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1【年味】
“你们两个准备什么时候结婚” 小爸问了一句。 这让王满银很无奈。 这就是很多年轻人不想长大,不想谈恋爱,更不想公开的原因。 你没有对象的时候,亲戚朋友会一见面就问你有没有对象。 这给你完成一定的心理压力。 等你有了对象的时候,大家又会逼问你准备什么时候结婚。 真的是又好笑又好气。 最后都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了。 “韩丽还在上大学,计划是等她毕业以后就结婚,到时候再说吧” 王满银还是给予了回应。 说到底,小爸他们也没有什么恶意,只是关心他。 “满银出息了,不仅能赚到钱,还能处到一个好对象,以后的光景不得了” 奶奶摸了摸王满银的手。 她老人家此前在省城见过韩丽,再加上韩丽和大家一样,都是石河子村的人,也算是知根知底了。 在她看来,韩丽确实是一个好姑娘,很适合给她当孙媳妇。 奶奶这么说。 小爸和小妈互相看一眼,也只能流露出羡慕的表情。 如果是在以前,他们可能会嫉妒,可能会觉得王满银配不上韩丽那样的名牌大学生,还是村主任的女儿。 可是现在不一样了。 王满银已经强大到了他们究其一升都需要去仰望的地步。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连嫉妒的心思都生不出来。 有的只是无奈。 且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 王满银和韩丽这一对,如果一定要分一个门当户对出来,那也是韩丽配不上王满银,并不是狗血配不上前者。 对于他们这些过惯了穷苦日子的农民来说。 金钱永远大于学历。 当然。 就这个残酷社会现实来看,这句话本身也没有问题。 “那还得两年多接近三年的时间,挺久的” 虽然早就知道王满银最快也得两三年以后才能结婚,但奶奶此刻还是流露出一些失落的表情。 她现在是上了年纪的人,说句比较真实的话,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日子已经到了开始倒计时的地步。 说不定哪天就不在了。 受了一辈子的苦,要说在离开这个世界之前,还想看到些什么事。 那当然就包括最疼爱的孙子王满银结婚大喜的那一天。 她真不知道两三年以后还能不能活着。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我倒是想现在就结婚,反正咱们国家并没有说不让大学生结婚,可如此一来,对韩家那边就不太好,大家都是农村人,那个思想一下子可能转不过弯,换位思考一下,咱们恐怕也不愿意” 王满银抓住奶奶的手。 他知道奶奶的心思。 更知道无论是奶奶还是爷爷,身体这几年内,都无大碍,不管是两年以后结婚,还是三年以后结婚,其实都无大碍。 “那是,要是我的闺女,我可不想看到她上大学期间就结婚,好说不好听啊” 小妈嘴快,直接说道。 其实,就他们这个地方来说。 别说是现在了,在王满银的印象中,就是十几二十年以后,也不见得能接受这种行为。 传统文化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你不能说这是糟粕。 只能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王满银回到家时,父亲的脸色不太好看。 “你小子行啊,遮盖没结婚呢,就上赶着一直往韩家跑,以后结婚了,还不得直接搬过去住,我们辛苦了这么多年,倒是给韩志刚那老小子养了一个儿子” 显然。 老头“吃醋”了。 他知道王满银早就回来了,且给韩家也买了不少东西。 买东西他没意见,反正他们家现在也不差钱。 他就是心里不得劲,谁让韩志刚是他的老对头呢,要是换成别人,他也不会吃醋。 “我这不回来了吗,再说你可不吃亏,和韩志刚较劲了这么多年,最后你儿子把他女儿给骗过来了,千言万语,他肯定吃亏啊” 王满银智商拉满,直接让父亲的嘴角又重新流露出了笑意。 他觉得儿子说的没错。 你韩志刚再嘚瑟又能怎么样。 养了那么多年的闺女,还是个名牌大学生,最后却成了我们王家的人。 只这一条,他可以总院压着韩志刚。 “你这孩子,买这么多东西干嘛,咱家就三口人,就是敞开肚皮吃,一个正月出去也吃不完啊,有些东西放的时间长一点,还会坏,真就糟蹋了” 母亲在一旁一边往家里面搬东西,一边念叨。 “国庆节搬新家的时候,咱们不是说好了吗,今年过年要请王家人吃饭,好好摆几桌,可不得多置办点东西,再说了,我刚才去了一趟我小爸家,给爷爷奶奶送了点东西,另外,也和小爸他们说好了,今年爷爷奶奶就在咱们家过年,三十那天我去接,到时候大年初一大家就直接来咱们家拜年” 王满银滔滔不绝的说出了他的计划。 说起来。 自他懂事起,爷爷奶奶就一直在小爸家过年,从来没有来过他们家过年。 现在家里情况好了,有条件了,那过去有些想做但不一定能做成功的事,现在基本上都能成。 要是隔在以前。 他提出来让爷爷奶奶来家里过年。 别说是小爸两口子不同意了,就是爷爷奶奶自己也不见得会同意。 就算小爸家所有人都同意了,父亲和母亲也不见得能同意。 尤其是母亲。 过去这些年,她对爷爷奶奶,尤其是爷爷的意见很大。 几乎不可能愿意让二老来过年的。 但是现在不同了。 他们家的条件非常好,母亲也渐渐不再计较以前的事,对于爷爷奶奶的态度大为改观,今年过来,更是主动不止一次的去看过二老。 王满银就算是没走提前请示,也能确定母亲很愿意让爷爷奶奶来他们家过年。 父亲那边就更不用说了。 而刚才在小爸家,他提出这个计划时。 无论是小爸还是小妈,不仅没有不高兴,而且还笑着说让爷爷奶奶自己决定。 奶奶绝对是愿意的。 所以,这件事就很顺其自然的决定了。 今年就在王满银他们家过年。 “你这个计划倒是挺好的” 父亲一听就来了精神。 其实他心里有过这样的想法,只是不知道该不该实施。 没想到王满银直接走到他前边去了。 “大年初一王家人在咱家吃饭,过了初三,咱们全家人去趟我外婆家,到时候你和我妈在外婆家多串几天” 王满银不仅将大年初一的事情安排了,连后续几天夜斗提前计划好了。 往年,家里情况不太好,父母也不敢长时间去串。 但现在不一样了。 他有小车。 可以很快的把父母送到外婆家,然后让父母多待几天,他则当天晚上就可以赶回来。 实在不行,也可以都不回来。 家里这边,让铁蛋他们善待照看一下也行。 总之。 家庭条件变好了,什么事都好说。 ……… 晚上八点。 陈国雄小卖部。 聚集了很多人。 吵吵闹闹,红红火火,有来买东西的,有坐下来闲谝的。 也有围在一块儿耍钱喝酒的。 王满银和韩丽手拉手走进小卖部,一时间也是吸引了很多人的注意力。 关于他们两个正在处对象这件事在石河子村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 大家的看法出奇的一致,那就是郎才女貌,很般配。 更有人在王满银面前开玩笑,说他和韩丽这也算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了。 这种说法多少有点根据。 毕竟,他们都是在石河子村长大的。 “满银啊,你们两个可是稀客啊,快过来坐” 开小卖部的陈国雄很热情。 到了王满银这个层级,能来他这个小卖部,确实让他有点受宠若惊。 就是这样。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些时候就是可以发生这样的改变。 “国雄叔,你太客气了” 王满银笑了笑,然后一一和小卖部里面的人打招呼。 韩正坐在最里端,此刻也向王满银挥手。 他已经叫来了几个人,就差王满银了。 王满银走过去坐下来看了一眼,都认识。 二哥王伟雄、四哥王伟彪,铁蛋,韩正,还有两个姓陈的小伙子。 “喝酒可以,有一点得先说好,这些酒没喝完之前,谁也不能离开” 韩正指了指脚底下差不多6箱啤酒。 看这架势。 他是做好了喝醉的准备。 “我这边当然没问题,就看你们了” 王满银顺势就坐了下来,也没摆什么架子,且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7个人6箱啤酒。 看着挺多。 其实也就那样。 他可不相信自己在这种场合能喝醉。 更别说,就是喝醉了。也没什么。 “哥,随便耍耍就行了” 韩丽倒是不乐意,直接瞪了韩正一眼。 “哎呀,满银,你这婆姨不得了,连她哥都敢收拾” 铁蛋开口调侃。 众人捧腹大笑。 韩丽脸一红,直接坐在一边看起了电视。 陈国雄这小子在村里开了十几年的小卖部,也算是挣到了一点钱。 几个月前,从来正式通了电之后,他就是整个石河子村仅次于王满银家,第二个把电视机买回来的人。 就摆在小卖部这边。 必须得说。 陈国雄有一定的做生意头脑。 他把电视机往小卖部里面一摆放,倒是让小卖部的生意越来越好了。 很显然。 有很多人就是冲看电视来的,顺带着稍微消费一下,积少成多。 加起来立刻就是一个不错的数字。 尤其是这段时间。 不管是白天还是晚上,他的小卖部就没有少过人。 其实。 就整个石河子村来说,正式通电已经差不多有半年时间了。 而真正意义上现在拥有电视机的人家却不是很多。 原因很简单。 家庭条件好的人家不多。 一台电视机两千多块钱,这绝对不是一笔小数目。 说句不夸张的话。 很多人家的一年小费加起来也不一定有两千块钱,更别说是直接买电视机了。 王满银有些感慨。 他要是不重生,他们家现在其实也买不起电视机。 前世同时期,他们家就没有电视机。 很快,酒局开始。 王满银他们玩,周边也聚集了不少人。 现场氛围很是热闹。 从八点一直到十点,酒局几乎就没停过。 期间,更是又加入了几个人。 6箱啤酒也早已喝完。 韩正直接趴在桌子上喝醉睡着了。 王满银的情况倒是还好一点。 他喝的并不少,至少比韩正喝的多。 但没办法,谁让他酒量比韩正好呢。 “差不多行了” 韩丽坐不住了。 她将王满银拉起来。 都这个点了,确实该回家。 只是她有点犯愁。 王满银这边不需要搀扶,自己能走。 可是她哥韩正那边怎么办。 “你们俩先回去吧,你哥就让在我这里睡” 陈国雄出面了。 他看在了王满银和韩丽的面子上。 要不然了么不会收留韩正,哪怕后者真的喝醉了。 “你小子行啊,这还没结婚呢,直接就将大舅哥给灌醉了” 陈国雄还忍不住打趣。 王满银则摆了摆手。 随即在韩丽的搀扶下离开。 回去的路上,凌冽的寒风倒是让王满银瞬间清醒不少。 拉住韩丽的手。 他反而觉得此时此刻很温馨。 有那么一点老夫老妻的意思。 想想自己的前世今生,其实也挺不容易的。 ……… 临近过年。 天气倒是越来越好,前两天下的雪基本上全部消融,看天气预报,气温还会进一步回升。 这倒是一个好消息。 谁不想过一个暖和的新年呢。 大年三十这天。 王满银起得很早。 先是把对联贴了。 然后就是开车来小爸家接爷爷奶奶。 一路上。 烟花炮竹声不断,到处也都是小孩追逐打闹的欢声笑语。 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人放炮,都在贴对联。 时不时还会飘出一阵炖rou的香味。 什么是新年。 这就是。 而且还是最淳朴,最真实,最有意思的新年。 王满银清楚。 像这样的欢乐氛围还会持续一段时间,差不多到正月十五以后才会慢慢褪去。 “你们这一茬娃娃基本上都长大了,也基本上都赶上了好时代” 爷爷发出感慨。 每一代人面对过年的分为感触其实也是不一样的。 在他老人家小的时候,或者是年轻的时候,过年某种意义上来说其实更像是一种梦想。 一种等待了365天的梦想。 没办法。 他们那个年代,比现在更艰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