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七章 刘邦在成长
书迷正在阅读:我在兽界成神、春芽颜易存第一部悲欢离合、木叶之门门果实、求生在美国末日、君王的手下、诸天从有超能力开始、从斗破开始掠夺万物、三国:从单骑下扬州开始、我在修仙界挂机成仙、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武庙至圣 “借兵?”曹参在边上低声说道:“可是,景驹那边,会给我们借兵吗?” 景驹那边已经相当忌惮刘邦。 巴不得刘邦打败仗,自然不会轻易借兵。 张靓摇头说道:“不,我们不向景驹借兵,我的想法是,何不向项梁项公那边借兵?” 刘邦虽然不能想出建设性的主意来,但是,作为大汉高祖,其优秀的决断能力,此时已经展现出来。 张靓一说项梁,刘邦顿时眼前一亮,大声说道:“妙啊,项家在吴中举兵,实力极强,吾跟项公有些交情,此时此刻,项公要想扩大影响力,多半会借兵给我,事不宜迟,我这就前去借兵……” 张靓也没想到,刘邦竟然雷厉风行,执行力极强。 张靓还打算跟阊工通个气,看样子,这关系暂时用不上了。 刘邦带了一百骑,风风火火地准备前去借兵,走之前拱手对张靓说道:“子房兄,你且在此,帮我围住丰邑,等我借兵归来,一定要生擒那可恶的雍齿。” 雍齿乃是刘邦同乡,刘邦对其颇为信任,要不然也不会把丰邑这么重要的地方让他驻守。 结果就遭了雍齿的一记背刺,刺得他是相当难受。 三打丰邑而没打下来,刘邦也是对雍齿痛恨入骨。 所以,张靓指出了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子之后,刘邦立马付诸行动,干脆利落地跑去借兵了。 丰邑这儿,沛县的兵力依然占据绝对优势。 围而不攻的情况下,雍齿也只能在城内远观,根本就不敢出城接战。 遥遥地,张靓看到了一个中年文士站在城墙之上,一脸肃然地打量沛县军。 灌婴站在张靓身边,咬牙切齿地说道:“攻破丰邑城,我一定要将这两面三刀的家伙千刀万剐,雍齿,他死定了……” 雍齿死定了吗? 张靓对这位反骨崽倒是记忆很深刻。 历史上,这位反骨崽不仅没死,到最后,还活得相当滋润,而且还是刘邦统一天下之后,第一位分封的大将。 要说吧,刘邦的确是对这家伙恨之入骨,但是呢,刘邦的心胸也很开阔,能容得下他,最终还能让其善终。 由此其实也能看得出来,刘邦对大汉没有威胁的重臣,其实还是很宽容的,但是对韩信、彭越和英布这类枭雄却是相当忌惮。 不过,话说回来,天下归汉,作为汉高祖,刘邦要建立大汉的千秋伟业,那的确是不能容忍功高震主的人存在的。 正所谓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酣睡? 一个统领向别人借兵。 怎么才能借来精兵? 刘邦也是第一次借兵,刚刚冲出丰邑的时候,刘邦是一腔热血,觉得自己一定能借来兵卒,攻下丰邑。 但是,快马奔驰这会儿,凉风这么一吹,刘邦冷静下来,心中就有些发憷了。 他的确是跟项梁有些交情,当年还称兄道弟,处得很是不错。 但是呢,那是酒桌上的酒rou朋友,相互之间吹吹牛还行,现在,自己要找他借兵,这能行吗? 刘邦觉得自己有些鲁莽了。 当时应该多思考一下的,子房兄提出借兵一事,想来他就早有定计,自己应该多听听他的意见才是。 骑在快马之上,刘邦心中想到,要不,我现在回去问问子房兄? 念头心中这么一转,刘邦马上否定了自己的想法。 到现在为止,子房兄还没决定要帮助自己打江山呢,以子房兄的大才,那绝对是眼高于顶的存在。 对自己而言,子房兄也是亦师亦友。 此时此刻,如若自己表现得太差劲,如若连一点精兵都借不来,如若就此回去问计的话,估计就会让子房兄大失所望吧。 所以上,无论如何,此次去见项梁,都要借到一些精兵。 这就算是对自己的一个考验。 策马飞奔,刘邦决定还是自己前去借兵。 不过此时,他的心中就在自行分析这借兵的可能性以及怎么才能借到精兵了。 子房兄让自己去找项梁借兵,那么就是说,子房兄认为项梁应该会借兵给自己。 那么,子房兄凭什么会得出如此结论的呢? 不得不说,能够创立大汉,刘邦绝对不是一个简单人物。 当他真正开动脑筋之后,很多事情的脉络就在心中逐渐清晰起来。 项梁起兵于楚地,其本身又是大将军项燕之后。 那么,项梁也就自然很是在意自己的身份名望。 所以这第一点,要给足项梁面子。 怎么给项梁面子呢? 这是一个技术活。 想到给项梁面子,刘邦突然就心中感叹,要不是子房兄让自己有了现在的局面,这面子是怎么也给不起的。 一个人要给别人面子,这面子怎么才能值钱,怎么才能让人看重。 说简单点,那就是,给人面子的这个人本身,要有足够的分量,这种面子才值钱。 如果刘邦是丧家之犬,他跑去给项梁面子,那多半就是一个笑话。 但是现在,刘邦可是统领了几千精锐兵卒,并且还是击退了司马夷所部的起义军首领。 虽然攻丰邑而不下,但依然用大军围住了丰邑,明面上依旧是占据到了绝对优势。 所以,刘邦现在的身份,其实也是非同凡响。 在起义军这个团体之中,刘邦也是拥有不俗的影响力。 换句话说,刘邦的面子还是很值钱的。 面子很重要,但这并不是项梁派兵相助的理由。 所以,面子之后,那就需要真正的利益来打动项梁了。 什么样的利益,才能让项梁大出血? 刘邦想起张靓说起借兵之时那意味深长的表情,心中不由一动。 按道理,自己现在跟景驹算是盟友,要借兵,名义上也得向景驹先借才是。 但是,子房兄偏偏要自己向项梁借兵。 项梁和景驹是什么关系? 好像,他们正在交战之中。 也就是自己对战司马夷的时候,项梁从下邳向驻军彭城的秦嘉、景驹发动了攻击。 这战争的由来,说白了还就是正统之争。 秦嘉立景驹为楚王。 但是,这个楚王却并没有得到广泛的认可,只能算是假楚王。 不认可景驹的势力之中,尤以项家为最,项梁乃项燕之后,自然见不得有人自封楚王,于是,以此为由,猛攻彭城。 项梁在攻打秦嘉之前,对将士所说的“陈王先首事,战不利,未闻所在。今秦嘉背陈王而立景驹,逆无道。” 想起这一段,刘邦心中这思路就逐渐清晰起来。 景驹没有容人之量,容不下自己。 项梁如今正在猛攻景驹,而自己则需要向项梁借兵。 这几件事这么一串联起来,刘邦顿时知道项梁需要什么了。 让身后的骑手打出自己的旗号,刘邦向项梁的军营直接奔去,站在军营之外,刘邦扬声说道:“还请通报项公,沛县旧友,沛县军刘季前来拜访,有要事相商……” 刘邦来访,倒是出乎了项梁的意料。 两人相见,相谈甚欢,说起昔日往事,恍若还在昨日。 聊了一会儿,项梁故作诧异地问道:“季兄你现在不是在跟司马夷作战吗?怎么有空到我这边来串门了?” 刘邦脸上露出苦涩的笑容,压低了声音说道:“不瞒哥哥你说,兄弟遇见难处了,特来相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