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众臣商议推广事宜【求追读】
书迷正在阅读:祖宗保佑:我建立了千年世家、清穿重生:岁岁长相见、乔乔有个大神男友、小妹修真养成计划、北境冰原、圣械神明、开局遭遇异兽,反手召唤九霄神明、论国师的倒掉、草根律师也有春天、活着全网黑:死后你让我成为传奇
		
		    试耕完成之后,曹cao带着众臣回到了丞相府。    “丞相的长孙果然有两下子,不仅会作诗,对农事也很精通。”    “有了此犁,丞相的屯田必定大获成功。”    “不错,哪怕每人每天只耕二亩地,也比之耦犁要快五倍,还能省下一头老黄牛。”    “问题在于,如何将其推广天下。”    “嗯,这倒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一路上,众臣议论纷纷,对曹斌侧目不已。    他们盘算了一番,大概知道了曲辕犁的效率,最少比之耦犁提升了数倍。    就拿之前的试耕来看,曹斌一人一牛耕半亩地用了一个时辰。    由此推算可知,使用曲辕犁,一人一牛每日劳作五个时辰,可耕得二三亩地。    而故老的耦犁呢,三人二牛一日仅可耕得亩许地。    如此对比下来,曲辕犁的效率,最少是耦犁的五倍以上。    回到丞相府,众人重新坐定。    “吾大孙所研制曲辕犁如何,想必诸位亦是有目共睹。”    坐在主位上,曹cao扫视了一眼下方的群臣,询问道:“如何推行此犁,尔等可有章程?”    “启禀主公,老臣以为,当命有司打造此犁,交由各州郡之长官并命其推行,必使其快速遍布天下各郡县屯民之手。”    人群中的钟繇闻言,站起来对曹cao说道。    此人乃是颍川钟家弟子,系举孝廉出身,历任尚书郎、黄门侍郎,协助汉帝东归洛阳,被封为东武亭侯。    后得曹cao的信任,出任司隶校尉,镇守关中,功勋卓著,被比为萧何,累迁前军师。    对了,此人还是大书法家,与书圣王羲之并称‘钟王’,也是楷书的推动者,被后世称为‘楷书鼻祖’。    “不妥,若是待各州郡推行,得待到猴年马月去?来年的春耕被耽误了,谁担得起责任?”    杨修摇了摇头,表示反对。    此人出身弘农杨氏,为人恭敬好学,博学多才。    建安年间被推选为孝廉,不久改任郎中,如今担任丞相府主簿。    “哦,德祖有何高见?”    钟繇闻言,不由得反问道。    杨修字德祖,故钟繇有此问。    “元常兄,小弟高见谈不上,愚见倒是有一些。”    杨修拱了拱手,回道:“眼下冬末春初之际,距离来年春耕也就不到四个月功夫,如何能在这短短的四个月内将此犁推广到全天下?”    “自建安元年起,主公于许下屯田得谷百万石,后大力推广到各州郡,由典农官募民耕种,此为民屯,民屯每50人为1屯,收成与朝廷分成:使用官牛者,官6民4;使用私牛者,官民对分。军屯以士兵为主,60人为1营,一边戌守,一边屯田。”    他是丞相府主薄,对于天下税收可谓是了如指掌。    “这十数年来,我大汉全境皆有屯田,今秋得谷二千余万石,积谷成仓,仓廪皆满。”    “若是能赶在来年春耕之前,将此犁推行至我大汉全境,来年所得岂不是能提升至万万石?”    “如此重大之事,岂能儿戏?若是耽误了春耕,谁吃罪得起?”    一番陈述利害之后,杨修对高台上的曹cao说道:“启禀主公,此犁推行之事,事关重大,请主公深思!”    这番话说出,殿内众人都不由得点了点头,以示赞成。    很简单的算术题,今年用的是耦犁,得到两千来万石的谷子。    若是来年改用效率高出五倍多的曲辕犁,岂不是可以得到一万万石谷?    一万万石谷是什么概念?    这是足以引起世人疯狂的数据!    这么重要的事情,若是交由州郡自行处理,待其一级级推行到各县,怕是黄花菜都凉了。    晚推行曲辕犁一年,就要少收八千万石谷,这得是多大的损失?    “哦,以你之计,该当如何?”    主位上的曹cao不由得点点头,询问道。    “老臣以为,将曲辕犁的图纸公布出来,由各大世家自行打造,再推行各州郡,双管齐下,定可收到奇效。”    杨修得意洋洋的说道:“集天下各世家之力,打造此犁不过反手易事尔。”    此话一出,其余世家出身的大臣们齐齐点头。    不愧是弘农杨氏弟子,说话就是好听。    既为世家谋利,又能解决丞相之忧,一举两得。    “啧啧,这家伙简直是在找死。”    一直没有出声的曹斌闻言,不由得摇了摇头,看向杨修的目光好似看死人一般。    明知道老曹一直大力提拔寒门弟子,就是为了打压各大世家,却还如此说话,触老曹的霉头。    这不是找死,是什么?    不仅是他,荀彧、贾诩以及寒门出身的毛玠、徐奕、张既、贾逵等人闻言,都皱起了眉头。    “嗯,杨主薄所言不无道理,其余人还有何高见?”    主位上的曹cao面无表情,看不出任何喜怒之色。    他淡淡地点点头,将目光看向其他人。    “启禀主公,斌公子研制出此犁,何不听听他的高见?”    贾诩看了身边的曹斌一眼,心神一动,站出来说道。    既然选择投资曹斌,那就要为其多多制造机会,让他在主公面前表现。    “区区一竖子,能有何高见?”    “贾文和不正常啊,他为何会替那竖子说话?”    “不错,贾文和向来谨慎,轻易不开口。”    “难道,有什么我等不知道的隐情?”    听得贾诩的话,群臣为之侧目,好似第一次认识他一般。    你这浓眉大眼的家伙,没想到居然会是这种人。    “哈哈,文和说的不错,吾倒是差点儿忘了。”    曹cao闻言,捋了捋胡须,眉开眼笑,对曹斌问道:“斌儿,你有何看法?”    众臣看到曹cao的神情,更是大为诧异。    一时之间,看向贾诩与曹斌二人的神情略显凝重。    “回禀大父,孙儿认为,可交由一得力大臣推行此犁,每到一地召集百姓,亲自演示此犁之用法,想必百姓自知孰优孰劣。”    曹斌想了想,回道:“其后将此犁制作之法交由各地主官,令其遣工匠打造,并负责推行事宜。”    “若是为了不耽误来年的春耕,大父可多派几路人马同时进行,想来应该足以短时间内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