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夜宿花居雅舍
我只想搞钱正文卷第207章:夜宿花居雅舍五首诗词。 一曲, 一画。 两位花魁。 仅仅到汴京两天时间,林逸就在本届考生中扬名,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青月醉花楼, 李师师幽静小院,一个穿着素白锦缎袍,留着胡须的中年人在几个人陪同下过来,李师师看到男人,立刻露出笑脸:说着去解中年人身上的披风。 此人不是别人。 正是才华横溢、风流潇洒的宋徽宗赵佶。 李师师知道赵佶身份,可却从不说破,赵佶也知道李师师知道他的身份,却也不说破,两人保持这份暧昧,每过十天半个月,赵佶就会熘出宫来见李师师。 此时的赵佶不过三十多岁,正值壮年,要说这赵佶有才情,确实有,琴棋书画无一不精,爱好花木竹石、鸟兽虫鱼、钏鼎书画、蹴鞠马球、神仙道教外,更喜女色。 他***也不是从做了皇帝开始的,在他做王爷时,就是青楼歌馆的常客,玩遍汴京各大娱乐场所,妥妥的夜场小王子。 其实现在出来幽会李师师,还是做了皇帝收敛了不少,只找了李师师一个。 即便这样,依旧有御史言官以此参奏,宋徽宗很不忿的道: 他是北宋最昏庸荒Yin的皇帝,也是最惨的皇帝,崇祯亡国,死的时候最起码有气节,自杀省的受辱,他被抓去受尽侮辱依旧苟且偷生,把祖宗的脸全丢光了。 李师师捂着宋徽宗的手, 语气似娇似嗔。 宋徽宗笑笑, 两人闲话几句, 李师师让芙蓉给宋徽宗煮茶,她却说道:,还可以配合神咒吟唱。」 宋徽宗崇信修仙问道,立刻来了兴趣。 李师师弹奏起乐曲,嘴里唱起净天地神咒: 李师师的唱功汴京一绝,比林逸唱的更加优美,宋徽宗沉浸其中,微闭着眼睛轻轻摇晃脑袋,嘴里跟着小声念叨净天地神咒。 一曲唱完。 宋徽宗只觉神清气爽。 有些激动道: 这首曲子可以说正打在他心坎上,非常合宋徽宗心意,当初林逸展露道家乐曲,就是有意让李师师传到宋徽宗耳中。 宋徽宗问道。 李师师道。 宋徽宗道。 李师师让婢女海棠拿来林逸的书法,从匣子里抽出一张,摊开正是那首雁丘词。 只这一句, 宋徽宗就喜爱上了这首词。 继续往下看, 最后看到这首词的由来,不仅很是欣赏的道: 赵佶虽然不是个好皇 帝,可在其他方面却不必怀疑他的眼光。 李师师笑着道。 宋徽宗一一打开。 宋徽宗说着看向李师师。 李师师立刻把这首词的来历讲了,说那林逸先是见了她,然后又去见了崔念奴,给崔念奴画了一幅画,又写了这首词。 宋徽宗听后觉得甚是有意思, 他想了想, 招呼外面伺候的人进来,吩咐道: 伺候的人赶紧去办。 约莫过了一个时辰,有人急匆匆捧着一幅画回来,宋徽宗和李师师打开画卷,顿时被画中美人吸引。 李师师也善画。 发现这幅画与她以往看过的所有名家画作皆有不同之处,人物更加鲜明立体,仿佛呼之欲出一般。 宋徽宗也一下子喜欢上这幅画,仔细认真看了几遍,笑着道: 李师师转头看向宋徽宗,脸上带着几分嗔怒神色。 宋徽宗一看, 这是自己那两句好看,惹恼了美人啊,立刻笑着道: 说着搂抱女人安慰。 李师师象征性挣扎几下,就不再耍脾气,她知道如何拿捏分寸,轻了是情趣,重了会让人生厌。 李师师问出疑惑。 宋徽宗是绘画宗师,解释道, 他又看了一眼落款。 林逸。 宋徽宗今晚彻底记下了这个名字。 宋徽宗笑着搂着李师师钻入拔步床幔帐。 ...... 翌日, 林逸起床洗漱,穿好衣服下楼来到客栈餐厅吃早饭。 几个好友看到他热情喊他过去。 声音引的很多人抬头看向林逸,昨晚的事情已经传遍,现在林逸更加出名了。 林逸来到朋友那桌,要了饭菜,几个家伙好奇看向他,赵元璧笑着问道: 林逸摆摆手。 几人听林逸如此说,却是纷纷点头。 有人问道。 林逸道。 可就在这时, 门外走进两个仆役打扮的人,厅中吃饭的人立刻认出这两个,不就是 昨天青月醉花楼和花居雅舍那两个送请帖的仆役吗。 这两个仆役已经认识林逸,扫眼看到林逸在厅中吃饭,一起快步过来,两人争先恐后道: 林逸同桌的好友,厅中吃饭的读书人,全都傻愣愣的看着两个仆役,心里满是吐槽与嫉妒。 妈的, 又被两个花魁邀请。 自己到现在还一个没见过呢。 随后众人视线全都看向林逸,看他如何选择,难道还像昨天一样,时间管理大师,一人半天? 林逸看看两个仆役,略一沉吟,收下两人手里的请帖,先对李师师的仆役道: 然后又看向崔念奴的仆役, 众人又是一阵羡慕。 这一来, 这家伙两天都有花魁陪伴。 据传言, 昨天他去见两个花魁,都没花钱,这他妈就更让人嫉妒了,恨不得取而代之。 吃过早饭, 林逸去青月醉花楼赴约,而两花魁再次同邀林逸的事情,也迅速传了出去。 林逸的名声这次更响亮了。 李师师小院。 林逸正在为李师师画画,画上,女人坐在池塘栏杆边,后面是枯莲叶,叶上堆雪。 美人的脸有些红扑扑,看上去就知道在外面冻了许久,却从里到外透着一股活力的美。 当然, 两人并不是在屋外画的。 刚来时,林逸和李师师在院中散步聊天,看到湖中枯荷与李师师那一刻,忽然有了灵感。 随后两人来到温暖的画室作画,林逸画画,李师师就在旁边安静的看着,当面看林逸画画,女人被林逸的画技深深吸引。 从下午一直到傍晚。 一幅画终于完成。 李师师看着画中的女人,只觉真美,自己都被自己迷住了,她现在的反应,和当初崔念奴看到自己画的那一刻如出一辙。 而那几片落着积雪的枯荷叶,原本只是点缀,可却神奇的起到了烘托的作用,女人看上去在笑,可在枯荷掩映下,仿佛又透出一种残缺感。 李师师看了好久才收回心神,看向林逸道: 林逸摇摇头。 在这里, 林逸动了心思,他是给宋徽宗留的,他可以肯定,宋徽宗日后一定会看到这幅画,到时候自己把画和诗都写完了,没准会让那个小心眼的男人生出妒忌,那就不美了。 而留了白。 宋徽宗想到一首诗词,写上去,让他有在美人面前显摆的机会,两人书法画作同在一画,宋徽宗十有八九不会生出妒忌心,而是生出欣赏心。 林逸那些心理学书不是白看的,这些心思完全能拿捏到。 李师师被林逸夸奖的心中喜悦。 眼眸看向林逸,带着欣赏还有几许别样味道。 姐儿爱俏。 她是个美貌的年轻女子,自然也有喜欢满腹经纶才华横溢的帅哥的权利对吧。 吃过晚饭, 林逸告辞李师师。 翌日。 林逸去见崔念奴。 崔念奴依旧在院中等待,见到林逸美人第一句话就是, 林逸问道。 之前她求林逸学画,林逸答应,现在怎么又想起学抚琴了,转念一想,林逸立刻明白,无非是女人间的争风吃醋尔。 林逸道。 崔念奴惊讶, 林逸道。 崔念奴赶紧让丫鬟拿来洞箫。 两人在院中那棵梅树下,林逸吹起一首,崔念奴一双美目看着林逸。 而后林逸又吹了几曲, , , 。 崔念奴听后感觉这几首曲子,好像有些联系的味道,问出心中疑惑。 林逸笑着道: 崔念奴兴趣大增。 林逸点点头, 崔念奴点头。 两人来到屋里,俏丫鬟玲珑给两人煮茶,林逸给崔念奴讲起故事。 林逸讲起西厢记的故事。 原着西厢记,是讲的书生张君瑞和相国小姐崔莺莺邂后相遇,两人一见钟情,经红娘在中间的帮助,为争取婚姻自主,敢于冲破封建礼教的禁锢而私下结合的爱情故事,表达了对封建婚姻制度的不满和反抗,以及对美好爱情理想的憧憬和追求。 可林逸知道,这个故事如果出现在大宋,一定无法发表出去,这不是妥妥的宣传私奔吗,和世俗礼教有极大冲突,官府会封禁你,没准写书的人都会获罪。 所以林逸把故事改了,前面差不多,依旧是张生与崔莺莺邂后相遇一见钟情,而后两人在红娘的帮助下,偷偷联络,可事情被丞府大夫人发现,出来棒打鸳鸯。 最后看在女儿的面子上,与张生约定,今次科举如果能考个进士及第,就允许张君瑞赢取崔莺莺小姐,要知道进士及第乃是前三名,状元、榜眼、探花,想要达成何其艰难,可最后奇迹发生,张生经过不懈努力当年考中探花,然后迎娶崔莺莺,完成一段花好月圆的佳话。 最后一段还不忘拍马屁,皇帝听说了两人的故事,结婚当日写了一首诗送给两位新人, 这西厢记, 林逸看过原着。 里面有很多经典语句,甚至流传后世,比如银样镴枪头,愿天下有情人终成卷属,一见张生误终身,娶妻娶德,纳妾纳色等等。 而且说实话,这本书原着稍微有些颜色,虽比不过金瓶梅,却也有不少露骨的地方,如果以后想要出,必须摒弃。 林逸脑子好, 口才好, 一段故事讲的绘声绘色,不管是崔念奴还是伺候的丫鬟玲珑都听入了迷。 就这样, 故事一直讲到傍晚,才接近尾声。 崔念奴留林逸吃饭,吃过饭又拉着林逸听故事,烛光下,崔念奴聚精会神的看着林逸,都说灯下观美人,越看越好看,崔念奴本就是绝色美女,现在更加美丽。 终于, 故事来到大结局, 张生和崔莺莺结婚,皇帝赐诗,然后两人洞房花烛夜,花好月圆完全圆满。 崔念奴手放在胸前,长长呼出一口气,终于听到完美结局,好舒服。 林逸看向崔念奴,道: 崔念奴立时大喜。 林逸笑着道。 一句心意相通,让崔念奴有些脸红,妙目看着林逸,林逸也看着崔念奴。 崔念奴轻声道。 林逸笑着伸出手,抚摸上崔念奴的俏脸。 当晚, 林逸夜宿花居雅舍。 .....。 最快更新请浏览器输入--到进行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