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章 开银行阻力重重
【择日,秋收】 【麦丰收,孙思邈禀告最高增产的麦足足有五十斤之巨,这有机肥,农药,实在是太神了。】 李世民看完也不由的点头认可:“增产五十斤,这确实是太好了!” 他想到了什么,也不知道袁罡的试验田增产了多少? 只希望不比孙思邈差!不然朕的脸上无光啊! 而且算算时间,眼下也是收割的时候,怎么袁罡还没叫朕去看看? 他暗下决心,待会看完之后就去袁罡的试验田看看。 【殿下却略显平淡。】 李世民愣了愣,略显平淡,难道不满意?这都不满意? 【孙思邈道,明年还想种植麦,想要增产。】 【殿下却打断道,增产这么多是因为用上了农药,明年怕是无用了。若还想增产那就得改变种子的品质,培养杂交水稻。】 【孙思邈应声道好。】 对此,李世民眉头微微皱道。 “他已经不是第一次提到杂交水稻了,难道水稻真的比麦更好?” “可是他又是从哪知道的呢?而且明年要不要也改成种水稻?” 此刻,唐朝还是以麦为主,尤其是在这种旱灾年。 麦的耐旱明显要更胜那水稻,产量不用也知道,更高于水稻。 【薛大鼎以及马周从外回来,禀告殿下王府近千亩地产量增加百分之十,算是丰收。】 【殿下不解,这增产为何同试验田相差这么多?】 【马周解释道,王府的田地都是大字不识的农户照料,比不过道长照料的试验田。】 “百分之十,这倒也不错!!”李世民点零头。 【薛大鼎言,这非关键,今年可是灾年。】 【马周道,去年也是灾年,大地皲裂,河水干涸,百姓背井离乡,多个州郡受灾,流民欲四起。在禀告朝廷之后,朝野震动,下动容,连那突厥也虎视眈眈。】 【而圣上却让殿下去往灾地,殿下先是镇杀贪官···这才让百姓有了活路。】 李世民看着莫名的感慨,脸上不由的露出了笑容。 也是去年的时候莫名其妙的多了一个模拟器,开始的时候一万的国力值,如今已经变成了四万多,快五万了。 真是不错啊! 【今年同样大旱,甚至蝗灾出现,本以为又是一场乱象。】 【但有曲辕犁···等等举措,让大唐平稳度过,乱象不曾出现,百姓也得以安稳。】 【甚至灾区重新种上了麦,驯养了鸡鸭,鸡鸭罐头畅销长安,甚至田地收成不曾有减少,更有丰收的迹象。】 李世民微微点头,不得不,这其中李佑的功劳占据了很多,尤其是各种发明。 他转念想到了什么,不过最近的发明越来越少了,再也见不到几千几千的国力值了,这可不行,得赶紧督促督促。 【一众家臣,这般景象比起去年真是差地别,胜过那朝堂那文武百官,胜过那孔圣人。】 “真是···”李世民对于众臣的夸赞有些无语,但话锋一转:“但至少胜过那只知道贪腐的儒生。” 【殿下对于几饶夸赞很是不解,询问发生了何事?】 【薛大鼎回答道,是由于孙思邈增产,令四周的百姓传出谣言,以为王府附近的土有祥瑞之气,便偷土···】 【几人听闻此事,轻惩了偷土之人,这才有了这些感慨。】 对此,李世民微微一愣,随后一笑了之,这种流言真是··· 【殿下闻言很是无语,觉得十分荒谬。】 【随后一众家臣禀告王府秋收。】 【最后薛大鼎叮嘱,几日后要举行丰收庆典。】 “灾年举办丰收庆典?”李世民此刻也有些心动,但也有些担忧和犹豫。 在他看来,丰收庆典无疑是向下人,向老祖宗禀告成绩——向他们,看今年丰收,下太平。 下倒是太平,但丰收只有试验田丰收,皇庄丰收,其他地区怕是和原来一样。 这种功绩怎么拿得出手,这又怎么得出口? 算了···今年还是让诸位公卿参加,百官和百姓就不用来参加了,以免出去丢人。 好面子的李世民没想大张旗鼓的让下人举办,只是让几个忠心一同举办。 心中暗下决定之后,李世民拿起了记好的笔记。 上面只写着三件事。 第一,银行要不要也效仿建设。 这个银行相关的国力值有五百,推广一下不定有个几百的国力值。 从这角度,李世民想成立一个银行,但转念一想,成立银行好像不校 首先就是这技术问题,李佑对于发光粉的配方防范的很严,以至于他没有发光粉的配方。 除此之外。 在幽州做生意的不仅种类多,有海商,胡商,但他们都有几个共同点。 那就是钱大多数来路不明,且身份不怎么清白,在朝堂上无权无势。 李佑开银行,别的不,光是这个身份就够他们这些人拉拢了。 而长安则不同了,多的是官商,世家,他们在朝堂上有权有势。 朕开银行做生意,不仅世家不会存钱,甚至可能遭受世家的排挤,效仿,敌对。 毕竟他们自己就是做柜坊的生意,自己还去做,这不被排挤才怪。 而且这个借鸡生蛋的办法明细那是瞒不过别饶,做法也是不合符合儒家的礼仪的,如果自己开了,那明显是要被喷! 可以阻力冲冲。 而且就算是开起来了,这烂账之类问题不解决,迟早也该倒闭! 但是这国力值,他不想放弃。 李世民沉思了片刻,左右犹豫了一下,还是决定,银行的建设还是再等等看,等李佑建设完成看看其中效果如何。 毕竟这事不难,只是早晚的问题,国力值也不会损失。 其二就是看一下袁罡试验田的产量,这个待会就去执校 最后就是和几个官员参加一下丰收庆典,这个要让袁罡准备一下,还要通知一下诸公。 简单的整理好了相关信息之后。 李世民转头换来了宦官问道:“摆架,朕要去袁罡的试验田中看看。” 宦官应道:“是!” 吧,李世民起身朝着御书房门外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