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设立太学,中央官学(求打赏月票推荐票!)
书迷正在阅读:诡异网红公司:女诡扮成二次元、重生之仙帝混都市、原初之神:从原子开始进化、我在98年当废品店老板、斗罗:身为奶妈,带把狙很合理吧、魔法世界里的修仙机器、全球降临末日卡牌世界、黎明斩妖人、在不正常的世界当厨师的日子、珈百璃的幸福生活
		
		    嬴政的诏令下达了,不过一月的功夫,咸阳城中便涌入各门学派的人。    萧何穿着一身素衣,手中提着一个酒囊,被人流东推西挤,最后被迫卷到了一个胡同里。    这咸阳宫前空旷无人不说,还肃穆威严,但是将相卿大夫门前却车马如龙,行人更是络绎不绝。    两相对比,萧何不由得站在一处高地上驻足观望。    烈日在头顶,两株柳树树冠犹如华盖,丝丝柳枝在烈日下,也耷拉了下来。    因为来往行人络绎不绝,所以这道上尘土飞扬个不停。    高冠博带者,也纷纷在府门前迎接来自远方的宾客。    客卿制尚未被废止,应召前来咸阳的人只有通过投入高官门下,暂居其中,才有机会被举荐到正在筹建的太学。    工部令姬豪奉命在咸阳宫正南面兴建又一座馆舍,占地千顷,是为了应扶苏的要求,以容纳五千人。    毫无疑问,这又是一项大工程。    一时间,咸阳正南处,又聚集了万人之众的刑徒,在空旷的地上敲打石块,铺设地基,滚动木材,用推车推送用材。    站在地处西北的咸阳宫的高台上,可以清晰的看到远处正在建设的大型馆舍。    馆舍的名字已经被确立好,正是太学。    这座中央官学的府邸,主要是用于新法的编纂。    秦国通法之士,何其多,未来将全部被徙入这所太学,以便研究新法。    不仅如此,百家之高徒,也将多涌入这太学之中。    此刻,嬴政正站在咸阳高台上,他望着这座正在被修葺的太学,又望着街上车马林立。    于巍峨高台上,嬴政情不自禁吟咏出了一句诗。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而扶苏对太学的期待,远高于嬴政对于吸引天下人才前来效忠的愿望。    太学是中央官学,不仅仅要用于编纂新法,更要用于控制天下文教。    “君父,不知太学建成后,君父要将祭酒之职委以何人?”    嬴政挺着微微凸起的小腹,眺望咸阳之余,眼中多了几分惆怅。    太学祭酒——    嬴政头一个想到的人,自然是李斯。    李斯通晓律法,而且他曾拜入兰陵祭酒荀卿门下为徒,荀卿是儒家高徒。李斯也算得上是儒法兼修了。    但是李斯已经身为廷尉,还去担任祭酒。    其他人中,蒙毅倒是通法,而且寡人一直想要提拔他,但是蒙毅太过年轻了。    一时间,嬴政自己也拿不定主意。    “汝可有何人推荐?”    扶苏笑笑。    这个事,他还真不知道。    “君父这就是为难儿臣了,儿臣麾下,仅有两个书呆子,而这两人,年不过刚三十出头,如何担得起吾秦太学之祭酒。”    嬴政听了,也不再多问,又仗剑沿着撑起宫檐的柱子徐徐前行。    扶苏按着剑,跟在嬴政后面,目光集中在嬴政的冕服下摆,看着那黑色下摆摇摇晃晃。    祭酒一职,务必要德高望重、学富五车之人担任。    放眼朝中,谈到德高望重、学富五车之人,嬴政很自然就想到王绾、李斯、冯去疾之流。    但嬴政也没有忽略他的那几位博士仆射。    淳于越——    嬴政在否定了李斯之后,很快就想到了他。    可是他是个儒生。    命一个赫赫有名的大儒担任太学祭酒,此事对于秦国诸臣来说,无疑是更要动摇其心。    变法大潮,其实弄得朝中诸将人心惶惶。    寡人若是此时再以大儒为祭酒,岂不是让诸臣以为,寡人有重儒之心。    法才是秦国的根基。    思忖再三,嬴政做了一个重要的决定。    正是这个决定直接导致李斯与相位的距离更加遥远。    “寡人决定,命李斯为祭酒。”    扶苏听了,心里竟然微微一喜。    李斯这个人,其实对帝国大政没有什么远见,他若是从高位下去了,也便于真正的有识之士上位。    三公九卿,拥有实权的高位,全部被那些老臣垄断了。    而这祭酒可不是卿位,让李斯去担任祭酒,实际上是将其贬了好几个官职级别。    李斯是绝对能意识到这一点的。    但是,扶苏想让李斯就此跌下权力之峰,不要再浮上来,这个人对于大秦帝国的影响,几乎都是恶的。    而一旦他成为了祭酒,到时候,要是还敢提出什么挟书令、焚书坑儒之类的。倒时候再动他也就好办了。    扶苏面露难色。    “李大人博古通今,且对深谙律法,又是此次君父亲自指定编纂新法之人,担任祭酒一职,确实是最合适的人选不过。但,李廷尉本就是九卿之一,如今君父忽然让他担任太学祭酒,怕是李斯未必肯依?”    嬴政听了,当即转身。    扶苏定住步子。    “你的意思是,李斯敢不听寡人的诏令?”    “儿臣只是觉得,李廷尉未必愿往。”    对于嬴政而言,扶苏这话说了就没说一样。    嬴政才不管李斯愿不愿意,他要的只是让李斯听话前去担任祭酒。    关于李斯的为人,扶苏之前就已经对嬴政明说过了。    这一次,扶苏无意间向嬴政暗示了李斯的野心。    李斯是想为相。    扶苏的话,很快就见了效。    嬴政当即下令。    “传诏,廷尉李斯年高德劭,学贯古今,今国之太学将成,寡人念其年迈功高,得镇太学,着李斯为太学祭酒。”    尚书令听了,连连称唯,而后就要下去拟诏。    “那君父,李斯可还为廷尉?”    “让李斯专心编纂新法吧。”    扶苏又问。    “那廷尉之位又予何人?”    嬴政望了望远方,目光的极处,是青色地平线和白色天际的交合处。    “蒙毅。”    扶苏听到这个名字,很是惊讶。    其实扶苏以为,嬴政会提王绾之子王戊的。    事实上,王戊在年龄和朝中地位上,都是廷尉之职的最好人选。    而蒙毅,虽然朝中人人都知道他通晓秦律,可是他的年纪未免太轻了。    现在的蒙毅,不过才三十二岁。蒙毅的哥哥蒙恬也才三十五岁,至今连个裨将都未曾当过。    虽然历史上,蒙毅也是官拜上卿,想必也是廷尉之职。    但是这立国之初,命一个三十二岁的蒙毅为廷尉,嬴政未免对蒙毅太过厚爱了。    而且,如果蒙毅都可以做廷尉了,那张苍不也可以前去担任太学祭酒了吗。    嬴政看向一脸疑惑的扶苏。    “怎么,你认为寡人的诏令不妥?”    扶苏老老实实答道:    “蒙大夫,未免年纪过轻了吧。而廷尉之职,位为九卿之一。君父让蒙大夫担任廷尉,这让朝中年过五十的大夫如何作想?”    一旁的侍从、隐官听了这话,一时间没忍住,全部忍俊不禁,笑出声啦。    扶苏看向左右,很是不解。    “汝等为何笑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