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黄粱一梦
穿越后我被逼成仙第154章黄粱一梦“相逢何必曾相识,其实从松泉涧回来的路上,我与孙兄两人便早已商议好去塞北看看大漠风光,看惯了南方的山清水秀,领略下马啸西风或许也是别有一番风味,只是没想到铁柱兄也有此意。” 赵奇抿了一口茶水,起身说道:“既然如此,我和孙兄两人不如与铁柱兄结伴而行,也算有个照应,孙兄意下如何?” 谁料,孙广荣刚刚站起身,还没有开口说话,铁柱便一个箭步上来左右两手搭在赵奇和孙广荣的肩膀上,紧紧搂住,连喊三个好字。 “能够有幸与两位结识,比赚了多少银子都还高兴。” 也不容其他人再说话,脾气耿直的铁柱搂着两人便往外走。 “三位,天色渐晚,不如休息一晚再走,不妨事的。” 钱万贯连忙开口劝阻,不过铁柱三人早已夺门而去,钱老爷冲着方昊两人歉意地点点头也追了出去。 方昊笑着摇摇头,将面前温热的茶水一饮而尽。 “你有什么打算?” 陆薇薇托腮望着屋顶,左手轻轻叩打着桌子,颇有节律感。 “不知道,既然好不容易逃出来了总没有再回去的道理。” 突然,她恍然一笑,盯着眼前白衣少年,说道:“不如,我跟着你算了,反正我也无事可做,你去哪儿我就去哪儿,怎么样?” 方昊连忙摆出一副嫌弃的眼神,“那怎么行,如果带上你开销岂不是又要多出许多,何况,像我这种面如冠玉的英俊小生万一被你占了便宜岂不是太吃亏了…” 陆薇薇哪里吃过这种亏,一拍桌子跳了起来走到一旁,顺手拿起摆在一旁的铜镜,照着方昊便是一副斩妖除魔的架势。 “呔,丑八怪,在本姑娘的照妖镜下还不现出原形。” 房间中嬉笑声渐起,就连在一旁煮茶的侍女都掩嘴娇笑出了声。 中州偏西的地方有个著名的关隘,叫作佑良关。 曾经是个有险可依的关口,易守难攻。 虽然关口不大,关内往东却驿道无数,倘若佑良关真的失守,那大魏王朝留给敌人的绝对是一条四通八达的驿路网。 当年大魏尚未建朝佑良关便已经存在,当时西部虽然没有统一,但流民散乱,游牧民族横行。 尽管佑良关很少发生大规模的战事,却也从没有一天消停过。 关内百姓虽说生活无忧,可是没有一天不提心吊胆的。 于是,也不知道从哪天开始,佑良关内出现了一类新的营生。 真或不真,假或不假,在每天心神不宁的老百姓眼里已经不那么重要了。 权当是祈福,图个心安吧。 佑良关城门里面不远的地方有个小酒肆,规模不是很大。 从里面传出来的呛鼻味道判断,想必也不会有什么好酒。 酒肆内桌椅五张,仅三张有人落座。 最靠里面的一张,坐着一对老夫妇,从两人的穿着打扮来看像是普通老实人家,桌子上只有一碟花生米和一盘素食。 老先生拿起酒壶斟了一碗,自顾端起来倒进嘴里,临了还发出一道意犹未尽的啧啧 声。 酒水穿肠过,满是说不尽的舒畅,就连脸上的疲惫感都一扫而光。 最靠近酒肆房门的桌子中坐着三位彪形大汉,大汉穿衣简陋,肌肤裸露处皆可看到触目惊心的伤疤。 两柄长刀一对流星锤就那样静静地躺在一旁。 最后的仅有一桌,坐着一位皮肤白净略显疲态的少年。 一柄长剑搁置桌旁,在少年触手可及的地方。 长剑材质算不得好,至多在普通凡铁之中夹杂了些许皓铁的成分。 还好,所花银子也不多。 少年端起烈酒一饮而尽,然后眯眼看着窗外不远处那道显得格格不入的幼小身影。 突然,一道粗犷爽朗的笑声打乱了他的思绪。 他环臂拢袖不再去观察窗外那道身影,索性听隔壁那几位大汉聊了起来。 “再跟你们说一个小道消息。”身材最为削瘦的大汉故意压低嗓音,道:“这是我在将军府内的一位兄弟说的,属于军政,你们听完以后就随着酒一起尿出来。 如果谁要是不小心走漏了风声,万一哪天脑袋搬了家可别怪到我流星锤的头上。” 绰号‘流星锤’的汉子刚刚说完,便东瞧瞧西看看,等确定并没有‘闲杂人等’以后,才终于再次开口。 少年神色不变,姿态不变,低首看酒,侧耳倾听。 “今年秋季以后,佑良关可有大乱子咯。”“大乱子?” 长相酷似同一人的其他两位大汉一看便是同胞兄弟,连说话竟也是异口同声。 “我那军中兄弟任职不高,具体消息咱也打探不清楚,据说应该跟西域有关。” ‘流星锤’继续说道:“老皇帝一统中原,把西域赶到了西部边陲地带,那群蛮子可不认账,据说佑良关外的那群流民就有西域扶持,要不然就凭他们敢跟大魏叫嚣?” “打吧,打吧。”同胞兄弟稍长的那位叹了口气,“生不逢时,屋漏偏逢连夜雨,船迟又遇打头风,越乱越好,老子再回去当山大王。” 少年始终盯着那碗酒,恰巧一只蚊虫飞过落入酒中,微荡起一圈涟漪。 少年终于没有了喝酒的兴致,也没有了继续听下去的想法,握起长剑起身而去。 等他来到那个摊位面前,那道幼小的身影刚刚忙活完。 只见小丫头一手拿着龟背,一手紧握签筒,脚下铺的赫然是一副五行八卦图。 小丫头眯着眼晃着脑袋,一副老神在在的样子,与那些年迈的道士没什么两样。 也不知道她是否看到了踏步而来的少年,便先听到她开口。 “我观先生印堂…” 少年蹲下笑了笑,说道:“我叫郭子俊,八卦六爻,只求一签。” 小姑娘慢慢睁开眼睛,一眨一眨地看着这位白净的微胖少年。 “先生要算什么?” 郭子俊握剑拄地,再次轻声一笑。 “此朝此代,何时亡?” 残阳未落,时间尚早。 方昊将煮茶侍女送出房间,陆薇薇也随之离开前往隔壁的厢房休息去了。 钱老爷还未回来,想必是没有能够留住铁柱等人,又碍于有些宾客尚未离开,大管家应酬不叠,忙着招呼去了。 方昊乐得清闲,重新回到房间坐在桌前。 煮茶的侍女虽然走了,茶具却没有搬离,温火道道,茶香袅袅。 方昊倒了杯温茶,端起放在面前闻了闻,茶香清淡悠远。 应该是产自江南道凤城的绿茶,算不得贵重,却入口淡香,颇为值得回味。 喜欢品饮此类茶的人也必定对饮茶极为讲究。 方昊笑了笑,没想到钱老爷看起来如此世俗市侩,却在茶道一途这般‘君子’。 他熄了炉火,轻轻放下杯子,突然想起了那位叫作秦瑾瑾的小姑娘。 每当他和郭子俊闲来无事去言鼎记蹭花茶喝的时候,她总是负手于后,自顾念叨那些茶经。 那般模样,像极了私塾的教书先生。 久而久之,原来对品茶一事毫无兴趣的方昊竟然也能略知一二。 房间外的喧嚣声逐渐消失,钱老爷没有再回来,也并没有侍女再前来打扰,想必是钱老爷有意为之。 方昊第一次仔细打探着房间,算不得大,布置的极为精致。 只是偶然间一撇,他看到了从松泉涧回来以后便挂在墙壁上的那柄桃木剑。 十柄剑阵,符箓化物,蓬莱仙剑,松泉涧发生的种种猛然冲入脑海。 如果不是那柄桃木剑真真切切地挂在那里,他真的以为之前发生的一切不过是黄粱一梦。 他并没有去研究那柄质地普通的木剑,而是盘腿而坐,cao纵着体内两股真气于左右两支经脉轰然间冲入丹田。 丹田,乃是藏精之地,亦是精气之源。 真气本是源于丹田,但若使用真气冲击丹田,轻则真气尽失,重则丹田破碎,与废人无异。 对于这种理论,方昊怕是比任何人都清楚。 记得刚刚习武时,大师父更是一日三次唠叨,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这种生气养气蕴气的理论,方昊早已烂熟于胸。 然而,在松泉涧中发生的一切,那种桃木斩妖的果决,那种丹田之内传来的冰冷气息使他保持的异常冷静,他始终没有忘记。 虽然以前他经常与郭子俊在后山与野兽厮杀,但他敢断言,那种近乎泰山崩于前而不乱的冷静,与之绝不相同。 果然,想象中本该撕心裂肺的疼痛并没有发生,相反一种难以言说的感觉瞬间通透全身。 与刚刚那种那两道温润的真气不同,数道冰凉的气息如小蛇般游走在体内经脉。 他谨慎cao控着数道气息,待其在体内运行数个周天以后,终于小心翼翼地将其汇聚在右手掌心。 方昊轻轻睁开眼睛,一道淡金色的罡风于掌心处丝丝作响。 这种奇怪力量传来的感觉与在松泉涧时一剑斩退白小白时那一剑,一般无二! 就在这时,一道清脆的敲门声响起,方昊连忙散尽体内真气,微微皱眉盯着房门处。 “方昊哥哥。” 陆薇薇将原本散乱的青丝束成发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