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佳人罗敷所做
书迷正在阅读:我来自大秦朝、一个喷嚏毁灭一个魔法文明、全职法师之我是莫凡他姐、木叶:这个宇智波整日只想贴贴、梦穿:我竟然喜欢上了虚拟人物、三国:重生之曹丕、反派往往死于话多、我在终极一班学锻造、宋时一梦、假面:开局白板decade
“这……好吧……”崔国高见此回答,只好作罢。 清灵点了点头,就推开门进去,崔国高借着这个机会趁机偷瞄两眼,可见到的还是清真读着竹简。 “哥,就把他晾在这儿吗?”清灵提着篮子走进来。 清真这次抬头看向她,闲聊道: “要不然呢?难道还要赶他走?” 这一举动虽然有些不雅,可要是崔国高真的赖着不走,要赶走他也不是不行。 不过清灵可不在乎这些,小声嘀咕着。 “也不是不可以……” 清真没在意这些话,自己看自己的竹简。 日上三竿的时间似箭,天空太阳逐渐到正中间,阳光倾斜的角度愈来愈大。 崔国高依旧站在门外,心里没有一点动摇,他坚信清真此时就看着自己。 又是半个时辰过去,家家户户的饭香菜味弥漫与空气中,腹中有些饥饿的崔国高咽了口唾沫。 正午的阳光顶在头上,如同豆大的汗水浸湿他的衣衫,身后熙熙攘攘的人群也逐渐散去。 “嘿,想不到啊想不到,连大名鼎鼎的崔知县都能屈尊降贵来求人呐。” “呵呵,我看是博人同情吧……” “哼,还真是天道好轮回啊……” “呦!这不是崔知县吗?怎么如今还站在人家门口呀?莫不是欠了人家的钱还不了,来求情了吧!啊哈哈哈哈!” “哈哈哈哈……” “哈哈哈,看看!这就是命啊!” 对于旁人的狐假虎威冷嘲热讽崔国高同样没有搭理,而是对着那些运货的人客气道: “各位朋友,都回去吧。” “啊?哦哦哦!好的崔知县!” “是是是!多谢崔知县!这就回去!这就回去!” 那些人如获重释般纷纷低头道谢,赶紧离开了烈阳地下。 周围的人见只有他一个人了,齐齐看向那些精美包装的礼品,眼里的贪婪迅速成型。 这些都是他亲自送来的礼品,想必定值很多钱,而且崔国高周围也没有守卫保护。 群众虽然对于那些礼品垂涎三尺,可却没一个敢动的。 这也不是他们的胆子不行,而是以往崔国高的形象太深,此时他背对着他们,自然想借此机会呈一呈口舌之快。 院子里,清真闻见一股菜香味,既有辛辣亦有清香,如同辣酒般热泪,也似雨竹般淡雅。 香味多样,悠久芬芳,洋溢于整个院子中乃至于院外大门前,也止于大门前。 飘香四溢,似入人心,仅仅鼻上闻着,心中却自己顺其自然的幻想出,引动味蕾的活跃。 “哥!吃饭了!” 清灵两只手端着大盘木碟子走来,木碟子上摆着四道香气四溢的美味。 清真轻步走来后将木碟子一抖,紧接着收带着木碟子猛地往外一抽。 “呯!” 一声清脆的“呯”声响起,四道菜稳稳当当的落在石桌上。 清真也从“引魂”竹简移开视线,看见那四道菜时眼睛好似发了光一样,那菜色香味俱全,整齐的摆盘,带有光泽的汤汁,以及勾人味蕾的香味。 清真眼底满是期待感,心里不禁想到……所谓“人间有味是清欢”也不全对嘛,对我来说酸甜苦辣各有特色才是正确观念,嘿嘿…… 清真大手一挥,几根雾针飞出,一秒后两副碗筷便“唰”的飞了出来,碗里还装着热腾腾的饭。 “呯,呯。” 两个碗轻放在石桌上,两双筷子也整齐的摆在碗上。 清真一点也不客气,拿起筷子就直接夹起一道菜放入清灵碗中,接着又夹了一道菜才自己吃起来。 清灵坐在旁边,见清真吃的如此美味,心里也是美滋滋的,自豪的问道: “哥,怎么样?味道不错吧!” 清真没有君子风范的扒着饭,嘴里的饭还未吞咽,一边还言语不清的点着头。 清真用力一咽,这口饭才吞下去了,清真也才连连点头叫好。 “虽然火候略微尚缺,不过也很美味了。” “嗯~,嗯~。”清灵一边还没有动筷,不断的“嗯”着,一边点着头,仍旧在享受来自亲哥哥的赞誉,心里说不出的喜悦。 “话说这是凤鸣楼的菜肴还是望春楼的啊?”这时清真的一个问题打断了她的享受。 “嗯……呃嗯?啊?!”清灵的好心情被突如其来的疑问打断了。 “怎么了?”清真看向她,细微的发觉到清灵的情绪有点不对。 而经过一个多月的相处,他这方面的情商再怎么低也该能察颜观色。 这一下就让他发现了端倪,知道这件事情的不简单。 这样的表情我可记得清楚,是灵儿专有的委屈表情,而我之前问的是望春楼和凤鸣楼,没有提及到她,这只能说明一个结果,这些菜是灵儿亲手下厨做的…… 想起之前清灵火急火燎的跑出去时也是带着菜篮子的,而且之前清灵也在龙府那住了一晚,说不定是龙夜尘教她的。 这两点让他更加坚信这些菜是她做的,当即就绞尽脑汁组织语言,他可舍不得看见清灵难过的样子。 “哈哈……呃,灵儿你先别说,先让我猜一猜。” 清灵还未说话,清真语调就立刻抑扬顿挫,颇有文采的道: “此等人间的美味佳肴,绝不可能于常人手中诞生,如此一说这等佳肴美味定是……” 这时清真按照自己的剧本,自然的瞟向清灵,笑了一下。 “佳人罗敷所做。” 清灵看着他愣了几秒,才突然回过神看向别处,抱着胸小声嘀咕着。 “嘴还挺甜的嘛……”可心里却乐的很。 饭局在两人的欢声笑语中度过,四道菜最后一点不剩。 崔国高依旧站在烈日底下,忍受煎熬,耳边隐约的听见院子里的欢笑声,心里忽然想起了以前与妻儿的欢快时光。 心里暗暗叹息,可脚步没有挪动半分,如同扎根的松树般稳立在原地,眼睛中只有决绝与清家小院的门。 ………… 第二天,日出东方,光采渐显,一条长长的没有尽头的金线由模糊转清晰,由一根转一片。 金色的阳光慢慢侵占了大地,驱赶了百姓们美好的睡梦,人们一个接一个打着哈欠懒散的走出门,互相打着招呼。 清冷的街道也迅速挤满人群,熙熙攘攘的人群再次出现在崔国高周围,对着他指指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