“万一宋人来了呢?” “宋国离我朝甚远,宋人若有底气讨伐我们,还等到现在?”召恩讥笑道,“陛下,他们绝不敢来犯!再说了,不就是杀几个宋商人么,警告警告他们!赶紧交钱!” 诃黎跋摩思考起来,他又想了一会儿,肥胖的脸上露出了欢喜的笑容:“召恩说的对,宋人若是敢动手,早就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