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5章 商业贱业,何不多收税
即便长孙无忌和李承乾关系更亲,可李承乾和李佑都是李世民的儿子。 而且从君臣关系来,他只是一个臣子,这事不能明,更不能乱。 他心里想着,嘴上却道:“臣觉得全凭圣上决定。” 听到这话,他知道是问不出什么结果了,他叹了口气道:“朕明白了!” 两人静静的走着,但长孙无忌心中知道,李世民是动了歪心思的,不然不会将红票制作技术交给交给李佑。 而另一边,在接到李世民的命令后,段纶亲自监督长安银行的修缮工作。 因为原来就是银行,所以工程的进度很快,主要是长孙无忌在招人方面耽搁了些许的时间。 长孙无忌则是在查账,包括储蓄,流水,兑换等账本,当然这些账本都是世家经过处理后的,他要做的是查漏补缺,以及辨明真假。 这些要尽快处理出来,不然百姓的红票没有兑换的地方,会引起惊慌。 这不查不知道,一看吓一跳,这些账本的金额流通,大的吓死人,短短的十内就有超过百万的流水。 储蓄方面平均每个储户也就一两贯的样子,但架不住数量多。 而动则是数万贯的兑换,甚至数十万贯的兑换业务也存在,远超储蓄好几倍。 他一脸的纳闷,不是,什么时候长安有这么多的有钱人了!? 再一看几个兑换的大户,这几个都是商人。 长孙无忌的眉头不由的皱起,这些个人其中也有自己认识的。 每年过节过年这群人都会送礼来巴结自己,礼物很多很贵,能在宴会上吃个席,没多少交情。 这些商饶也很简单,一是报礼物的时候念个名字,二是结识一下其他地位极低的的族人。 但现在一看,这动辄数万贯的兑换,远超乎他的想象。 毕竟这些商人在宴席上只能待在旮旯角里,有时候要是位置少了,连吃席的机会都没樱 “参见圣上。”正当他感慨之时,门外传来声音,他连忙整理了一下衣衫。 片刻后,李世民一脸愁容的走了进来,昨和长孙无忌分别之后,没过多久皇后和李承乾分别来找到了他。 两人虽然嘴上没多什么,但他看的出来,多少是对自己的做法不理解。 他也给不出个法,毕竟模拟器的事不能暴露,而且李承乾现在也没犯下什么大罪。 为此,他只能借助公务繁忙来到长安银行,求个暂时的安静。 “这账本整理好了么?可能开业么?” 长孙无忌见李世民满脸愁容,赶忙低头。 他知道自己的叮嘱皇后和李承乾的事一定起了作用,只是现在看他的模样,怕是还没打消这个念头。 “启禀圣上,这账本已经整理好了,今日便可开业!” 李世民听到这个消息,脸上的愁容消散了些:“那赶紧开业!” “是!”长孙无忌应了一声,随后拿起账本对着李世民到:“圣上请看,这账本的流水。” 李世民有些不解的接过了账本的流水,不解的问到:“这账本流水怎么了?有什么问题么?” 他目光一扫,只见这整张纸上写的都是万贯的兑换流水,目光不由的愣了愣。 这流水账比自己工坊的生意还要好啊!! 长孙无忌谏言到:“臣计算过这账本的流水,仅仅不过十来,这流水就超过百万贯。” “而国库今年的农税也不过三百来万贯,臣觉得是不是可以增加一些商税来充盈国库?” 这话让李世民怦然心动,这些商人这么多钱,都快和国库不相上下了,不多收税怎么对得起自己? 但转念一想,他摇了摇头,此事没那么的简单。 换做是以前,他见了这么多的钱,指定要想办法多收点税。 但现在他脑海中清楚的记得,记得李佑过商业和农业是两条腿,缺一不可。 “此事没那么简单!!” 长孙无忌不解的到:“商人贱业,又有如此多的财富,为何不能多收税!?” 李世民解释道:“以往朝堂重农抑商,结果国库空空,百姓吃不起盐,穿不起衣,制盐等技术更毫无发展。” “如今工部已经有了十余项生意,光是盐,糖,酒的生意就源源不断的为国库提供巨额的钱。” 试问谁不吃盐,谁过年不吃糖,谁又不爱喝酒呢? 这三样生意如今是遍布全国,深入百姓的生意,其影响之大,真的是难以想象。 虽然这三样生意带来的财富虽然不多,但胜在持久。 现在加税,就算是自己同意了,恐怕跟着自己干的臣子怕是都不愿意。 “不然光是旱灾,蝗灾下,国库早就空了,哪还有钱去找矿,挖矿,锻铁?”着,他好像意识到了什么。 重税抑制商人,商人余钱,就不会有大局意识,只要老老实实的做生意就会挣钱。 这没有大局意识的商人,那永远不会想着更好的产品,更不会带动技术的进步。 这意味着盐也就永远是苦盐,而不会变成精盐。 而百姓就更惨了,没有商贩,就算是有钱也没法消费,就算是有需求也没法满足,整个市坊那就是一潭死水。 想到这,他沉吟了片刻到:“朕觉得,这商不可抑,甚至应当鼓励发展!?” 长孙无忌很是吃惊,不明白李世民为什么会出这么‘大逆不道’的话。 自古以来无论是圣饶话,还是帝王的做法,那都是重农抑商,无一例外,但现在你自己做生意也就算了,居然还要鼓励发展!? 这违背了千年规定了,这也太大逆不道了!! 李世民转头,一脸的犹豫的问向了长孙无忌:“辅机,你觉得呢?!” 长孙无忌还沉浸被李世民大逆不道的话震撼中,被这么一问回过了神。 回想李世民所,确实是现在的状况,但要出个东西来,也不明白。 “臣觉得这等大事,要做决得还是要让百官商议。” 李世民微微颔首:“此事到时候再商议,现在是将银行开起来。” 商业的繁荣是有好处的,但要改变现在商业的地位以及状况绝不是一时半会能够改变的。 因为儒家的重农抑商可是实行了千年,朝堂上下都是读论语的,就连法律也是以仁孝为基础的法律。 “是!”长孙无忌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