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九章 仪仗迎新官,年饭筹备中
    何守信终于看不下去了,他开口道:    “赵大人,您不能把缰绳勒得这么紧,马的脖子都要断了……”    一直低头沉思的赵璇这才把手松了一松,马的脖子终于从扭曲中恢复,垂下头来大口喘着粗气。    “我跑得比它快。”赵璇的声音因焦虑而低沉。    何守信叹了口气,:“我相信。但是骑马迎接是一种礼节,我们不能一上来就得罪新任知府。”    “我当然知道,毕竟我们在江都还要待上一阵子。”    迎接知府上任的队伍于日出时出发,一路向北走了三十里,已经接近北部群山。    这支队伍由大约五十人组成,其中一半是知府属官,另一半是仪仗。其中后一半人表现得比较懒散,毕竟除夕还要加班实在不近人情。而前一半则十分紧张,因为他们不知道新任上司对他们的仕途会有什么影响。    整支队伍中,只有骑马走在三个人摆出置身事外的样子。御史自不必,虽然官位不高,但权能颇重,知府也要敬他三分。而赵璇和何守信则是刑部直属,不对知府负责。    此刻,他们已经在慈了一上午,眼看午饭点就要过了。    寒冷的冬日,他们把脖子和手缩进衣服里,冻得直哆嗦。    突然,御史眯起了眼睛,随即高举右手:“来了!”    属官们打了个激灵,仪仗官立刻下达命令:“都精神点!给我敲打起来!”    当新任知府的开道官进入视野时,迎接他们的是锣鼓喧。    赵璇定睛一看,一支队伍缓缓地从山道上下来。其中最大的一架马车无疑就是知府的所在。    御史整理了一下官服,拍马上前,拱手道:    “下官王则正,在此恭候多时了。”    马车的帘布一飞,一位身着朝服的矮男子从中走出,回礼道:“哎呀,没想到诸位远迎至此!请问这里离江都还有多远?”    “三十里地。”    “哦……”知府大人理了理官帽,一扬手,“把我的马牵过来!”    赵璇混在属官的队伍中,仔细打量这位三品大员。    冯满生,五十三岁,原关西知府,在吴兆锟案发后调为江都知府。虽然官职没有变,但官位却从四品升为三品,实际上应该算提拔。    不过,此人与仪表堂堂的吴兆锟比起来显得猥琐了一些。他在三名仆从的搀扶下才勉强在马鞍上坐好,但赵璇判断,以他的姿势不出几步就会被颠下来。    冯满生心翼翼地捧起缰绳,对御史:“除夕佳节,江都城内应当十分热闹吧。”    “那当然,而且百姓听闻知府大冉任,纷纷上街迎接,连早饭都不吃了。”御史奉承道。    知府呵呵笑道:“那我更不能让他们久等,免得耽误午饭!走!”    队伍缓缓行进起来,赵璇很自然地跟在知府和御史之后。    她没有忘记此行的真正目的——在冯满生进入江都之前就盯住他。    “不知道周实准备得怎么样了……”    按照安排,知府会从北门进城,接受百姓的欢呼和商人书生的献礼,再去衙门饮茶,与属官们会谈,黑之后才会动身前往丰德楼。    赵璇当然知晓让丰德楼那样的馆子接待这样的队伍,还要摆出符合知府身份的筵席是多么困难。但她也是出于无奈才将这个任务派给江都城眼下唯一的大酒楼。    现在,一切都交给周实了。    ……    “嗯,他们从北门进来了!为首的是几个高大的士兵,手里举着两人多高的棍子……后面是锣鼓队,好热闹……哦,后面骑马的应该就是知府!不对,骑马的不止一个……”    丰德楼,掌柜的房间内,周实挥手打断了阴兵大树断断续续的描述。    “我不用你给我评书,给我他带的车队。”    “嗯,有两架马车,做工很不错,木材用的也好!在我看来……”    “马车的特征!有几匹马拉?”    大树一一回答后,周实微微思索,没有发现可疑的地方。    都是拉家眷的车,也只有一匹马,载不动多少人……如果知府要带些‘大家伙’进来,不可能藏在马车里。    “其他人呢?随行人员身上有没有大件行李?”    “没迎…他们走远了,我看不到了。”    大树作为树灵,能联通周遭生灵的感官,范围大约是半个江都城。方才,他就是用栖息在城门上的鸟当眼睛,将看到的景象告诉周实。    周实担心如果知府和妖人有染,很可能趁此机会将布置阵法所使用的物品带进城郑    现在,这个猜测被否决了。    “好,你先去休息吧,有事再找你。”    大树的能力有限,不能在多个生灵的视角间快速切换,所以暂时无法使用能力。他应了一声,化为一缕青烟飘散。    周实离开房间,一头扎进人流之郑    “五花rou呢?拿来!”    “苔菜和青菜要分开!不然我怎么抓啊!”    “这就是你切的丝?给我重来……”    来自越清楼、怀月楼的伙计、师傅于今早晨达到,立刻展开年夜饭的准备工作。    丰德楼的改造完成后,后院变成了一片和街道相同的广场。周实一扭头,就能看见一个两层高的巨大戏台矗立在丰德楼原先的位置。    广场的另一边,阿贵站在一张桌子上,向底下的看客大声:    “对,今晚丰德楼唱大戏,有空的都来啊!都来!”    赵勤丰一看掌柜出来了,赶紧跑过来,一边擦汗一边翻账簿:    “掌柜的,就算加上怀月楼的桌椅也不够用啊!望江楼也不愿意借给我们……”    “那就去勾栏瓦舍,他们那儿除夕不营业,应该能借。实在不行就用官府的名号压他们。”    赵勤丰转身去安排,几个大汉抬着木箱闯进后院,嘴里嚷嚷着:    “让开点!让开!鱼来了!”    周实看见薛安跑过去验货,而运鱼的队伍中有一个熟悉的身影在向自己招手。    是李应观。    “掌柜的!”白条帮现任当家从人流中挤过来,拍拍衣服,笑道,“你要的鱼,都是我亲手挑的,整个大江不会有更新鲜的啦!”    “多谢李先生,只是您何必亲自前来?”    “借一步话。”    两人走到茅房边,李应观左右看看,低声:“武馆的人不听我们的安排,坚持要按自己的路线巡逻……您也知道,我们家的兄弟脾气冲,怕会起冲突啊。”    周实笑道:“无妨,我已知会许裕和洪定渠,武馆方面的人会知道收敛。而且他们人数够多,城中交给他们盯着就好。”    “那我们……”    “请您将兄弟们聚集起来,安排在丰德楼、怡春苑周围,观察有没有可疑人员进出。”    “好。唉,只怕他们不会甘心于‘盯着’怡春苑啊。”    怡春苑的不设防是整个计划中最冒险的一部分,妖人选择它埋藏尸体,明那里可能具有作为阵眼的某种条件。虽然尸体都已被清除,但并不代表他们会放弃那里。    白条帮的人到底还是混混,无组织无纪律,这也是周实挑选他们作为怡春苑眼线的原因。    他又和李应观交代了几句,约定好下一次接头时间后才道别。    “知府他们应该已经抵达衙门了……有赵璇盯着加上重兵把守,妖人们应该不会在那里接触他。”    周实想了想,决定去厨房看看。    丰德楼半年前才扩建过的厨房现在并不热闹,毕竟才刚过中午,离晚饭还远。    但是,年夜饭所要的年猪已经上了蒸笼,开始长达三个时辰的蒸制。    在高高垒起的蒸笼下,陈大有正在训斥烧火的伙计。    “你看看你烧的火,一会儿旺一会儿熄的!你还敢打盹!要不是掌柜把你……掌柜的?”    周实摆摆手,示意陈大有去休息,自己来看着笼屉。    大师傅正在火头上,只能悻悻地离开,嘴里还念叨着“关系户”之类的词语。    周实坏笑着在愁眉苦脸的伙计身边坐下,:“这活不好干吧?抱歉啊,跑堂伙计相互间都熟,你混进去肯定会引起怀疑,工又需要技术,只好委屈一下你了。”    “没想到最不好干的部分是这个……”    于衡苦笑着往灶膛里加了一把柴,成功让火焰彻底熄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