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辞旧迎新过年了
第203章辞旧迎新过年了 过年了过年了,辞旧迎新过年了。 今是大年三十,家家早起贴春联,包饺子放鞭炮。 10年还没有严禁烟花,县城里面更是管的不严,所以一到三十这,家家户户开始早起放鞭炮。 今是除夕,全国上下欢腾一片,全都在庆祝过年。 不过,虽然都在过年,但每个地区的习俗都不一样。 阳城这边的习俗不算很多,除夕这要早起贴对子,也就是对联,老一辈人很讲究,还必须用玉米糊糊贴对子。 就是把粘稠的玉米糊糊抹在墙上,抹在门上,把对联粘在玉米糊糊上。 除此之外,早上还要吃包的饺子,煮好要捞的时候先放一挂鞭炮,有的家煮饺子还必须要用农村家里的大铁锅,烧火还必须烧芝麻杆。 这一还不让干活,人人换上新衣服,大人们围坐在街口聊,孩子去给自己爷爷奶奶拜年要红包。 晚上自然是家家围坐在一起吃年夜饭,看春晚,晚上还要点蜡烛,必须彻夜通明,寓意延年益寿,香火不断。 而农村家里面对于过年则更加隆重,早早就准备好了年货,鸡鸭鱼rou,大摆宴席,烟花彻夜放个不停。 年后还要走亲戚,走门串巷各种随礼,大人孩全都欢快。 至于其它地区,多多少少有些不同,比如北方有些地区的人,过年不吃饺子,吃豆腐,还有的吃面,但绝大部分北方人过年还都是吃饺子。 至于南方那边就更五花八门了。 有的是腊月二十九就开始贴对子,还要剪窗花,贴年画,扫尘贴,祭祀,拜树,拜桥,拜土地公,点灯,挂灯笼等等等等。 至于吃的更是五花八门。 就比如云滇那边过年不吃饺子,吃“敲耳块”,也桨饵块”,大年三十还要吃长菜,煮上一大锅,直接吃到正月十五。 再比如纪艺的老家川渝,过年也不吃饺子,吃汤圆,还要吃腊rou,香肠这些腌制品。 还有的地方吃“刨汤”,打糍粑,吃鸡、rou、鱼。 总之,各个地区的风俗都不一样,但一样的是,所有的地区都非常重视过年。 华夏儿女最传统、最隆重的节日。 只可惜啊,现在不比以前,年味越来越轻,有些城里的孩子甚至不重视过年,有的连烟花都没看过。 虽然,这一不让干活,不让工作,但陈念可没有闲下来。 家家户户在贴对子的时候,陈念在帮刘然张浩发快递,家家户户包饺子的时候,陈念跟刘然张浩随便对付了一口早餐。 虽然是大年三十,但快递站是不关门的,而且各个岗业也都有坚守岗位的人。 陈念的营销起了非常大的作用,网店刚开业,刚开始兜售那些衣服,就马上被人席卷一空。 第一批生产出来的这七千件衣服,一夜之间卖出了两千多件,而且订单还在疯涨,恐怕不出三就会被人抢购一空。 过年了嘛,发工资了,有压岁钱了,已经工作的女孩子们还有女大学生们,购物的心早就躁动起来了。 所以,今的几人可有的忙了。 徐燕刘悦两个人守着电脑统计客户信息,打印订单,而刘然张浩还有陈念就是出租房快递站来回跑,一批批的发快递。 幸亏陈念有先见之明,让刘然张浩年后再搞汉服网店的促销活动,要不然两个网店加起来,非得忙疯了不可。 不过今依然爆单了。 这第一批生产出来的七千件衣服,都是第四名到第十名的款式,因为前三名的服装款式很复杂,生产很麻烦,就安排到了后面。 陈念也是亲自给这些衣服定价。 第七到十名,这四种服饰陈念统一定价198,每种都是限量一千五百件;第四五六名这三种款型的服饰统一定价298,每种限量也都是一千五百件。 至于第三名那件还没生产出来的花边衬衣,则是定价398,限量五百件;第二名那件蓝色碎花裙则是定价498,限量三百件。 至于夺冠的那件抹茶色的短裙,则是限量一百件,陈念更是把它的定价提到了888元。 因为陈念相信,即便是定价888,上架那,也肯定被人抢购一空。 而今一,这第一批生产出来的七千件衣服卖出了两千件,营业额高达五十万! 比汉服网店还要给力! 看到这里,就算再忙,陈念也是痛并快乐着。 而这一忙就是忙到了下午五点。 陈念带着刘然张浩寄完最后一批快递,陈念看看了时间,便对身旁的刘然张浩道:“行了,就忙到现在吧,今是大年三十,剩下了过两再寄。” 两千件衣服,他们五个忙到现在,才寄了一千多件,还有几百件没寄完呢,而且还有大部分人在持续下单。 不过今是大年三十,陈念不想忙到太晚,加上明是大年初一,便准备放两假,等年后再寄。 “行,那我去通知下单的顾客一声,是缓两发货。”刘然张浩两个茹头附和。 “你俩快带着徐燕和刘悦吃饭去吧,今三十,吃顿好的。”陈念笑着拍了拍他俩。 “放心吧念哥,今咱阳城的澳洲大酒店不歇业,我和浩子已经订好餐位了。”刘然笑了笑道。 “可以,对自己女朋友别不舍得花钱,吃住这种,改花花。”陈念很是欣慰的嘱咐。 “嘿嘿,那是肯定的,那我们去先回去了念哥。” “行,快去吧,注意做好安全措施,别走安全期这个空子,容易出事。” “俺们可不像你,我和浩子可是纯情大男孩。” “就是,我可是好男人。” “行了,赶紧滚蛋吧。” ...... 告别刘然张浩两个人后,陈念也开车来到了张桂兰家。 此刻,才刚朦朦暗,夕阳、晚霞还挂在边。 枣红色的大门上也上了新对子。 风清流水当门转,春暖飞花隔岸来。 陈念走进院子,今的院子打扫的十分干净,就连墙边堆的杂物也摆放的有条不紊。 堂屋的门上也贴了对联。 万象更新迎百福,一帆风顺纳百祥。 横批:喜迎新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