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大唐:开局被李二模拟发现了在线阅读 - 第488章 一千万贯红票意味着什么?

第488章 一千万贯红票意味着什么?

    正在这时,侍从敲响了门:“启禀殿下,圣上派人来了。”

    薛大鼎等人对视一眼,佑心中也微微叹了口气,李世民终归是派人来了。

    “殿下,怎么办?”薛大鼎连忙上前问道。

    李世民派人来,自己要是不给技术,那明显是抗命,可要是给了,那按照李佑的想法跑路是百分之百的了。

    李佑看了看满眼担心的众家臣,十分明白他们的担忧,安慰道。

    “别慌,随我去看看是个什么情况。”

    虽李世民武将出身,杀伐果断,但在对待自己儿子方面还是没得的。

    这或许是他在李渊面前作为儿子的他,也没感受到多少父爱的缘故,所以对自己的儿子额外的包容。

    “是!”众家臣对视一眼,事已至此,也只能看一步走一步了。

    一众家臣随着李佑来到了门外,见到门外的来人之后,不由的面面相觑。

    和往日不同,这一次不仅来了宦官,更有几位官员随同而来。

    这几位官员满脸皱纹,年纪很大,目光四下打量着王府,不过神色之中透出不耐以及倨傲之色。

    他们一见到李佑出现,不慌不忙的行礼道:“参见燕王殿下。”

    宦官则是截然不同,恭敬的行礼道:“下官参见燕王殿下。”

    “免礼。”李佑眉头微皱,心中微微惊。

    这几个官员的言辞间没有多少敬畏,这是因为他们是李家的人,默默支持李世民的人。

    要论辈分,他们算是自己的长辈,李佑只有过年才能见到的长辈。

    能将他们派来,足以见得李世民对此事的重要性。

    李佑看过几个官员以及宦官一眼道:“诸位还请进来话。”

    “谢殿下。”宦官谢道。

    “好。”

    “今日得见,这燕王倒也不是那么差。”

    “嗯,不过比起太子来,还是差了许多。”

    “也不知道他是脑瓜子是怎么想的,居然能想出这么多的东西来。”

    对于李佑的邀请几人没有拒绝,而是坦然的跟在李佑的身后,光明正大的在李佑背后议论起了李佑。

    长辈的这种行为,李佑尽管十分不满,但也没有多什么,正事最要紧。

    李佑领着几人走进厅堂,薛大鼎命仆从沏好茶,摆上果盘。

    李佑微笑着开口道:“诸位路途遥远,招待不周,招待不周。”

    “人人都幽州好,但我怎么感觉这幽州的茶不如长安的茶。”

    “是啊,不是幽州有很多果酒么?怎么不上点酒水来!?”

    刚坐下的几人喝了两口之后,顿时挑剔了起来,李佑面色淡然没有话,给了薛大鼎一个眼神。

    不过片刻,薛大鼎将果酒,冰饮上来了之后,几人这才露出了笑容。

    “还是冰酒过瘾啊!当真是解暑!”

    “是啊,透心凉,实乃夏日佳饮!”

    几人旁若无人一般高声的讨论,似乎把这个地方当成自己家一样。

    李佑知道他们是故意的,只是面色更冷了些。

    心中却在自我安慰,他们毕竟是代表李世民,又是自己的长辈。

    别长辈摆一摆架子了,就算是打你一顿,你也得忍着,不然就是不孝。

    在这个仁孝为基础的治国律法下,不孝是大逆不道的罪,也就是父打子,子还手,那就是要坐牢的。

    他非但没有生气,面色反而露出微笑道:“诸位长辈既然如此满意,那就在辈我这里多留住几个月。”

    几人对视一眼,有些诧异的放下了手中的冰饮,相互交换着眼神,皆看到各自眼中的诧异之色。

    显然是没有预料,李佑不仅不生气,反而以礼相待。

    简单的摆谱之后,他们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李佑确实不能用常饶眼光去看待。

    再摆架子只会让自己显得丢人,其次他毕竟是李世民的儿子,李世民的面子还是得给。

    一个领头的人站了出来,笑着拱手到:“外界传言,燕王聪慧过人,今日得见,真是名副其实。”

    “过奖了。”李佑面不改色,开门见山的到:“不知父皇派长辈来是!?”

    那人从袖中拿出了一封信,递给了李佑道。

    “下官奉圣上之命,还请燕王殿下交出红票的制作技术,以及印刷一千万贯的红票带回长安。”

    “具体如何,圣上写了一封信,交代我等殿下看了自然就会明白。”

    李佑眉头紧皱,心中疑惑不断。

    李世民让自己交出红票制作技术,能够理解,这是开银行必备,但是印刷一千万贯红票带回长安?

    也不见他们带铜钱兑换,难道是想不兑换获得!?

    如果是这样,那就麻烦了。

    李佑带着疑惑,拆开了信封,看起了信的内容。

    信中内容大概是李世民和朝臣商议,红票制作技术关系国家大事,已经不是自己能够掌握的。

    当然李世民也不会白要自己的红票制作技术,银行还可以开,不过要归于国家银校

    除此外,李世民顺带还画了个饼,并且希望自己能够明白他的苦心。

    至于印刷一千万贯的红票,李佑眉头皱了皱,这里面没提,或许李世民觉得这不是什么大事。

    “殿下?”一旁的薛大鼎见李佑沉思良久,连忙上前,生怕李佑当场抗命。

    李佑给了个安心的眼神,随后问到:“信我已经看过了,不过这印刷一千万贯的红票,父皇打算用做什么!?”

    领头的官员开口道:“听是用来充盈国库,具体是用来开矿还是做什么,这就不清楚了。”

    李佑微微颔首:“印刷红票一事倒是可以满足,只是这兑换的一千万铜钱呢!?”

    “铜钱!?”领头的官员眉头皱起:“圣上没要用铜钱兑换,也不曾给我们铜钱,只是口谕让我们带走一千万贯的红票。”

    “哦?”官员的反应出乎李佑的预料,他的话李佑不知道是真还是假。

    不过这并不重要了,只要没有铜钱,就这样印刷,那将会出大问题,历史上曾经有一个朝代这么干过——那就是明朝。

    当时朱元璋当上了皇帝,然后发现国库空空如也,连官员的俸禄都发不出,只能以物来发。

    后来实在没办法,就把主意打到了纸钞上,开始疯狂印刷纸钞。

    国库空空,没有钱,没有大米,没有金银铜等价物,就随意开始印刷纸钞,并且最糟糕的是他居然不回收。

    这造成纸钞迅速失去公信力,开始迅速贬值,一度成为废纸,最后直接被废止了。

    这个后果或许李世民没有察觉,但只要李佑挑明,相信李世民会明白这个道理的。

    李佑挑眉问道:“你知道一千万贯红票意味着什么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