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婚姻是载体
其实秦暮雪这种心理,在社会上并不罕见。 只要是一个自以为自己很优秀的女人,她都或多或少都存在这种毛病。 区别在于。 那些自我感觉良好的女人,所抛弃的另一半,大多后来并不成功,所以这种心理不会引起太大的反弹。 而李牧就不同的。 他靠自身努力,买了房,买了车,过上秦暮雪曾经想要的生活。 尤其秦暮雪今日见到她曾抛下的男人,不仅生活的比她好,还将拥有一段新的婚姻。 面对这种事。 秦暮雪情绪突然失控,也在情理之中。 就像一个男人追了女人很多年,那女人一直不同意,后来男人无奈放弃,转身娶了另一个女人,那个女人受不了直接跑人家婚礼现场大闹一场。 原因很简单。 “你追,我可以不接受,但你不能娶别人,更不能过的比我好” 谈不上心理畸形。 也谈不上病态占有欲。 仅仅是一个以为自己各方面都很优秀的女人正常反应。 “我现在理解你那天为什么打她了” 周老师抿了抿嘴唇,轻声道“遇到这种蛮狠不讲理的女人,你一定吃过不少苦吧?” “吃苦?” 李牧一愣,随即笑道“都是年轻时种下的苦果,现在只是品尝而已” 顺着楼梯往上走。 耳边传来几个孩童的嬉笑声,这大概是一楼那家两个女儿,一个儿子在玩闹,李牧拍了一下周老师的肩膀,笑道“周老师,你可说错了一点” “什么?” 既然已经和李牧有了一年之约。 周老师对李牧这种不算占便宜的占便宜小动作,也自动忽略,只要他不太过分,周老师觉得自己还是可以接受的。 因为。 她也在尝试熟悉身边的男人。 而且周老师还注意到李牧在拍完她的肩膀之后,嘴角的笑容竟多了三分窃喜,仿佛占了多大便宜一样。 一点也不成熟。 微微偏过头,周老师疑惑问道。 “你理解的太肤浅了,吃苦的本质是长时间为了某个目的而聚焦的努力,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放弃娱乐生活,放弃无效社交,放弃无意义的消费以及过程中不被理解的孤独,它的本质是一种自控力,自制力,坚持和深度思考的能力,而秦暮雪不管是曾经还是现在,都不会让我吃苦,只会让我觉得心累和厌烦” 李牧笑着解释道。 “这个话好像在哪里听过” 周老师嘴角微翘,道。 “出自” 李牧一点也不掩饰自己剽窃的行为。 毕竟从他人写的书籍中获得知识,然后将这些知识运用到生活或事业上,恰恰是对作者的最大敬意。 没有一个作家会介意读者在自己写的书上做各种笔记。 也没有一个作家喜欢读者看完他写的书,说感觉恶心想吐。 如果有的话。 李牧希望这个读者应该去看一下医生,毕竟现在无痛人流花不了多少钱的,当然了,如果是男的,那不妨考虑一下去查胃镜,没问题的话,以后稍微注意点饮食方面的问题,因为身体是自己的,再恶心反胃,也吐不到作者身上。 归根结底。 一本书从开始到结束,都凝聚了一个作者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 有好的。 自然也有不好的地方存在。 这一点无法避免,喜欢可以多翻几遍,不喜欢可以悄悄的离开,毕竟人的一生,无论贫穷还是富贵,都将以安静的姿态离开,没人例外的。 如果有可能。 何不从一开始静悄悄的来,再到静悄悄的走。 不用挥衣袖。 因为读者和作者的缘分,仅限于文字,没有文字的共鸣,就该有一种理性的状态相忘于江湖。 没有再见。 也无需再见。 李牧喜欢看书。 而且喜欢买实体书翻阅,在这过程中,难免也会碰到毫无营养价值的书籍,他不会骂作者,只会将书放在书架上吃灰。 因为李牧觉得,成年人就该有成年人的修养和气度。 毕竟文字的世界很大,大到无边无际,文字的组成也有千万种方式。 在如此浩瀚的世界里。 我们见或不见,又有什么区别!? 喜欢或不喜欢,又有什么分别!? 何况人生无非:今日重逢,他日别离,真的无需太过与计较。 “你倒诚实” 周老师捂嘴轻笑,道。 回到家。 李牧从书架上抽出一本书,又泡了一杯龙井茶,然后捧着茶杯走进周老师家里。 可能知道他会来,周老师也没有关门。 用洒水壶装满水,穿着拖鞋的周老师走上阳台,给她养的盆栽浇水,接着又将家里里里外外拖了一遍,做完这一切,周老师伸手将纱窗拉开。 之后。 她从冰箱里拿出两个苹果和两个梨子,专门削成小方块,末了还不忘插上几根牙签。 “吃吧!” 将果盘放在李牧面前,周老师给小司柠布置了一些作业,让她慢慢写。 忙完一阵。 周老师才得以悠闲下来。 曲卷着双腿,半倚在沙发上,手里同样翻阅着一本书,与李牧专业广告书籍一样,周老师翻的书籍,恰恰是一本厚厚的小学生竞赛题。 这是要迫害多少小朋友啊!? 半倚了一会。 估计周老师腿弯的有点麻了,于是直接伸直。 李牧低头望着忽然搭在他腿上的长腿,笑着摇了摇头,倒也没有说什么,只是继续看他的书。 “看过吗?” 周老师伸腿踢了一下李牧,开口问道。 “嗯” 李牧想了一下,反问道“你是想说婚姻篇里的那段话吗?” “你真知道?” 周老师直接坐直了身体,表情带着惊叹,不过随后又靠回了原位,道“那你告诉我那段话有没有道理?” “没有” 李牧没有丝毫犹豫,直接回道“婚嫁怎么可能是错的,爱情最好的归宿便是婚姻,而男人如果娶的是生活,那还不如单身一辈子” 李牧原本想说“还不如买个充气娃娃”。 但犹豫再三,还是选择另一种措辞。 婚姻篇原句,李牧记得也不是很清楚,只记得几句,好像是“婚姻从一开始就是错位了,女人嫁的是灵魂是爱,男人娶的是生活,所以没有痛苦的婚姻是奇迹,好的婚姻不一定有爱情,因为爱情有杀伤力,而婚姻一定要避免有杀伤力的东西” 这话乍听很富有哲理性。 但仔细一分析,还不如徐建华那老小偶然冒出的言论来的精辟。 婚姻是什么? 以李牧现在的理解,婚姻是一种载体。 它存储了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相互认识的过程,从喜欢到爱之间所有的磨合和包容,而这个载体,恰恰由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