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史密斯巨人与最后的拼
书迷正在阅读:修罗灭天决、艾泽拉斯之虚空轨迹、末日前夕,我自曝重生者、龙欲向天行、御兽,我能合成万物、我真不是嘴炮巨星啊、重生之跨界巨星、怎么突然就变成聊天群了呢、这是角色扮演游戏、斗破:我云山,拥有人生模拟器
美利坚财富之路正文卷第230章:史密斯巨人与最后的拼图 科研棚里,汉斯教授在数十人面前,对亚伯侃侃而谈。 亚伯听了汉斯教授说了快有十分钟,他忍不住举手打断了汉斯教授的长篇大论。 亚伯开口问道: 汉斯教授大方点头承认: 亚伯听了他的解释,微微点头。 亚伯自己也记得,平行时空中的特斯拉。 它的第一辆产品,就是除了电控技术是它自己的,其他全都是外面买来的组装产品。 那个特斯拉这么做,这边的特斯拉在自己要求尽快见到成效的情况下。 同样也这么做。 那就意味着这种做法,应该是时间与成本方面最低的选择了。 但亚伯很清楚,自己的特斯拉,是不会走平行时空的特斯拉走的那一条路的。 马斯克的特斯拉确实是获得了成功。 不管是他自己,还是特斯拉的股东们,都靠着特斯拉赚到了很多钱。 但如果仅仅只是赚钱的话,亚伯完全没必要折腾这样一个技术都不成熟的东西。 亚伯有更多的地方,更好的办法,能够做到更快的赚钱。 亚伯之所以选择电动汽车这条赛道。 是因为这条赛道,若是能够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的话。 它绝不会比传统的汽油汽车工业来的小。 而汽车工业,基本上是现代工业当中,承载能力和带动就业能力最强的一个行业。 看看德系车和日系车,直接养出来了两个世界前五的经济强国就知道了。 以霓虹人为例。 霓虹的汽车制造业,直接、间接雇佣的产业工人有540万人。 &万人背后就是500万个以上的家庭。 辐射人口超过1000万人以上。 更重要的是这个产业链中的工人,收入在普通人阶级中都是中间偏上阶段的。 这批人和他们的家庭,属于霓虹的社会中坚。 再说德国,德国大约有3500万左右的就业人口。 而在这三千五百万人之中。德国汽车产业工人占据了530万人左右。 和霓虹人差不多,汽车就是这两个国家的主要命脉产业。 从这就看得出来,汽车工业绝对是现代工业,在社会就业中的顶梁柱。 最后再说美国,美国的汽车工业已经衰败了几十年。 那条触目惊心的,就是美国汽车产业衰败的痕迹。 亚伯手上有最新的美国汽车工业的数据。 去年2000年,美国的汽车产业链占据美国的GDP只剩下7%左右,整个产业只剩下上百万人左右。 和霓虹、德国一比,可以说已经非常衰弱。 亚伯选择电动汽车作为自己产业中的三驾马车之一。 就是因为他想要,提前打造电动汽车产业这个产业。 并且直接把产业链,放在美国国内。 不说做到像霓虹和德国那样,直接、间接就业人数五百多万。 亚伯自己,则打算在近期返回一趟德克萨斯。 一来是关心自己老爹的县长生涯,二来想去关心一下成立没有多久,现在只在塔兰特县有五家分店的。 这是亚伯设想的三驾马车中的另一驾。 对太平洋超市,亚伯对它的设想,可不止当成是一个新的沃尔玛。 要只是沃尔玛的话,那它再怎么出色,也不可能超过沃尔玛了。 沃尔玛再怎么说,也有先发优势和品牌优势。 更何况在沃尔玛之外,那几个私营的零售巨头才是真正的巨无霸。 它们盘亘在各州,很多时候连沃尔玛都难以打进去。 亚伯对太平洋的要求,是沃尔玛 亚马逊或者京东。 简单的说,就是趁着这个网络购物方兴未艾,打造一个集现实零售 互联网销售的网络。 亚伯的设想,是太平洋在未来中,把分店铺满全国各地。 但每一家太平洋的分店,同时也是当地的网店太平洋的仓库和快递节点。 这么说吧,就是把沃尔玛 京东/亚马逊合体起来。 每家太平洋,又是仓库又是超市,又是快递网点。 然后尽量把货物,销售到每一个美国人的手上,做零售业真正的巨无霸。 要是这个设想能成功,那未来的太平洋将会是一个结合了传统与网络的怪胎。 相比于有几分希望的电动汽车产业链。 亚伯反而对能不能把沃尔玛 亚马逊这个怪胎搞出来没有多大的把握。 搞电动汽车产业,主要是科研和美国的政策配不配合。 弄太平洋这种怪胎,那就必须一个个克服盘亘在各州的地头蛇了。 好在亚伯还有时间,他还很年轻。 他有超过十年以上的时间,去达成自己的这一个个的设想。 在那之前,前期的准备工作必不可少。 比如他幻想中的,左手拿的传媒大喇叭。 就有很多事,还需要他亲自布置,亲自去做。 这一天,中午。 亚伯在米高梅CEO罗伯特·艾格的陪同下,来到了加州的爱莫利维尔市。 爱莫利 维尔是美国加州北部的一个城市,位于旧金山湾区东部、隶属于阿拉米达县,紧邻伯克利市和奥克兰市。 在爱莫利维尔,亚伯见到了后世被人奉为科技教父的人物。 这个人的名字叫史蒂夫·乔布斯。 爱莫利维尔市。 一家名为的咖啡馆里。 亚伯见到了史蒂夫·乔布斯。 &1年的乔布斯精力旺盛。穿着那套好像从来都没换过黑色羊毛衬衫,下半身是牛仔裤。 开场白很简单,就是罗伯特做中间人,分别为两人介绍各自的身份。 其实以两人在美国的知名度,这种介绍完全没必要。 这么做也不过是一番社交礼仪而已。 简单的寒暄过后。 乔布斯微笑着对罗伯特说: 乔布斯很不喜欢迪士尼董事长迈克尔·艾斯纳,这件事西海岸这边很多人都知道。 乔布斯甚至在一次媒体采访中讽刺: 但乔布斯看起来和罗伯特·艾格关系很好。 这应该与罗伯特·艾格,之前在迪士尼那边,本身就是动画部门负责人之一有关。 面对语气尖刻的乔布斯。 长得有点像米老鼠的罗伯特·艾格温和笑着: 乔布斯已经开始有些发白的眉毛挑了挑。 老乔从头到尾略带尖酸的话,让亚伯有点受不了了。 亚伯看向罗伯特·艾格,后者对老板无奈苦笑,表情好像在说——【这家伙就是这个样子!】 老实说在今天见到乔布斯之前。 作为重生者,作为曾经享受过智能手机便利的人之一。 亚伯对乔布斯,是有一定的好感的。 这和屏幕前的人一样。 但现在眼前这个活灵活现,语气尖酸到甚至有些刻薄的乔布斯。 有些打破亚伯的好感了。 亚伯的语气,也不由得不客气起来。 亚伯在罗伯特·艾格开口之前,回答了乔布斯这个问题。 亚伯收回刚才一直有的微笑,他正经地说: 听完亚伯的话以后,乔布斯沉默了一下,接着开口: 亚伯直接回口道。 看着两人的气氛有些冲突起来。 罗伯特·艾格赶紧出来打圆场。 米高梅的CEO笑着说: 他的话提醒了亚伯与乔布斯,两人这才放下对视的眼神。 亚伯也总算是知道了,为何作为苹果公司的创始人,乔布斯却会被苹果公司董 事会给赶走的原因了。 就这种性格,只要不影响到公司,不被赶走才奇怪。 乔布斯也是真的有才华,再加上苹果后面衰败的不行了。 苹果公司的董事会,才不得不捏着鼻子,重新把乔布斯请了回来。 这家伙也确实很有才华,前几年刚回苹果,就把当时快破产的苹果给救了回来。 一款iM,这个成功的产品让乔布斯在苹果公司里又站稳了脚跟。 要不是真的很有才华。 那这种性格,估计就是传说中的杠精了。 亚伯干脆不说话了。 他让罗伯特·艾格这个老好人性格的CEO,去和乔布斯沟通。 沟通的目的也很简单。 那就是米高梅想购买乔布斯手上,超过50%以上的皮克斯动画股份。 米高梅收购皮克斯动画。 这是罗伯特·艾格对亚伯发起的建议。 原因很简单。 按照罗伯特·艾格的说法,那就是—— 米高梅后续要拍摄的一系列超级英雄电影,毫无疑问都非常的吃特效。 米高梅和梦工厂本身在此,就有一部分的技术实力。 但和皮克斯一比,那就真的什么都不是了。 玩技术,有老乔这个科技狂人坐镇的乔布斯,遥遥领先任何好莱坞公司。 另外自从1997年起,新的合约将与视作平起平坐的品牌一起宣传以后,皮克斯的名声越来越响。 市场上观众对皮克斯的信任与日俱增。 在去年,有一家市场公司的研究显示:12岁以下儿童的母亲,已经认为皮克斯品牌已经优于迪士尼。 但是迈克尔·艾斯纳依旧没有意识到迪士尼在动画片上出现的问题,也并不觉得迪士尼有多需要皮克斯。 毕竟,目前皮克斯85%的电影版权都属于迪士尼。 而在这之前,皮克斯与迪士尼合作的亲密无间。 也就是顶层之间,因为迈克尔·艾斯纳的不重视,让双方各自都颇为不满。 而罗伯特·艾格,作为迪士尼前动画部门负责人。 这位平行时空里的米老鼠,早就意识到了这一点。 这也是为何平行时空里。 罗伯特·艾格刚刚成为迪士尼的CEO,第二天就去了皮克斯动画总部拜访。 并且在他真正掌权后,罗伯特在迪士尼办的第一件大事。 就是耗费迪士尼13.6%的股份,耗费74亿美元的天价,也要把皮克斯吃进来。 事实证明罗伯特·艾格的这一决定很成功。 后续漫威一系列超级英雄片的特效,能够那么成功那么自然,皮克斯功不可没。 可以说这个时候的皮克斯,要技术有技术,要品牌有品牌。 唯一缺少的版权,米高梅和梦工厂、漫威这边也有办法补全。 按照罗伯特·艾格的说法,只要米高梅可以拿下皮克斯。 那在电影这一块,米高梅将再无缺陷。 所以亚伯就陪着罗伯特·艾格,一起来皮克斯总部所在地。 也就是爱莫利维尔市这里,把目前还是皮克斯董事长的史蒂夫·乔布斯给邀请过来。 与乔布斯关系良好的罗伯特·艾格,想在乔布斯手上买到皮克斯。 就是没想到杠精乔布斯和亚伯,这么快就有点冲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