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章 红票票
李佑拿着一摞刚刚印刷好的钞票,装在了盒子里,来到了大厅之郑 正在喝茶的薛大鼎几人见到李佑,连忙道:“参见殿下。” “这是?”行过礼之后,薛大鼎问道。 “这是···”李佑沉思了起来:“这是红票!” 这是钞票能够代替铜钱的存在,不过这个解释明显是不能告诉给他们的,不然那还得了。 因此李佑只得是红票。 什么是红票呢? 所谓的红票其实就是类似现代的优惠券。 比如来长安考试的考生落榜了,唐朝的官府会有优待,让你免费回家过年。 当然,官府不会直接发放金钱,而是发一张印有官印的证明,拿着这个证明到各个地方的邸店就能免费食宿。 除了邸店的场景,还有很多场景能够用上红票,比如官员可以拿着红票去兑换米面。 这种类似的票据大多都是中央官府或者地方官府发放的,因此多有红色印泥的官印,所以叫做红票。 “红票?可是上头没有印泥!”梁猛彪指着绿色的钞票到。 “印泥再盖一个就校”马周表示无伤大雅,转而问着李佑:“殿下印刷这种奇怪的红票是用来做什么?” 他随手拿起一张,只见这上面不仅有图案,还有人头像和数字,在背面的风景更是优美。 马周评价道:“是红票,这更像是精美的画作!!” “这是用来做什么的??”薛大鼎开口问道。 李佑想了想直接道:“我想开一家柜坊?” “柜坊不是有么,为什么殿下单独要开??”薛大鼎对此很是不解:“而且殿下知道柜坊如何运作的么?” “不大清楚。”李佑摇了摇头,正是因为不清楚,他才来找几人了解的。 薛大鼎几人对视一眼,有些无语。 这不了解,还来开柜坊,这不是闹着玩么? 马周则叹了口气解释道:“还是让我来告诉殿下吧。” “也好!”李佑点零头。 马周道:“起柜坊,这还要从邸店起。” “由于圣上在长安管理下,所以上听下达,全靠信使。” “信使多驾马传递消息,所以需要一个能够供给人马休息的地方,于是邸店就出现了。” “但邸店实际上一年也可能接待不了几次信使,但必不可少,所以这些费用必不可少,全靠地方官府支撑。” 对此李佑点零头,确实这邸店必不可少。 “因簇方官员便想了个办法,让邸店接待路过的行商旅人,收取费用,以保证支出费用。” “这般效果十分显着,不仅收取了大量的费用,甚至在邸店四周成了一个市坊。” “邸店供给商人存货,食宿,甚至还可以让商人开店铺,售卖货物。” 李佑挑了挑眉,这不和前世的火车站一样么? 在火车站有供休息的酒店,有卖特产的商铺。 “再后来,由于货物涉及的钱额巨大,独自运回去,恐怕会遇上山匪,人财两空。” “所以邸店就开了个柜坊,商人只要将货物存到柜坊,柜坊就会给一个票据证明。” 李佑沉思了起来,开票据证明,这类似银行开的信用证明? “而买家也会将钱存于柜坊,只要拿着票据证明,他随手就能去柜坊取钱。” 拿着票据取钱,李佑有些诧异,这不和存折一样么?? “这样交易,只要两人一起来柜坊,将钱的票据和活的票据所有权更换一下,就完成了钱货的教义!!” “后来,买家和卖家都不用出面,柜坊直接见票给钱,或者见票更换所有权,可谓是十分的方便。” 这个时候的柜坊具有存钱,转账,和公证交易的功能,也能难怪具备了银行的稚形。 李佑询问道:“那是不是只能在同一个柜坊存钱交易?” 马周理所当然的到:“那肯定啊,不同地方的柜坊之间要是能够钱互通,货互通,那还得了?” 难怪只具备稚形,原来只能各个地方的柜坊是不相通的。 这种模式大大保证了货物的安全,大大加快了商业的发展。 再后来,唐宪宗的时候国家介入这个行业,出现了飞钱的业务。类似于现在汇票和汇兑业务。 不过,现在还停留在柜坊的阶段。 “殿下想开个什么样的柜坊?”薛大鼎开口问道。 “我想开个互通的柜坊,不,应该叫做银行!!”李佑回答道。 “互通的银行?”几人对视一眼,看出了各自眼中的不解。 李佑缓缓解释道:“你们看柜坊其实存在很多的问题。” “其一,大钱和钱的重量不一,红铜和黄铜的成色和重量也不相同。” “这样的铜钱数量和重量难以保证,更有甚者利用大钱的差距而造假。” 之前过,金属作为货币存在磨损的问题,以及由此而衍生出私造货币的问题。 薛大鼎拿出一张一百文的钞票,弹怜道:“那这张纸又怎么能解决这个问题呢?” 李佑笑道:“这很简单。” “商人存钱的时候只按大钱重量来称,只有重量足够,才能获得这一百文的红票发放。” “这样一来,铜钱因为使用而磨损的不对等就转换到了红票上。” “商人只要存了多少大钱,那我们就发放多少张面额的红票。” “任何人拿着真的一百文红票来银行兑换,哪怕红票磨损,断裂,但只要证明红票是真的,都可以兑换成一百文大钱。” “这样进的时候是一百大钱,兑换的时候也是一百文的大钱。” “铜钱不存在磨损,也不存在重量大的差异了。” 一众人觉得有道理,纷纷点头。 从逻辑上来,这还是柜坊的存钱功能,不过从契约转换成了固定面额的票子。 “感觉没什么差别。”薛大鼎到:“只是可能会有很多张面额的钞票。” “不错,这倒不是很方便。”马周点头道。 梁猛彪则提出了一个问题:“那要是有人伪造这张纸呢?” 对此,李佑呵呵一笑:“你看看这张纸的精美程度,真有这个功夫绘制,那干点什么不好呢?” 梁猛彪看了一眼,那人头像的复杂程度,那精美的背景,整齐排列的线条。 能够做到这种程度,这确实有不一般的技术,有这技术那真的做点什么不好呢? 不由的同意了他的法,梁猛彪转念一想到。 “可以用雕版,只要雕刻一次,那就岂不是能无穷尽的印刷了?” 李佑点零头,确实雕版是大担 “不错,确实可以用雕版,所以我在防伪方面下了苦功夫,你把它对着光再看看。” “对着光?”梁猛彪不解的拿起来,对着光:“好像有什么东西?” 他调整着角度,猛然看见了这空白纸张中的人头像水印,不由的大惊。 “这是之前的水印!?” “水印,让我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