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七章同知和通判
,彪悍农女路子野 不过来人既然是沈风那就没必要全部都带走,有些东西她还是可以留下的,就连县衙账上可以支取的银子她都多留了些给他。 看了眼一旁周世子所在的房间,李家柒就去前面了,可能是见到县衙的人在收拾东西,就有人来问。 这种事本来也没什么好瞒的,反正那些人早晚都会知道,只一点,下位县令是李家柒的姐夫这个事能瞒着还是瞒着的好。 原本以为这位世子养好伤就会回京,却不想他竟然是一直住下了。 “大人,知府大人来问您要不要先去府城上任?” “他很急?” 李家柒正在看账本,后秋他们这个商队可是给自己赚了不少钱,她可不是得轻点一下。 听到给杜若的问话不由就问一句,杜若就笑 “听说他要去江南那边当知府了,可不是着急么?这都让人来问了三次了!” 李家柒不由好笑的摇头,低头将手里账本的总数给用阿拉伯数字给写下,这三年她给自己赚了两万多两 也彻底让临海县下面的十四个渔村每家都能吃上粮食,顿顿百米饭的话不是不可以,就看他们舍不得的了。 渔民的日子翻了多少倍,她的收入就翻了多少倍,同时她也拿出银子来修路,海边到县城的路,渔村只见的路都修了一遍。 “大人,我们想见大人,你去通报一声,说不得大人就能让我们见了呢,我们可都是认识大人的。” 李家柒抬头去看,杜若就赶紧道: “属下去看看!” 不多时回来禀报 “是邓家兄妹,大人,见不见?” “不见!” 对于邓家兄妹的执着,李家柒是眼不见心不烦,到底是没有等到沈风来,她就去了府城上任,谁让卞知府着急走呢。 她去了府城最高兴的就属于宁海了,他希望这位李大人能够一直担任知府,这样他于家不但是首富,也能安全无虞。 一行人的队伍浩浩荡荡的出了临海县,临海县的村人们都来送行,一个个眼巴巴的,还有的抹眼泪的。 真是怕了他们了,每次都要给自己来这么一下,还有万民伞,收了万民伞后李家柒就挥手让他们回去 “都回去该干什么干什么,该赚钱赚钱,我也不走远,府城离咱们这里能有多远啊? 想看我就去府城看看我,你们新上任的县令可也是个好县令,实在不行不是还有我么? 他要干坏事了,去府城告诉我,我也能给你们做主,都回吧!” “大人,我们看着您走!” “大人您一路走好,我们就是舍不得您!” “大人!我们舍不得的大人啊!” 李家柒深吸一口气,下次她任期到了可不能再这么走了,得偷偷摸摸的走! 不然每三年都来这么一下,这谁受得了? 府城离临海县是真的不远,没走上两天就进了府城。 刚一进城就受到了热烈欢迎,这个热情她是感受到了。 府城的富户都知道李家柒是谁,就临海县那个有过海匪的县,这位驸马爷都能给治理的好模好样的,他们不服不行。 能不服么?他们跟着临海县的东风,可是没少赚钱,如今临海县的海带,八文钱一斤,还得提前预定。 你不收?不收人家李大人就都给收了,还不卖! 这样一来他们就收到了,收不到就没得卖,至于再卖给李大人? 那不是傻么?缺心眼儿啊?八文钱收的五文钱卖给李大人,图啥? “李大人您可来了!” 李家柒有些无语了,这府城的富商们竟然都聚集在一起欢迎她。 那满脸的喜意,就差手里举两个小旗子喊欢迎了。 这么期待自己来府城?真怕他们期望值太高会后悔。 “李大人来了,恭迎李大人!” 李家柒从马车上下来,对着她们拱手做谢 “感谢大家的欢迎,日后我这个临河知府,还要多劳烦各位,咱们一起让临河府越来越好!” 总之就是站在府衙门口发言,然后将人都给劝回了,李家柒入住府城第一晚就有当地富商给她接风洗尘! 这也就是美其名曰,她都能想象得到去了以后会是个什么样子,她才不去呢! 李家柒正在府衙里散步,其实就是在熟悉府衙的地理环境,就见一旁拐角出,周世子走出来。 见了她这在这里倒是不惊讶 “听说今晚府城的富商可是打算集体请你吃饭,你不去?” “不去!我在哪里不能吃饭?” 周衍听她这样说,发出低低的笑声 “你这话说的,好像他们是真的请你吃饭一样。” 李家柒白他一眼 “那可不就是真的请我吃饭呗!谁要去陪他们一群老头子吃饭? 再说去了免不了要喝个酒,我可不行,就我这种不擅长酒力的人去不了!” “还有呢?” 两人并肩走着在府衙里熟悉环境,李家柒看一眼问话的人,这人今年也是二十四五了吧!竟然还不成亲? 咳!想多了! “还有就是女子呗,我要是猜的不错,到时候定然还有女子作陪,免不了的就要有些身体接触,不去才是最明智的!” 周衍的身体已经好了,听她这样说,不免勾唇一笑 “不管商场上,还是官场上,这些都是免不了的。” “谁说的?难道世子大人您也经历过?” 听她这样问,周衍摇头 “没有,我命好,生在这样一个位置,自然可以不想做就不做!” 这是实话 “我这人虽然命一般,出生的起点也不高,但我不想做的事,别人一样别想勉强我去做。” 末了加一句 “皇上除外,当然也不是那么除外。” 低沉的笑声在李家柒耳边响起 “呵呵!谁给你的这而给底气?” “您啊!” 周衍挑眉 “我?” “可不是您么!我这可是抱着您的大腿呢!怎么不是您?所以世子您可得如同那常青树一样,万年常青,这样我才能大树底下好乘凉啊!” 周衍半响没有说话,只背着手一步步的往前走。 这人身姿挺拔带着些宝器内敛的韵味,半响撇她一眼,声音低低沉沉的道一声 “好!” 白天还高高兴兴迎接知府大人的府城府城富商们,这会儿一个个坐在酒楼的包厢中你看我我看你的,大眼瞪小眼。 包厢中一片静默,半响一人说了句 “知府大人当真不来了?” 传话的人再三点头 “是的!知府大人说,她几乎从不饮酒,而且要给公主守孝,便不来热闹了。” 有人不解的问 “守孝?这守孝不是三年么?怎么就是六年了?” 于宁海跟着其父一起来的,闻言就说出准备好的说辞 “我知道了,还真是六年!嗨!这事我还记得呢,竟然忘记提醒各位叔叔伯伯了。” 有那富商就问 “怎么回事?” 李家柒之前跟他通过气,这会儿他可是有话说 “我之前看的邸报里有写,说是驸马对公主一往情深,发誓要守孝六年,所以这个事应该是真的。 要不这样吧!咱们哪天改请李大人喝茶?” 立刻就还有人活络起来 “这行,正好我家还有个擅长茶艺的女儿,”这人说完就发现不对了,赶紧一拍嘴巴道: “哎呦!看我这话说的,李大人可是还在守孝,那到时候让咱们家里年轻一辈的小子作陪好了。” “对对!那这顿只能咱们先吃了!” 这些人吃吃喝喝后,回去的路上,年近四十身材保持良好的于老爷坐在马车里,看一眼身边的儿子,半晌问出一句 “你觉得李大人这个人如何?” 于宁海闻言看向他的父亲,父子二人的关系从上次他被抓走之后,就生疏了几分。 听到问话,于宁海想了想道: “好!李大人的为人儿子只能说一句好,实在是想不到别的什么不好的!” 没想到这爹随后的一句话是 “你meimei今年也十四了,之前一直没有合适的,为父觉得,这个李大人就不错!” “您老可真敢想!” 让知府他当女婿,他爹是真敢想,就是有些太不靠谱了。 “为何不敢想?上次是李大人救你回来的,你难道不应该谢谢李大人么?让你meimei嫁过去,帮这忙照顾打理李大人的后院,这完全没有什么不妥啊!” 于宁海摇头 “爹,不成的,人家李大人看不上小妹,再说了!” 他说着冷笑一声 “上次魏氏害我的事我可不会忘记,让我替她女儿谋嫁?不可能!” “你!你上次那件事是意外,谁能想到你会去那里收珍珠,那根本就是赶巧了,再说了,你要铺子我也将铺子给你打理了,你就不能少计较些?” 说起这个,父子二人就要进入吵架模式,于宁海不想跟他吵,总归他好歹私下将自己娘的嫁妆给了自己。 还能要求什么呢 “我少计较些可以,不要妄想通过我来打李大仁的主意,别坏了我跟李大人的交情。 爹你知道的,我跟李大人的交情,就是咱们于家跟李大人的交情。” 于老爷无法,只能另寻他法,他不是个那么容易就妥协的人,多个知府当女婿的各种好处,只要稍稍那么一想,就能让他打定决心试一试。 不但是他这么想的,其他府城的富户老爷们也是这样想的。 知道不能做正妻,那可是公主的位置谁敢抢? 但他们的女儿就是哥妾室,那也是公主府驸马的妾室,他们的外孙弟妹可是公主,一下就到了他们无法企及的高度。 一个个心里guntang的回去后给他们夫人说了,这也是为何第二天杜若给李家柒送来了一对请柬的原因。 然后还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看的李家柒无语 “你跟我在身边这么多年了,要说什么就说,做什么做出那副欲言又止的样子?” 杜若呡了呡唇,有些想笑又忍住了,只道: “让大人看笑话了,其实就是刚才,守门的人让人来跟我说,今天一早外面多了很多女子。” 他说着看一眼李家柒,那眼神就是‘您懂的!’ 李家柒还真不懂,她昨天才来的吧?今天算事正是开始办公,外面的女子跟自己有什么关系? “不懂!” 杜若有些了解他们大人的脾性,就道: “属下让人去打听了,那些都是商家女,是这府城的富商们家的女儿,平时出门都是马车轿撵的,这,今天也不知怎么了,都靠走的,而且还专门在咱们县衙门口走。” 李家柒有些无语,摇头不理会这个问题, “同知和通判来了么?” “还没呢,不过应该快来了,昨天没见着还有情可原,今天再不来可就不对劲儿了。” 李家柒也是这么认为的,点头道: “让人看着点,来了就带到客厅去,跟我说一声。” 府城的同知和通判就跟县城的县丞和捕头一样。 只是通判比捕头的权利要大一些。 通判还监督处理民政,捕头就是单纯的,负责抓人,协助查案。 李家柒来府城之前,便让陆九来这边打好前站。 府城里的一些情况都摸的差不多,更不要说还有于宁海这个‘卧底’。 目前看来同知和通判并没什么大错,上任知府在这里一待就是四连任。 终于能够调回京城做京官,李家柒可以理解他急迫的心情,因此限定走之前特地单独和他说了会话,这里的真实情况也不瞒他。 还记得当时那位卞知府是这么说的 “我知道驸马大人行事强悍,可这府城,这么跟驸马大人说吧,只要当个闲散知府,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平安混到任期满了,以驸马大人的能力必定可以调回京的。 毕竟这里的同知和通判在这里盘踞已久,早就成了当地豪强有些事只要不过分,大人您也被深究。” 这话里的意思就很明白了,因此昨天她来的时候特地留意了下,没有在欢迎的人群中见到临河府同知,和通判,就等着他们今天主动上门。 眼看时间接近午时,她才听杜若过来禀报 “大人,同知和韩通判来了。” “这个时候来,是打算来吃午饭的?走,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