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四章 曲尽人思
大家还沉浸在歌曲中,李纨道:“真是太好听了,大家还没有回过神来吧!赶明儿让黛玉谱成曲,配上乐器,让大家好好的听一回。” 大家这才回过神来,都说太好听了。 贾母笑道:“这两个玉一配合,又哄骗了大家不少眼泪,可恶。” 黛玉也是不敢相信,宝玉怎么会唱的如此合乎她的心意。 元春也是悄悄擦去泪痕道:“悲是悲了些,可是将女儿家的心事写的如此真实,又被宝玉唱的如此悲切,真乃之音。” 宝玉笑道:“夸奖了,是林meimei写的好,我只不过锦上添花罢了。” 凤姐笑道:“若非碍于身份,你这要是传出去,京城那些弹词唱曲的只怕都被比下去了,都没饭吃了。” 大家都哈哈大笑起来。 李纨道:“林meimei这关不问大家也是过了,下面继续开始,闲话少说,我看下一个是谁?” 众人这才安静下来,又开始继续盯着转盘看。 李纨用力拨了一下,大转盘又飞快的转了起来。 指针在一阵激烈的旋转之后,慢慢的停了下来,大家看着指针的位置,笑道:“又是他。” 宝玉皱皱眉头笑道:“这转盘今儿个就和我过不去了。” 宝钗笑道:“宝兄弟这是要接二连三的给我们展示才艺了,我们都拭目以待了。” 湘云笑道:“二哥哥,我给你点一万个赞!” 探春也在边上伸出大拇指,道:“我也赞!” 宝玉笑了笑,在准备好的纸上写道: 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 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 睡不稳纱窗风雨黄昏后, 忘不了新愁与旧愁; 咽不下玉粒金莼噎满喉, 照不见菱花镜里形容瘦。 展不开的眉头,捱不明的更漏呀! 恰便似遮不住的青山隐隐, 流不断的绿水悠悠。 宝玉写完,大家又争相传看,众人都被这词惊艳到了,一个劲的夸好。 宝玉没有让她们催促,他就清唱了起来。 四下里没有一点声音,都静静地听着宝玉清唱。 宝玉清唱道:“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 宝玉唱完,大家都还愣在哪里,好像没有听过瘾的样子。 湘云最先反应过来道:“二哥哥,你唱完了吗?我怎么感觉没有唱完啊!你再唱一遍吧!” 众人都附和起来,宝玉推脱不过,就笑着道:“我就再给大家清唱一遍。” 四周又一遍安静,宝玉慢慢清唱起来...... 唱完良久,大家才回过神来,大家都叫起好来。 元春笑道:“宝玉果然是精进不少,做词的功夫不输历朝大家,好!好!好!” 宝钗、黛玉、湘云、妙玉、探春、迎春、惜春都朝他伸出大拇指赞不绝口。 黛玉笑道:“没想到你作的这么好了,哪天也给我写几首。” 宝玉笑道:“我都是用别人前人的诗词,我哪里能杜撰出来。” 宝钗笑道:“我怎么就没见过这样的句子,可有出处?” 宝玉笑道:“出处不详,无可考证。” 李纨笑道:“这关就算宝玉过了,下面在进行下一轮,我还真怕又转到.....” 李纨说完轻轻转了一下,大家又都眼睛看向指针,虽然很慢,但又有停在宝玉的趋势,最终指针停在了黛玉名字上区域。 众人这下就打趣道:“怎么一晚上就你们两个,我们都成看热闹的了。” 黛玉也是眉稍微蹙,笑着道:“这也太巧了吧,这不公平啊!” 凤姐哈哈笑道:“这么多眼睛看着,可没有人作弊,看来你们还真是有缘份,不如做我们贾家的媳妇得了,天意啊!” 黛玉羞红了脸道:“嫂子就不是好人,整天贫嘴贱舌拿我打趣。” 凤姐笑道:“我可有说错吗?” 大家都轰然大笑起来。 黛玉走到笔墨纸砚前,想了一想就随手写道: 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 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 助秋风雨来何速,惊破秋窗秋梦绿。 抱得秋情不忍眠,自向秋屏移泪烛。 泪烛摇摇爇短檠,牵愁照恨动离情。 谁家秋院无风入,何处秋窗无雨声。 罗衾不耐秋风力,残漏声催秋雨急。 连宵脉脉复飕飕,灯前似伴离人泣。 寒烟小院转萧条,疏竹虚窗时滴沥。 不知风雨几时休,已教泪洒窗纱湿。 黛玉写完,众人都争着过来传阅,都赞叹不已,最后传到元春手里,元春读完也是眼前一亮。 元春笑道:“诗的意境很美,十分写实,与前一首一样太过凄凉悲切。但字里行间的才气逼人,妙!” 黛玉又将目光投向了宝玉,宝玉笑道:“看来还是我来为林meimei清唱出来,不是是否合乎她意。” 探春笑道:“二哥哥,你可是一而再再而三的帮林jiejie,林jiejie怎么报答二哥哥?” 黛玉脸色微红道:“好处自然是少不了她的。” 宝钗笑道:“我们先听宝兄弟唱完,再听这好处是什么,不说今天可过不了关。” 黛玉笑道:“宝jiejie一向是大家公认最好的,怎么这会子也要当个坏人不成。” 宝钗笑道:“我就是不说,大家也会饶不过你,我就代表大家来当这个恶人吧!” 李纨笑道:“先听唱的怎么样吧!宝兄弟,诗是好诗,可要唱好了,不然连你一块罚。” 宝玉没有说话,二十站起身子,清清嗓子就清唱了起来,四周一片安静。 宝玉唱道:“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 宝玉一开口,大家都被吸引住了,这诗这调子简直太完美了。 黛玉也是惊讶不已,宝玉怎么能想出这种曲谱来配。 开始听还请正常的,但大家听着听着就仿佛是自己的心事一般,不觉泪流满面了。 从元春道贾母,再到下面的众姐妹,甚至那些丫鬟们也是情不自禁地的泪流满面,好像歌曲唱的就是自个,那种悲凉、无助让人扼腕叹息。 就在大家沉浸在这种气氛中的时候,宝玉也唱完了,但大家都还在恍惚中,都没有回过神来。 宝玉看着大家陶醉的表情,也不得不佩服王立平老作曲家的功力深厚,竞真的是从原著中长出来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