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最有钱儿的朝代在线阅读 - 二百三十七章 明受之变 (二)

二百三十七章 明受之变 (二)

    苗傅说道:“今天的事情都是臣一人所为,于其他人没有关系,希望陛下以天下苍生为重,杀掉那些危害国家的宦官,如果不杀掉他们我们绝不会离去。”赵构说道:“我知道将军们忠义,我现在就任命苗傅为承宣使及御营都统制,刘正彦为观察使及御营副都统制。其他军士一律无罪。”苗傅还高喊:“如果他只想升官,只要连络宦官就好了,何必来此”赵构见事情实在没有办法平息所以就询问身边近臣的意见,浙西安抚司主管时希孟说灾祸是由宦官造成的,若不把宦官全杀了就无法平息,赵构下不了手。军器监叶宗谔说:“陛下何必珍惜康履”赵构只好用竹篮将康履垂吊下城交给叛军,马上遭到叛军腰斩。苗、刘等又在城下喊道:“陛下的帝位来路不正,以后如果二帝归来,将何以自处”此言一出,苗刘已是非死不可了,因为这明显就是要赵构下台了。

    赵构派宰相朱胜非下城和叛军谈判,苗傅等请求隆佑太后来垂帘听政以及与金国议和,赵构只好答应,下诏请隆佑太后垂帘听政。苗、刘二人听诏竟拒绝下拜,进一步要求赵构退位,策立年仅三岁的皇太子赵旉为帝,张逵说道:“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望陛下今日之事应以社稷百姓为重,况且已有宋徽宗的先例。”群臣议论纷纷,有的支持赵构接受退位的条件,有的大声斥责叛军,当时天气寒冷,赵构坐在城楼的没有被褥竹椅上,派人去请太后时就楹立一侧而不就坐。百官请他上坐,他则表示“我已经不配坐这个座位了”。

    不久,隆佑太后前来不愿登楼,希望直接出城安抚叛军,百官皆认为此举危险,担心叛军挟持太后,朱胜非独力排众议,说明叛军必不敢如此,反而可借此看出他们的企图。于是太后乘轿出城,苗、刘下拜说:“百姓无辜,生灵涂炭,希望太后出来稳定局面。”太后缓缓点头说道:“徽宗皇帝任用jian臣,随意更改祖宗法度,又妄图与金联合灭辽国,才造成了今日的局面,当今皇帝神圣孝明,只是被jian臣汪伯彦、黄潜善所贻误,现在两人也都被放逐了,你们难道不知道吗”苗傅说:“我们已经讨论好了,还请太后不可犹豫。”太后说:“既然如此,那我和当今皇上一同执政。”苗傅却坚持要废掉赵构策立赵旉,太后表示就算是承平之时,以一妇人和幼子也难以执政。更何况当时正值与金国的战争,苗傅等则软硬兼施,先是说如果太后不从,他们要当场解衣就戮。后来又威胁说不按照他们说的办,三军可能生变,并要求在场的宰相朱胜非表达意见,朱胜非无法回答。正好赵构派颜岐前来奏报太后说:“皇上已经同意了叛军的条件,请太后下诏。”太后仍不愿意答应叛军的条件,苗傅等则更加猖狂,胁迫太后赶紧决定,且言语更加不客气。

    赵构知道事已无法挽回,只好同意禅让君位,朱胜非在一旁哭泣,说自己身为宰相应下楼大骂叛军,以死谢罪。赵构退却左右说:“且看事情如何发展,如果失败再死也不迟”。于是命令朱胜非向苗傅宣布让位的条件,一是要像对禅位的宋徽宗一样对待让位的赵构,供奉需丰厚,二是让位之后事情要听太后及即位的幼君处置,三是下诏完毕后就和部队回到营区,四是约束军士,不可抢掠纵火、sao扰百姓。

    苗傅答应,赵构随即下诏逊位,令兵部侍郎李邴起草诏书,表示:“自即位以来,强敌欺凌都是因为自己而来,不忍生灵涂炭,宣布退位,希望敌国能休兵和好。”赵构派朱胜非下城宣读诏书,苗傅手下王钧甫对朱胜非说:“苗刘二人忠心有余而学问不足”因此苗刘二人虽为自己讨得护身金牌,却不知早已被人暗中留下了隐患。宣诏完毕叛军即退去,喧闹于市集并大叫“天下太平了!”杭州知州恐怕叛军乘势屠杀百姓,于是急忙出城慰抚士兵。

    当天赵构就前往显忠寺。隔天太后垂帘听政大赦天下,尊逊位的赵构为“睿圣仁孝皇帝”,并将显忠寺改名为睿圣宫,只保留宦官十五人,其余都编遣解散。

    苗傅等还派人前往探查,担心赵构多留内侍。苗傅和刘正彦当政后,想要改元及迁都金陵,太后和朱胜非担心若两件事都不答应会惹恼苗傅,只好答应改年号为明受,并以金陵靠近江北难以防御金兵为由婉拒迁都。朱胜非知道苗、刘见识短浅、不难对付便周旋于叛军和太后之间迷惑苗傅,使自己取得了单独面见太后的权利,又企图策反苗傅的手下王世修、王钧甫等。苗傅掌权后不久,贬宦官曾择、蓝圭到岭南,并派杀手在半路上追上而斩杀曾择。又企图以所部士兵代替禁军守卫睿圣宫,甚至想邀赵构游览南方都被朱胜非采用种种手段最终得以阻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