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九章 被架在中间的刘彻
大汉:我为武帝排忧解难正文卷第一百二十九章被架在中间的刘彻面对窦婴之言,东方朔笑道: “回禀相国,臣并不知道您在说些什么。” 且先不说东方朔此时还真不知道窦婴的葫芦里到底是卖的什么药,退一万步来讲,就算窦婴真的掌握了他什么罪行,那他也不可能不打自招啊。 此时的东方朔的大脑在飞速的运转,思考着窦婴所说之事究竟是什么。 而窦婴见到东方朔一点也不慌,更是没有主动承认这所谓的罪行之后也是毫不意外。 他很清楚东方朔是怎样的一个人,就像他这样的言语,或许能够把一般人吓个半死,却是震撼不到东方朔。 只不过,若是没有绝对的证据,窦婴也是不会去说出这样的话,更何况是在现在这样一个场合之下。 “先生之才,确实惊艳卓绝。” “只不过,先生的胆子,同样是惊世骇俗。” 言语之间,窦婴已经是笑着漫步走到了东方朔的身前,而后便是笑着看向了东方朔。 “陛下可能还记得,不久之前的和亲之事吧。” 说完,窦婴便是转过身来看向了刘彻。 和亲之事? 听到这四个字,无论是刘彻还是满朝文武都是一愣。 此事已经过去了很久,而且在那之后也是没有人再提起,为何在今日窦婴会突然提到此事? 众人心中不解,刘彻同样是没有搞懂窦婴的言外之意。 只不过方才那么多人替东方朔言语,现在的刘彻已经是有些骑虎难下。 如若他不借着窦婴去打压东方朔,恐怕此事真的是有些难以收场了。 既然如此,刘彻也只能是硬着头皮接话,说道: “朕记得。” 听到了刘彻肯定的回答,窦婴便是点了点头,而后再度看向了东方朔。 “原本匈奴使团在浑邪王的带领之下来京,便是为了迎娶我汉朝的公主,与我汉朝交好,这对于我们汉朝来说也是一件好事。” 窦婴的此番话语已经说出,已经是有不少人面露难色。 这其中自是有刘彻,和亲之事在刘彻看来那可真是无比的屈辱,甚至可以说是丧权辱国,而这样的事情在窦婴看来竟然对于汉朝来说还是好事,这简直是让他生出怒火。 只是,此时欲要解决之事便是东方朔,所以刘彻只能是隐忍不发,并没有去打断窦婴的话。 而在窦婴不远处的身后,听到窦婴之言的卫绾和李广两人已经是皱起了眉头。 他们两个人,一个是在边境之地阵守了多年的老将,与匈奴人之间的仇怨不可谓不深。 而另一个人,便是一直以来都对匈奴没有半分好感的卫绾。 他们两个人在听到了窦婴的这句话之后,第一时间便是忍不住便要发作。 只不过他们两个人此时都是在竭力的克制自己的情绪,毕竟眼下窦婴尚且没有道明他之前口中东方朔的罪行到底是什么。 见到所有人都没有开口,窦婴脸上的得意之色便是愈加浓烈了。 只见他继续说道: “和亲之事之所以闹到最后那样的境地,便是因为匈奴国的浑邪王还有他手下带领的使团在蛮夷邸之中遭遇了袭击,匈奴使团除了浑邪王以外的所有人都被杀死。” “但是在这股势力如此强大的情况之下,浑邪王为何能够安然无恙的逃出蛮夷邸,而后更是逃出了有重兵防守的城门?” “这自然是只有一种解释,那便是布置这一切的人,就是东方朔!” 听到窦婴这不容置疑的言语,别说是殿内的朝臣,便是刘彻都感到无比的震惊。 他震惊的当然不是窦婴所说的东方朔便是此事的谋划者,因为他原本就很清楚此事的来龙去脉。 刘彻此时震惊的是,为何这样隐秘的一件事,窦婴却是一清二楚。 更可怕的是,窦婴既然知道此事,为何之前一直都没有透露出半点风声? 若真是这样,那窦婴这个人,远比刘彻之前所要预想的还要可怕很多。 而窦婴口中,布置这一切的幕后黑手东方朔,此时的心中也是有些惊讶。 为了布置和亲之事中的一切,他可谓是煞费苦心,不知道耗费了多少心血,来回奔波,最后更是身负重伤,甚至是把大漠之狼这等意义深重的宝物都交给了窦老太后和窦婴。 本以为此事已经是做的天衣无缝,绝对没有人能够看出什么,可没想到窦婴居然还是知道了。 此时的东方朔心中也是有些不确定。 他不知道窦婴究竟是通过什么知晓这一切的,这不过这一切现在显得已经是不那么重要了。 “虽然相国讲的这个故事非常的精彩,但我还是想说,证据呢?” “故事再精彩,若是没有切实的证据,它也只是一个故事罢了。” “再者说了,和亲之事关系重大,又岂是我一个小小的常侍郎能够从中布局的?相国未免太看得起我了吧。” 作为当事人,东方朔自然是不能够一声不吭,完全不予理睬窦婴的话。 一方面窦婴的质问直指自己,另一方面窦婴的身份更是尊崇,他必须是要做出正面的回应才行。 在东方朔的记忆之中,这件事之中自己从头至尾就没有露出过什么马脚,所以按理说窦婴是不可能掌握真正的能够指明他身份的证据才是。 然而在听到了东方朔的话之后,窦婴便是笑着言道: “正所谓圣人千虑,必有一失,又何况是先生你呢?” “你以为自己的计谋天下无双,根本没有被人察觉,可是你想过没有,那所谓的公主,可是从太皇太后的长乐宫之中挑选出来的。” 窦老太后身边的宫女? 听到自己的计谋之后,窦老太后选出的用来冒充平阳公主的假宫女? 听到窦婴的这句话,东方朔的右眼皮不自觉的便是微微一条,心里瞬间也是咯噔一下。 只不过到底还是有着极深的城府,东方朔很快便是打消了自己心中的疑虑。 《最初进化》 那个宫女虽然是窦老太后长乐宫中的人不假,可她却是被李广救回,深明大义的一个丫头。 东方朔虽然与那个丫头也仅仅只有几面之缘,他却是能够肯定,那个女孩儿绝对不会将消息泄露出去。 这样一来,东方朔很快便是想到了窦婴的话语究竟是什么意思。 老狐狸就是老狐狸! 自己一开始主动去到长乐宫之中,求见窦老太后,出谋划策,虽然表面上看起了窦婴和窦老太后对他是十分的信任和欣赏。 可是正所谓无利不起早,在此之前东方朔还一直是以刘彻的智囊存在。 所以虽然他提出的智计听起来很不错,但还是被疑心很重的窦婴所怀疑。 那么之所以窦婴能够知晓后面的事,那无非就是一种可能,从宫女难忆弥出宫之后,窦婴便是派人跟着她。 如此一来,东方朔后来深夜去到蛮夷邸之事,窦婴能够知晓,也就不奇怪了。 只不过在想明白了这一点之后,东方朔其实心中也并没有太过慌张。 和亲一事,自己对刘彻可谓是毫无保留,甚至可以说,自己的一切行径都是在刘彻默认之下去做的。 窦婴想要通过这件事来定自己的罪,即便自己不言,刘彻都不会任由窦婴去给他编织罪行。 毕竟此事之上,东方朔和刘彻还是保持着高度的思想统一的。 真要把东方朔逼急了,他最后也只能是把一切都讲明白了,说清楚了。 而这样的结局,对刘彻而言肯定是没有什么好处的。 所以此时,刘彻最好的方式就是阻止窦婴再在这个问题上多做拉扯。 只是还没等刘彻言语,东方朔便是高声言道: “我的确去蛮夷邸之中与匈奴的浑邪王见了一面,只不过,此事陛下是知道的。” 听到东方朔的这句话,别说是刘彻,便是窦婴都愣住了。 紧接着,窦婴便是心头大喜。 东方朔啊东方朔,你可真是被冲昏了头啊。 这种情况之下你还敢道出陛下来,简直是嫌自己死的还不够快啊。 要知道这个时候能够保住东方朔的只有刘彻,如若东方朔把刘彻交代出去,基本上自己完全就是孤立无援的状态了。 窦婴原本就没有指望东方朔承认,也只是想凭借此事先压一压东方朔的气势,而后再扔出后面的重磅炸弹,只不过他没有想到的是,东方朔竟然是直接承认了自己去蛮夷邸之中见过匈奴国的浑邪王,这完全是不打自招的行为啊。 更何况,东方朔还直接说刘彻也知道此事,这简直是把刘彻放在了火上炙烤。 所以听到东方朔这句话的刘彻也是一脸迷惑的神色,他完全没有想到东方朔会来这么一出,简直是是让他猝不及防,一点也没有想到。 “只不过陛下命我前去,只是为了与浑邪王商议和亲之事之后的细节,除此之外并无其他。” “至于相国将我与之后匈奴使团遇袭被杀,浑邪王出逃联系在一起,我实在是不清楚。” 绝! 东方朔这一手,可以说是把窦婴晃得不轻。 这一下,不但是解释了自己为什么会出现在蛮夷邸之中,更是堵住了之后窦婴的言语。 因为既然窦婴派人跟踪了假冒公主的宫女难忆弥,那么就意味着窦婴必然是能够找到证人证明他的确去过蛮夷邸。 那么如此一来,他如若还不承认自己出现在蛮夷邸,那就完全是强行狡辩了。 可是他只需要说自己去到蛮夷邸是奉了刘彻之命,只是为了商议和亲之事的细节,那么就算窦婴不愿意相信,他也不敢直接提出质疑。 毕竟在此事之上,刘彻是绝对不会否认东方朔的话语的。 因为一旦否认的东方朔,那也就是否认了自己。 这样的话,和亲之事之所以破灭,便是因为自己从中作梗。 那么对于刚刚取得窦老太后和王太后欣赏的刘彻来说,这无疑是沉重的打击。 所以,为了保证自己的权力不会因此受到干扰,窦老太后和王太后不会因此对自己不满,那刘彻是绝对不会允许窦婴在此事之中找到东方朔致命的破绽的。 “没错,这件事是我让东方朔去办的。” 在听到刘彻的肯定之言后,原本已经是有些坐不住的窦老太后这才缓了一大口气。 窦婴刚才讲的这些,此前可是都没有跟她说过的,所以在听到这些消息之后她也很是意外。 而后在听到刘彻肯定的答复之后,她这才感到一丝丝的安慰。 毕竟窦老太后此时的神志尚且还很清楚,所以她可不想做一个湖涂的太皇太后,在和亲之事这等大事之上被刘彻隐瞒。 只不过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原本他们以为窦婴没能够一棒子打死东方朔必然是会停止攻势,却不料窦婴脸上竟然是没有太多的意外之色,稍作停顿,便是接着说道。 “好,既然先生一口咬定此事与你无关,那本相且先不再与你争论。” 不再争论? 窦婴这就怂了? 这就已经是要放过东方朔了? 旁人或许还听不出窦婴此番话语之中的弦外之音,可东方朔却是很快便捕捉到了窦婴言语之中的关键词。 且先不再争论。 能够在这样的形势之下说出这样的话,那么窦婴必然是还会有后手。 想想也是,如若手上掌握的证据和用来攻击东方朔的底牌不够多,像窦婴这样老谋深算,位高权重之人怎么可能就直接将炮火对准了东方朔。 而且还是在群臣都为东方朔辩解的前提之下。 “和亲之事暂且不谈,本相就与先生说说在次番攻打闽越之行中,你说犯下的大罪吧。” 听到这句话,刘彻本能的便是以为窦婴所说之言便是东方朔率军在东石大峡谷之中遇到的险境。 当时的情形虽然险峻,可最终大军却是逢凶化吉,甚至是将谷峰两侧的敌军全部歼灭,这样一算,东方朔不但无罪,反倒是有大功。 可是除此之外,刘彻便是再也想不到此番之行中,东方朔究竟还犯下了什么大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