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五章:想法
女配在种田文苟住了正文卷第一百五十五章:想法唐景云这里不开放对外拿货。 就是附近村里有些女子也会织布但是时间很少希望将丝线拿回家做,大概两三个月才能完成一匹的。 这些织女手艺不一,成布质量也不统一,对后续的销售有很大影响。 因常年与面料打交道,所以李知文只看了几眼,便认出这些还是半成品的丝绸面料,是他目前仅见中质量最好的。 然后唐景云打开仓库,将里面存放着的所剩不多的成品让李知文看看。 自己又挑出她说过的几匹递给赵大钺,赵大钺转手交给了后面两个随侍。 看过这边的面料,众人又往东山那边去,看了看染色的真丝线。 一番下来,李知文知道唐景云不是乱报价。 相反,唐景云报给他的那个价,已经是低的了。 卖给他,唐景云根本就赚不了多少。 如果李知文要用唐景云这边的材料再加工销售,那他销售的客户群,原先的那一批就不合适了。 最少也必须得再往上提一个档次! 那就得重新找渠道。 “我再考虑一下。”李知文想了想,说道。 唐景云笑着道:“李二叔,不若我也跟你做一笔生意吧?” “什么?”李知文抬头。 唐景云开口道:“我把材料卖给你,你的绣坊加工后,再卖给我。” “这!” 李知文倒是没想到还可以这样做。 他绣坊里的成品,都是统一卖给布庄,不管后续销售的。 以前卖货,是由他找人运送到府城。 如果卖给唐景云,那就不愁新的渠道了。 且,不管是拿货还是送货,都方便太多,可以为他节省不少人力和财力。 而且,李知文有种感觉。 只要与唐景合作,这合作便是长长久久的。 不用担心材料渠道,或是货品出售渠道的突发各种问题。 李知文很心动。 不过还是按捺住激动的心情,跟唐景云说他要回去和家人商量一下,两天后给她答复。 唐景云表示可以。 李知文走的时候,还给了他一筐青门绿玉房让他带回去给家里人尝尝。 两天后,李知文就来回复,愿意与唐景云合作,签订了两份合作契约。 第二份的成品销售的契约里,价格与绣品质量的好坏相关。 若李知文的绣坊敷衍了事,质量不合格,那唐景云不要那一批货也可,这样她也不用亏损什么。 赵小舟问唐景云:“为何不自己办绣坊?” 唐景云道:“办是要办的,但不是现在。” 若要办绣坊,那她的缫丝厂和养蚕房、织染坊都需要开起来,包括蚕宝宝需要的食物——桑树的种植,都需要跟上。 唐景云现在有一点想法,不过暂时就不用跟赵小舟说了。 --- 大元朝建宁六年六月二十日。 一支商队自上京而入,商队车多人少,每辆车上都载满了货物。 让众多行人惊讶不是这商队的庞大,而是因为那拉车的几十头骏马,真是高大啊! 都跟牛犊子似的了! 这支商队走过几条街道,最后在文央街的灵药坊门前停下。 曹三从最前面的马车上跳下来,走到第三辆马车前,冲着关闭的车帘道:“赵娘子,我们到了。” 车帘子被人掀开,露出一张白里透红的脸来,对方探头看了看,然后利索地下了车。 紧接着,又从里面走出一个同样是白里透红模样有点相像的女娘来。 这是卫家姐妹。 她俩这次是跟着赵冰雁一块儿出来的,作为赵冰雁的贴身保镖,兼带着培养出来的继承人。 虽然上京离家远,但她们和家人一样,都不想放过外出闯荡见世面的好机会。 赵冰雁要带她们来,她们便迫不及待地来了。 卫家姐妹出来后,才扶着赵冰雁下来。 “这就是东家新开的店啊?” 卫香兰扭头看了看那三开门面的大店铺,同样是三个门面,却比县城和府城的大多了。 卫香兰看了看那熟悉的招牌,咧嘴笑了笑,“真气派。” 赵冰雁与卫馨兰也跟着笑了笑。 店铺因还未开张,所以只开了个小门,里面留下一个小厮看守。 他听到外面的动静,忙走出来看,便见门前停着的商队,和站在那里的几名女娘。 小厮早听赵大魁说过,货品这几天应该就会到,管理店铺的几名娘子也会跟着过来,才让他一直在这守着。 于是他仔细看了看商队,见每辆马车上都刻着一个硕大的“唐”字,便知道是自家的商队了。 小厮忙恭敬地,对为首的赵冰雁行了一礼,“可是赵夫人?” 赵冰雁点头道:“我是,赵大魁呢?” 小厮恭敬道:“赵老爷在山上盯着庄子的进度,命小的在这候着,几位娘子一路奔波劳累,先进店休息一会儿,小的这就去通知赵老爷。” 赵冰雁点头,提着裙摆踏上台阶,走了进去。 过了半分钟,卫馨兰出来,拿出一个银锭交给曹三。 “三哥辛苦,买点茶水给弟兄们先垫垫肚子,待卸了货,再安置。” 曹三接过去,“多谢。” 知道这是赵冰雁交代的,等卫馨兰进去后,便把银锭扔给一个兄弟,“去吧。” 在商队歇息的时候,灵药坊周边的店铺行人都围着看了一会儿。 这灵药坊自上个月卖了那半丈两面花后,店铺一直空着。 现在看来,再过两日便要开张了。 大概半小时后,灵药坊大门口停了一辆马车。 车上没人下来,只那个刚才离去的小厮跑进了灵药坊内。 不一会儿,赵冰雁带着卫家姐妹跟着出来,上了马车。 之后,卫馨兰让人将三个大门全部打开,开始让人卸货。 不到一个时辰,车上的所有货品便被全部卸了下来。 留下几个汉子守着铺子,其他人便驾着车在小厮的引路下,去了就近的客栈。 房间早已经订好,只管入住。 车上,赵大魁与赵冰雁夫妻俩叙着温情,说一说对方近来的身边事。 赵大魁在上京这么久,遇到过不少想知道他身份的人。 只是,那些人都把他当成了与宁王交好的那个朋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