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誓师出征!
书房之中。 秦明已然沉滤许久。 经过一番斟酌之后,最终,他还是选择了神机营火铳兵。 原因有二。 一则,相比其他兵种,神机营火铳兵更适合热带地区作战,反观郑氏铁人军战兵,虽为重装步兵,防御力惊人,然缺陷也很明显。 那便是盔甲太重,因而直接导致战兵移动速度过慢,作战时间更是会大大缩短。 再加上琼州府本就天气炎热,一旦着重甲,必有中暑之危,遂而,郑氏铁人军战兵只能泽机作战。 譬如黑夜强攻,暴雨短距离突袭等等。 二则神机营火铳兵还有一优势,那便是可对付马兵。 要可知,此次鞑子不仅派出了八旗兵,同行者还有数百马兵,前者倒是需打一个问号,然后者应是实打实的。 也是,鞑子八旗兵虽战力强悍,却有一致命缺陷——不适炙热。 而这也是为何南方鞑子八旗驻兵并不多之根本原因。 如此一来,此次鞑子究竟会不会遣派八旗战兵,应还是一未知数。 当然,这都扯远了。 毕竟不管是八旗兵也好,亦或是绿营兵也罢,就鞑子人数而言,就必须慎之又慎。 ………… 八月初七,宜祭祀、出征。 儋州,军营。 武威营五百战兵,两百辅兵,皆已聚齐余此。 “秦总兵,这点兵力会不会……太少了?鞑子毕竟拥兵近万……!”高台之上,郭之奇一身对襟鱼鳞甲,头戴凤翅铁盔,腰间配一柄明剑,他站于秦明左侧,满脸担忧道。 “咳咳……郭大人,老朽倒是觉得秦总兵此举必有深意。”然此刻,站立于秦明右侧的王熀,却是摸着下巴胡须,蔚然一笑,言道。 秦明闻得二人之言,并未作过多解释,而是转头看向王熀道:“王老将军,儋州及琼南各州县便拜托您老了!” “秦将军请放心,老朽定会全力以赴守住这琼南的!”王熀见秦明满脸严肃,也不由郑重点头应道。 此次迎战鞑子,秦明将亲自率军出征,而留守大后方的,便是王熀这位昔日老将。 至于郭之奇郭大学士,他本为文官,又身份特殊,还是一同随军得好。 “嗯……”秦明随即点了点头。 而后就见他重新转过头,面向高台之下数百武威营战兵、辅兵,立刻抽出腰间配刀。 “铮……!” 腰刀即刻出鞘! 此时此刻,秦明手握长刀,刀尖指向身前众将士,口中大喝一声:“泱泱大明,护吾华夏,不破鞑伮,誓不归还!” “出征!” 随着秦明话音刚落,数百武威营将士连同在前,一身铁甲的杨四顿时齐声道:“不破鞑伮,誓不归还!” 下一刻,就见各式星宿旗随同日月旗交替,旌旗随风飘扬,大军也随之开拔! ………… 与此同时。 崖州,城东南。 昌化营、崖州营、临川营共一千二百战兵,五百辅兵,加上临时招募的八百黎兵,共两千五百人皆都聚集于此。 此时,崖州营守备郑澧一身铁制札甲,头戴尖顶铁盔,领着同样着一身对襟齐腰布面甲的王忠等人站于众将士前。 他冷冷的扫视了众将士一眼,即刻抽出自身佩刀,大声道:“出征!” ………… 龙门岛,港口。 数十艏战船纷纷升起了船帆,杨彦迪等义师头领各自率领麾下舰船,也随之离开港口,朝着廉州、雷州等沿岸而去。 而此刻,港口外,一艏渔船上,目睹这一切的船上之人,顿时大惊失色。 “快……快回钦州,禀告知州大人,就说龙门岛海寇已悉数出动,恐有大举来袭之势……” 很显然,这艏渔船乃鞑子谍探伪装所成,船上之人皆乃疍民,他等熟悉当地之势。 而另一边,龙门岛,水寨内。 一石头砌筑院中。 后堂书房内。 此刻桌前,一位中年男子正挥笔书写着什么。 片刻后,他对着门外道:“来呀!” 话落,一名壮汉随之步入房中。 “头领有何吩咐!” “且将此信即刻送往南宁府城,让潜藏兄弟务必查清鞑子此次出兵虚实,并按照此信内容行事,记住!绝不可让此信落入鞑子手中,需找可靠兄弟送往……” “是……!” ………… 琼州府乐会县,博鳌港。 此地属乐会县博鳌乡,当地居民多疍民。 据传早在宋末时期,便有大量黄姓疍民居住于此,其先祖黄九公更是因带兵驻守此地,建立哨岗,后称黄楼。 这日,夜已深。 海浪拍击着海岸,发出阵阵水花声,而虚空之上,更是毫无月光,仅少许星光。 博鳌乡,黄楼之上,几人正聚精会神盯着海面。 而不远处,又有数十人,手握鱼叉等潜藏于一山腰处。 突然,黄楼之上几人见得外海出现了十数亮点,亮点一闪一闪,颇有规律。 “来了!” 黄楼之上,领头年轻人小声呢喃了一句 而后,他立马转身对身旁两人道:“黄四,黄三,尔二人在此继续盯着,吾这就去向黄老禀告。” “黄大哥,且放心,吾等定会一直盯着海面的。” “嗯……” 那年轻人嗯了一声,即刻下得黄楼,朝那数十人潜藏之地匆匆跑去。 ………… 博鳌港外海之上。 十数艏舰船已然降下船帆,放下船锚。 而此刻其中一艏赶缯船瞭望台上,郑澧正死死盯着正西方向。 忽然,他身旁亲兵小声提醒道:“守备,快看!港口内有回应了!” “黄九,立刻发出事先约定信号,让其派遣小船引吾等舰船入港登岸……!” “是!守备!” 半个时辰后,在一艏小船引航之下,十数艏舰船顺利进得港口之中。 很快,一众舰船便悉数靠岸。 下一刻,数百战兵随即登岸。 打头之人正是崖州营守备郑澧。 “小的黄正见过这位将军,吾黄姓家老已在不远处率数十黄姓子弟,等候将军到来。” “嗯……事不宜迟,且即刻带路吧!本守备打算趁夜夺取乐会县城……!”郑澧撇了一眼手持火把的面前年轻人,即刻言道。 “什么!今夜便夜袭乐会县城?” “将军不可呀!”黄正一听郑澧之言,立刻惊呼阻止道。 “为何?可是有何不妥?”郑澧即刻止住脚步,看向了黄正。 “将军有所不知,乐会县城内原本驻有鞑子镇标右营汛兵共两百五十名,其中马战兵二十五名,步战兵三十五名,守兵六十名,水兵一百三十人,由一千总统帅,然不久前,会同县突遣派马战兵十五,步战兵三十五,水兵五十前来,由一鞑子把总率领……” “哦……本将记得你黄姓族人曾送来消息,言说那会同县曾驻有鞑子战兵共一百二十,如此一来那会同县岂不是形同虚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