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七章 赵佶:南北朝分庭抗礼?(求月票!)
书迷正在阅读:我赠送的机缘能十倍返还、被前任分手,我千亿金融股神、绝世唐门之铁血日月、梦中异世界、海贼之这个海军超正义、光之巨人:我就是旧日支配者、好男儿留什么辫、人在斗罗,人生模拟器绑定斗破了、大明之穿越的英宗、四合院之公道自在人心
		
		    最近这段时间,也有不少人给赵佶献了应对李贼那颗日益膨胀的野心的策略。    不过这些策略无非都是些送帝姬和亲啊、送岁币啊、割让淮南什么的,没一个靠谱的。    李贼不是没见过钱和女人的西北胡虏,李贼手上握有当今世上最富饶、人口最密集的江南六路,又刚刚灭掉了两个国家,什么样的美人没有,多少钱没有?    是。    李贼可以用他女儿来羞辱一下他赵佶。    可他赵佶的女儿就是再好,难道还能比一路疆土更有价值吗?    李贼是枭雄,他赵佶就是用脚后跟想,都能想到,要是把他女儿和一路疆土放在那里让李贼挑选,李贼铁定会毫不犹豫的选择一路疆土。    退一步说,李贼要是真想要他赵佶的女儿,大可提兵来,兵临城下的那天,他赵佶敢不给吗?    至于割地?    割多少?    割多了,臣民不干。    割少了,李贼不干。    还有一些并不大的声音让赵佶退位谢罪。    这些人的意思是,事情至此,全都是因他赵佶酷爱花石纲导致的,兴许换一个皇帝,李贼就不会北侵了。    对于这部分人,赵佶很愤怒。    这些人难道真看不出来,现在已经不是花石纲的事了,而是李贼野心勃勃想要扩张版图,这是换一个皇帝就能解决的事情吗?    还有,为了花石纲一事,他赵佶已经下过罪己诏了,这些人竟然还抓着此事不放,其心可诛。    退一步说,就算他赵佶退位,那也得等李贼北侵了以后啊,现在李贼都还没有动静呢,这群人就迫不及待的来逼他赵佶退位,意欲何为?    赵佶生气,有人比赵佶更生气。    这个人就是赵佶的宰相王黼。    要知道,一朝天子一朝臣,把赵佶换了,他王黼这个宰相还能再当下去吗?    所以,这几个想要让赵佶退位谢罪的家伙,这不是要掀了他王黼的宰相之位嘛。    没说的,王黼三下五除二就将这几个居心叵则的家伙全都给收拾了。    未几,给事中、直学士院兼侍读吴敏请求觐见赵佶,说有事情想要面奏。    赵佶知道,这又是一个来给他献策的。    赵佶让内侍刘迪传旨,叫吴敏来玉华阁觐见。    吴敏年轻时,一表人才,又才华横溢,写得一手好文章。    蔡京觉得吴敏这个人不错,所以想把自己的女儿嫁给吴敏。    可吴敏性格保守,看不惯变法派头子蔡京,更不喜欢蔡京把持朝政,便推辞了这门婚事。    而蔡京并没有因此记恨吴敏,相反还力排众议,破格提拔了吴敏。    这件事情令吴敏名声大噪,成了大宋王朝的政治明星,三十几岁就已经混成了四品***。    玉华阁在宣和殿后面。    吴敏被邓文诰领到玉华阁时,宰执王黼、郑居中、李邦彦,执政张邦昌、赵野等人全都在等着跟赵佶汇报事情。    一众宰执奏禀完事情,退立一旁。    张邦昌、赵野等执政又上前奏事,奏完,又退立一旁。    赵佶看了看天,觉得差不多了,就准备起身离开。    吴敏见此,心知赵佶肯定是把他这个小人物给忘了,急忙上前启奏:    ——吴敏的意思是,希望向赵佶单独进言。    赵佶这才想起来,还有一个吴敏,想要给他出谋划策。    见王黼他们这些宰执讨论了这么多天,也没能拿出一个太好的办法,赵佶心想没准吴敏这种低    品级的小官能有什么良策,于是示意吴敏跟上来吧。    吴敏见此,赶紧跟了上去。    离开玉华阁以后,赵佶随口问道:    吴敏不答反问:    见吴敏不答反问,赵佶不禁蹙眉:    看出来了赵佶有些不耐烦,吴敏壮着胆子说:    赵佶心中一动。    时至今日,大宋王朝已经岌岌可危,寻常之策肯定是难以解救大宋王朝了。    而看吴敏这畏首畏尾的架势,或许真能有什么解决大宋王朝眼前困境的办法。    所以赵佶正面回答道:    吴敏壮着胆子又问:    如果没有吴敏事先打的预防针,赵佶肯定不会正面回答这个问题,因为这是一个不好也不能回答的问题。    ——答能保全,那纯属自欺欺人;答不能保全,就证实了赵佶这个皇帝不信任自己的将士,这叫宋军上下情何以堪,又如何还能再为赵佶卖命?    可赵佶事先已经答应吴敏了。    而且,都到这个危急的时候了,赵佶哪还能顾及得上那些打仗不行还长了颗玻璃心的宋军将士?    甚至于,赵佶都忍不住去想,他花大价钱养的军队但凡是稍稍给力那么一点点,他也不致于被李贼给逼到这种地步。    所以赵佶微不可查的摇了摇头。    见赵佶正面回答了,吴敏的心,不禁放下了一点。    吴敏接着问出了第三问:    赵佶有点恼火,觉得吴敏是在明知故问。    但吴敏有言在先,赵佶又答应了,总不能失信于臣子。    所以赵佶又摇了摇头。    吴敏看出来了赵佶的耐心快被他磨光了,所以他赶紧言归正传:    一听吴敏就给他出了这么一个馊主意,还故弄玄虚了这么久,赵佶当即就一甩袖子,准备离开。    割地这种馊主意,早就有人给赵佶出过了,唯一不同的就是,吴敏割得更多一些,这有什么好新奇的?    关键,这种事先不说李贼能不能接受,他赵佶都过不了臣民那一关。    想当初,割了江南六路给李贼,他赵佶就已经是冒天下之大不为了,要不是李贼最后拿不称帝、不要帝姬换了一大群丘八的家属,给了他赵佶一个勉强能跟臣民交代得过去的借口,那时候,他赵佶就已经退位谢罪了。    现在还要让他赵佶割让荆湖南路、荆湖北路、淮南西路、淮南东路、京西南路五路,那不等于是他赵佶亲手将他们大宋王朝的半壁江山割让给李贼了吗?    要知道,大宋王朝一共才二十四个路,割让十一个路给李贼,大宋王朝可就只剩下十三个路了。    而李贼加上这五个路,再加上李朝和占城,也是十三个路——赵宋王朝的君臣还不知道李存有琉求这个路。    到那时,他赵佶和李贼所拥有的疆土正好一边多。    李贼完完全全可以跟他赵佶分庭抗礼,南北朝对立之势立成。    这让他赵佶怎么对得起赵氏的列祖列宗?    更重要的是,如果真到了那一步,让他赵佶这个皇帝还怎么好意思继续当下去?    他赵佶可不    是没脸没皮的耶律延禧。    说老实话,他赵佶没让人把吴敏撵出皇宫,就已经是他赵佶的脾气太好了,还想让他赵佶继续听吴敏的蠢话?    见赵佶要走,吴敏连忙阻止:    赵佶慢慢转过身来,面沉似水的说:    吴敏知道他不能再吞吞吐吐了,否则有可能会弄巧成拙,所以他连忙挑关键的说:    赵佶听完,眼睛就是一亮,接着久久不语。    ——赵佶在衡量吴敏所出的奇策的得失和可行性。    用燕云十六州加上平滦营三州换秦岭-淮河以南五路,大宋王朝亏不亏?    这还真不好说,因为双方各有各的价值,实在是没办法放在一起衡量。    可要是套上客观情况……    如果大宋王朝能够得到燕云十六州及平滦营三州,那么大宋王朝的北面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而西面的西夏又已经被大宋王朝给打得奄奄一息。    如此一来,得到燕云十六州和平滦营三州以后,大宋王朝就可以专心致志的剿灭李贼了。    最不济,大宋王朝还可以依托秦岭-淮河天险将李贼挡在南方,双方南北对立,让大宋王朝保住半壁江山。    关键,秦岭-淮河以南五路,大宋王朝就是不给李贼,李贼也肯定会自取。    在这种情况下,拿秦岭-淮河以南五路,换取燕云十六州加上平滦营三州,得到北方的绝对安全,倒不失为是一个高明的策略。    而且,这样的话,他赵佶也能跟臣民交代下去。    更为关键的是,燕地七州是契丹最后的安身立命之地,不论谁去夺取,北辽都定然会殊死一搏;而云地九州现如今被金国所占,李贼要想打下,绝非易事;至于平滦营三州,据说当地胡虏野蛮善战,数败女真,李贼想要打下,也绝非易事。    他们大宋王朝要是促成了此事,那不就可以驱狼逐虎,坐山观虎斗,恁地时,说不准便可得那渔翁之利?    越想,赵佶越觉得,吴敏这个计策高明。    只是……李贼会中此计吗?    权衡完利弊得失,赵佶看向吴敏:    吴敏一听,就知道赵佶被他给说动了,他立即就将早就准备好的说词给拿了出来:    赵佶道:    吴敏道:    赵佶稍稍一想,就明白了吴敏的意思是,李贼从起事到现在,一共都不到两年时间。    这两年时间,李贼就算再能抢、再能掳,又能得到多少治理国家的人才?    要知道,仅江南六路,就有六十个州,数百个县。    治理这么多地方,少说也得一两千个文人。    是。    李贼可以搞科举,可以任用境内世家大族的文人,可以招降大宋王朝的文官,可这也需要时间不是?    而且,并不是所有的文人都适合当官、都能当好官的。    这得慢慢试用、慢慢培养,才能真正得到一批可以治理国家的人才。    知道大宋王朝有多少官员吗?    四万!    而且,这还只是官员,不算小吏。    就算把冗员的水分给挤掉,治理完整的大宋王朝,也需要一万名官员、数万名小吏。    以此推算,李贼要想治理赵宋王朝一半    的疆土,怎么也得有四五千干练的官员,再将小吏算上,没有两三万有足够治理能力的文人,根本不可能够用。    李贼的底蕴太浅薄了,现在肯定没有这么多有足够治理能力的文人。    所以,短时间内,李贼如蛇吞象一般再吞并大宋王朝的五路疆土,都已经很勉强了,又怎么可能一口气将整个大宋王朝吞并?    吴敏继续说:    吴敏这第二幸又戳中了赵佶的心思。    大宋王朝可是对文人最好、最敬重的一个王朝,没有之一。    再看李存,对士族文人,不是抢,就是杀,要么胁迫。    这种情况下,只要李贼攻打秦岭-淮河以南五路,秦岭-淮河以南五路境内的士族文人必定会逃到大宋王朝的境内,不会主动帮李贼治理秦岭-淮河以南五路的。    这肯定会使得本就人才不够的李贼,更加缺少人才。    李贼对豪绅大族的宗旨就是抢夺,女眷、田产、借据、粮食、牲畜、各种战略物资,见什么抢什么。    豪绅大族肯定支持大宋王朝抵抗李贼的入侵,双方甚至是不死不休的对立面。    这种情况下,大宋王朝要是派兵率领秦岭-淮河以南五路的豪绅大族抵御李贼的入侵,李贼肯定没那么容易得到这五路疆土。    反之,若是大宋王朝带着这五路疆土的豪绅大族离开,李贼便可以轻而易举的得到这五路疆土。    所以,大宋王朝给李贼秦岭-淮河以南五路疆土和李贼自己率兵夺取秦岭-淮河以南五路疆土肯定是不一样的。    这没什么好说的。    尽管赵佶讨厌贫苦的西北地区,但李贼要是执意来打大宋王朝,赵佶也只能是率领大宋王朝退到关中,然后不择手段、不顾一切与李贼死战到底。    到那时,是契丹南下,还是女真南下,亦或是鞑靼南下,赵佶就管不了了。    五胡乱中华,烧杀抢掠,山河破碎,百姓生灵涂炭,十室九空。    李贼绝对有推卸不掉的责任。    如此一来,中原地区的百姓肯定恨死了李贼,李贼将来若想入主中原,必定难上加难。    这就更不用说了,现在谁看不出来,只用了短短不到两年时间就快要吞并了大宋王朝近半疆土的李贼,智谋深远,极会取舍?    后面这四条溜须宽慰之言,赵佶听得挺舒心,但是却没有太放在心上。    毕竟,现在已经不是说点自欺欺人的话,就能拯救得了大宋王朝了。    倒是前面五条,还真让赵佶看到了此策成功的可能性。    九幸说完,吴敏一拜在地:    赵佶沉默了一会,问:    吴敏知道,赵佶这是同意了他的计策,他立即当仁不让道:    赵佶知道,吴敏的担当是好的。    可问题是,吴敏的品级太低了,根本不    够资格去跟李贼谈这么大的事。    跟王黼等一众宰执商议过后,赵佶任命尚书左丞李邦彦为正使,吴敏为副使,前去面见李贼,跟李贼商量,赵宋王朝用秦岭-淮河以南五路跟李贼交换燕云十六州加上平滦营三州一事……    ……    ……    求月票,求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