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找人
书迷正在阅读:原神:都是我的移动宝箱、横扫独尊、火影海贼:我的金手指想要弄死我、我做游戏全靠幻想、犬夜叉之流火的迷途、疯狂从2000开始、我欲横刀向天笑!、危机热浪、圣主永不为奴、我凭汲取功法苟到无敌
“错,错了“ “徐聪,你开什么玩笑!” 赵亘生头皮发麻,伸头看了看窗户内教室上的两大黑板,密密麻麻都是运算数据。 他看都看不懂,要知道他是研究生啊,连一个研究生都不懂,他徐聪怎么可能不会这些 徐聪摇了摇头,一脸严肃地对着他说道:“我没开玩笑,他写的的确有问题。” 赵亘生看着徐聪,他头皮发麻,刚才你可不是这么说的,你现在怎么又说他错了” “等等!你小子是说自己是人外之人吧!” “做个人吧!!!” 赵亘生倒吸凉气,他已经不知道该如何吐槽这个少年了。 徐聪却一直盯着里面的黑板。 这时候,教室内,连上课的老师都鼓起了掌,包括老师在内的所有人都认为这个答案对了。 徐聪拧眉,喃喃自语道:“难道没有人发现” “这位学长的计算完全没有考虑非凡星碰撞在积分重整化之后的场论修正。” “如果把这个修正项加进去之后,系统就能维持动量跟质量守恒,根本就不需要这位学长的新粒子。” 说完,徐聪带着赵亘生就离开了,毕竟他也不能冲进人家课堂。 赵亘生是不懂,挠了挠后脑勺就走了,可是他们没注意到的是,在他们身后,站着一位学姐。 这是数学系的一位学霸同学,她之前有点事,出去了一趟,刚好回来。 听到徐聪这么说,她猛地愣住了,脑海中顿时清明了不少。 这道题她研究了好久,她的思路和正在答题的那位同学想法一样,需要一个新粒子对此加以论证。 可眼下,她听了徐聪这么一说,茅塞顿开! 就在她反应过来,想要去追徐聪的时候,两人已经走远! 无奈她掏出手机拍了一张徐聪的背影,而后再想去追,但是过了一个转角,人不见了。 无奈之下,她回到班级继续上课。 当老师正在夸赞这位答题的同学时候,她缓缓举手,站了起来。 “老师,这位同学的解法,不对。”说完这句话后,大教室坐着上百位同学!刷的一下,所有人盯紧她。 “你在胡说什么!连老师都认可他了!你确定自己是对的” “是啊!你出去一趟,怎么回事” 同学们都傻眼了,老师更是头皮发麻,但基于老师的个人素养,他还是沉住气,“请说。” 她就将徐聪的观点又复述了一遍,教室瞬间安静了下来。 之后,喻喇喻喻,学生们拿出纸笔,疯狂运算,就连那位在黑板上答题的同学也愣住了。 老师也是,一时间竟无法反驳。 猛地转身,他看着黑板上这位同学的计算过程!他主动擦掉了错误的那一部分! 思路转变! 竟然开始按照徐聪的思路,做了下去,教室诡异! 一句话都没有!十分钟后! 老师倒吸凉气,“嘶…” 安静的教室,这个声音被无限放大!他算出来了! 按照徐聪的思路,这道题,被算出来了! 更简洁,更直观,而且还是正确的!老师一时间失了神。 缓缓转过身,死死盯着那位女同学,“你是怎么突然就想通了” “不!不是我,是刚刚站在窗外的一位同学嘀咕的,我无意间听到的,觉得很有道理,想了想,的确可以解!“ 老师浑身起鸡皮疙瘩,“是谁认识吗有看清楚吗” 她摇头,“只看到他穿着黑色T恤,蓝色牛仔裤,还有一双白色的运动鞋。” “对了,我这还有一张背影照片,他人还挺高的!” 朴实无华! 即便是参加这种全国性的大会,徐聪也是这样。 他没时间,也没空,更没钱买西服什么的! 不是对它不重视,而是自己材质是个高二的学生,穿西装打领带,是有些过了。 与其那样,还不如,低调些,干净整洁即可。 离开大教室的徐聪根本没想到自己就这样出了名。 北大的这位数学老师大叫一声,“哎呀!你应该拦住他的呀.!” 北大卧虎藏龙! 但是能有这样实力的同学,实属少见! “我们学校那么大,同学那么多,想要找一个人,买在是有些难了!” 众同学纷纷抬头,看向老师。“老师,何出此言啊” “是啊!为什么要找他!” “可能这根本就不用找!直接锁定,数学系,大二以上。不然换作其他系,也没学生懂!” 同学们分析的没有错。 虽然能进北大的都是超级学霸,但术业有专攻! 能解答这么难的数学题,首当其中的,自然是数学系的同学! 老师也不上课了,立马让同学们掏出手机去联系。 “找到他!一定要找到他!” 同学们疑惑,“为什么啊” 老师倒吸凉气,“能解答出这道题的同学,必定能在国际数学竞赛上斩获一个不错的名额!” “眼下,我们北大正在筹备竞赛小组!找到他!一定要找到他!” “不管他是大几的!哪怕是大一的,也要!”老师有心理准备! 在北大这么个神奇的地方,一切皆有可能!“求大家尽快扩散,寻找这为同学!” “我知道,难度很大!毕竟学校里穿黑色T恤和牛仔裤的同学数不胜数,犹如大海捞针,但还是请大家多努力!” “我也会和数学系联系联系,想办法找到这位同学!”一时间。 所有同学发动身边力量去寻找,但徐聪和赵亘生已经去往外语系。他还需要打卡呢! 八竿子打不到的两个系,找起人来,十分困难。 而数学系的同学们的潜意识,这一定是数学系的!所以从大一到大二到大三,找了个遍! 甚至还有留在学校,没出去实习的大四同学,也都问了,收获几乎为零。 因为他们的出发点本来就是错的,但谁又敢想,这道题居然是一个高二的学生做出来的! 中午午饭时间,学校食堂,不少数学系的同学在议论这件事。 但徐聪、赵亘生,跟着国家修订组,去了指定地点一起吃午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