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3章 天然水晶,进行深度提纯
这下子轮到叶回舟开始兴奋了。 陈刚停顿了一下组织了一下语言,又说道:“你那个石英矿在拉贾斯坦邦的斋浦尔,这里是三哥国境线的西部,与巴铁接壤。 我那个朋友他给我发的传真,这是照片。” 说着陈刚举起手打了一个响指,就看着餐厅门口,有一个穿着黑西装的人提着公文包匆匆走了进来。 “刚少,有什么吩咐!” 40多岁的印度司机弓腰问道。 “把公文包拿过来!” 陈刚打开公文包拿出了一沓传真件推给了叶回舟。 叶回舟拿起传真,仔细地看了起来。 两组黑白照片,都是原矿石和打碎了石英砂,在照片上看没什么特别的。 他往下看,很详细的常规检测报告。 石英a矿目数,白度,硅含量,杂质含量,有机质,二氧化硅,硬度,粒度,酸溶解度,氯离子,含泥量,耐酸性,……吸油量,胶体率,耐火度,吸蓝量,含砂量,……,硬度,酸溶物,振实密度等。 看得出来陈刚的朋友,肯定认识矿物质检方面的人。 他接着往下看成分分析,元素含量,物相半定量分析,主成分分析,全成分分析,未知物分析,成分含量检测,……配方研发,配方还原等等。 很详细的一份化验检测报告,他对比了一下脑海中的光伏用高纯石英的参数。 可以,很肯定的,他要找的就是这个矿。 他看完以后,放下质检报告,拿起烟丢给陈刚一支,然后他点上烟吸了一口,说道。 “我看了一下质检报告,你那个朋友蛮专业的吗! 这个石英砂矿石就是我想要的。 你问一问他,出口大陆一吨多少钱? 或者,只要价格合适我同你买下这个矿,听我的以后都是好买卖!” 回到港岛的陈刚大少爷,一听有钱赚立马就精神了,不过他皱了一皱眉说道: “我表妹讲,你看中的东西肯定是很好的买卖。 但是我们买矿容易,但开发难度很大,除非找当地人合作,要不投下去多少钱,都收不回来。 而且现在不是英国佬当政了。 现如今,三哥的政府可黑了。 今年他们外汇管制,我们家在三哥那里赚了的钱,大数目很难换到美元跟英镑。 即使换到美元也没法出去,除非走si。” 叶回舟想起上一世有句名言,“三哥赚钱三哥花,一分别想带回家” 三哥向外企薅羊毛的行径无异于强盗逻辑,意思是你在我们这里挣的钱,一分都别想带走。 我说你违法,你就是违法,别想跟我打官司,没用! 三哥人的想法是,你在三哥挣的钱就是三哥的钱。 你可以来三哥投资。 但是你赚到的钱绝不可以带出三哥。 比如说你投资了100亿Rmb。 不管你利润多高,挣了多少钱,都必须留在三哥。 你可以在三哥继续投资。 就是1分钱都不能转出三哥。 这意味你投资的100亿元永远永远都收不回来。 要想变现只有把你的所有资产出售给本地人。 但在这种情况下,哪个外国的傻瓜会买你的资产呢? 要让三哥的人自己收购,他们就会把价格压得很低。 所以外国商人只能赔钱卖掉。 而且你交易后变现的资金。 还得留在三哥,不能转出。 如果你强行或者秘密地转移资产,无耻的三哥就会出台专门针对你的法律来收割。 所以去给三哥投资,就等于把钱给捐给三哥了。 叶回舟彻底无语了,怎么着才80年代初三哥就开始搞这玩意儿了,看样子40年后的大米给人玩,不亏啊! 只是郁闷了,看样子还只能找当地人合作了。 边上胡吃海喝的陈欣欣和刘胜利,他们第1次来这种五星级酒店,也是第1次吃海鲜大餐。 当叶回舟跟那个陈刚少爷谈论事情,他们就竖起耳朵,听了一会儿。 陈欣欣实在忍不住了,好奇地问道:“叶顾问,你们所说的石英矿我们大陆大把,没必要跑去国外买矿吧!” 这时刘胜利和陈刚也都盯着他,看他有什么说法。 陈刚大半个月以前,接到叶回舟的电话,说想进口一批三哥的石英矿,而且就要三个地方的石英矿。 刚好他就联系了在拉贾斯坦邦的斋浦尔的英国同学,给他打听。 斋浦尔的土王确实有许多矿,其中有一座山都是水晶石英,土王卖的价钱很便宜。 一吨才,160印度卢比,也就值20美元。 斋浦尔的土王,说了,要是拿美元结算的话,打5折,一吨才10美元。 如果一次购买1000吨,他还能再打折! 说实在话,陈刚也不太理解叶回舟干嘛要买三哥的石英,祖国大陆物产那么丰富,石英矿肯定有。 叶回舟抽支烟说道:“这你们就不晓得了,我们国家的天然水晶,都是二级三级品,很少有一级品和特级品。 我要提纯高纯度的石英砂是一种杂质含量低于十万分之二,也就是万分之零点二的二氧化硅颗粒。 就得使用特级,一级的天然水晶,进行深度提纯。 而我们国家这种特级,一级天然水晶资源,原本总量共也没有多少,再加之开采和加工的成本也比较高,且生产过程中还容易出现杂质含量高。 据我所知,三哥的石英矿一级品特多,我想用来提纯石英砂。” 陈刚也没有询问叶回舟提纯石英砂要干什么。 这餐海鲜大餐,陈刚少爷买单,走出酒店的时候,陈刚把他的印度司机介绍给叶回舟。 印度管家兼司机萨维蒂是婆罗门,刚好要回斋浦尔参加他meimei的婚礼,明天刚好同一班机飞德里。 如果叶回舟去斋浦尔买石英矿的话,就可以叫萨维蒂做翻译。 因为,在三哥的国度并不是只会英文就能畅游的。 大家可能有所不知,三哥独立以来,有一千多种语言,每个省所用的方言都不一样。 就连三哥的政府公布的官方语言也有几十种,最常用的是英语和印度语。 而且,各地度量衡都不统一,买东西很不方便。 就连陈刚,在三哥国度长大的英国同学,出了德里的范围,一去到外地就听不懂当地人的话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