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4出国,国外来信,年关
狩猎在1986正文卷214出国,国外来信,年关北边儿国家的重工业非常发达,但是与民生有关的轻工业却非常的薄弱。 上辈子王远学历史的时候看过一副漫画——北边儿的国家被描绘成了一个人,一条大腿非常粗壮,另一条大腿却细的和一根小菜儿一样。 王远带着大壮他们去登机,一路上大壮几个人都是喋喋不休着。 他们别说是坐飞机了,都从来没近距离的见过飞机,坐飞机这事儿能吹好久。 大壮鄙夷的看了长脸的刘建业一眼,他感觉这家伙总是和自己抬杠。 其他几个人哈哈大笑,笑的前边儿的叶夫根尼几人莫名其妙,不过笑容很快就像是会传染一样,他们很快也跟着笑起来。 叶夫根尼无奈的摇头只能用俄语和王远交流,他发现语音不通真的是大问题。 「不怕,只要是能赚钱啥苦我都能吃……你可能不相信,十几岁的时候我就爬上火车从西伯利亚去了莫sike,开始倒卖东西了,要过饭捡过垃圾,差点儿冻死在街头。 后来跟着他们一起去土耳其倒腾货物,一回带两大包衣服,一包衣服比我还要高的多……」 叶夫根尼脸上没有对艰苦生活的愤怒,反而有着对自己的肯定与骄傲。 积极,乐观,有韧性,敢打敢拼……周围的几个白人全都满脸崇拜的看着叶夫根尼,觉得他们的老大非常有魅力。 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王远才知道,叶夫根尼是赫姆辛人,原本世代居住在中亚的格鲁吉亚地区,结果被强制迁到寒冷的西伯利亚,家族亲人死了很多人。 等飞机飞到莫sike之后,棉衣的交易比较顺利。 完成了交易,王远赶紧飞回国内继续买棉衣,他去津门找了马厂长,两人合作开始大批量的倒卖棉衣。 都抢疯了! 只要是棉衣就买,残次品也要,到了那边儿价格稍稍低一点儿照样会有人买。 马厂长作为大型国企的掌门人,身份优势就显露出来了。 私人老板可能等个一两天都见不着一些服装厂经理,或者见着了也要好话说尽,各种请客吃饭都难以办下来的事情,马厂长一个电话就可以拿下订单了。 不仅是津门的几家服装厂在全力生产棉衣,连常山,商都,庐阳,平江,羊城等等很多大型城市的服装厂都接了订单。 有的服装厂不愿意打乱生产计划,但是棉衣价格疯长,原本80块钱一件儿现在直接涨到了120一件,不得不让人心动啊,纷纷开始生产。 工人拿的都是死工资,稍稍给个十块,二十块的奖金,很多人就激动的不得了工作的热情也上来了。 人数最多的国际倒爷还是小户儿,带着一包两包的东西坐火车过去,有的会再带回来一些北边儿特产,两边儿倒儿。 而实力强的国际倒爷已经用飞机了,直接包机,一些老毛子坐飞机过来,出了津门机场后见什么买什么——商店的东西连价格都不问的,直接一扫而光,全包圆儿了。 有的商店销售员骂他们愚蠢,连价格都不问,偷偷长个一两倍的价格也不知道,现实却是即使 涨了价儿,货物运到北边儿国家之后依然大赚特赚。 …… 1991年10月的一天。 王家屯儿。 窗外飘着大雪花子,就像是无数鹅毛在天上乱飞。 屋内,穿着红毛衣的李艳盘腿坐在炕上,用针线缝着新的旱獭帽子。 大白猫卧在她的腿上打着呼噜,把她的腿捂的暖洋洋的。 李艳用顶针儿使劲儿顶都顶不过去,最后还是用小钳子把针拔出来,皮子又厚又硬,很难缝的。 大白猫突然抬起脑袋叫了一声,长长的尾巴也跟着甩来甩去的。 李艳把针尖儿在头发上划了几下,刚要继续缝皮帽子突然外边儿传来一道喊声。 伴随着狗子的大叫声,李艳连忙趴在屋内窗台边儿往外瞅,窗户外边儿订着两层塑料布朦朦胧胧的看不真,看身形不认识。 她一个女人肚子在家带孩子,冷不丁的来一个老爷们儿让她心里直犯滴咕,不过想到炕琴抽屉里王远留下的手枪,她的心里边儿又安定了不少。 吱呀~ 打开屋门儿瞬间一股冷风灌了进来。 来人是跟着王远去莫sike的大壮,他连忙道: 李艳害怕猎狗们咬到大壮,连忙把他们驱赶开: 进了屋之后,大壮从怀里掏出一个小包袱,打开后是一封信,一副金耳坠儿,一个金手镯。 李艳连忙激动的把信拆开了,只见上面写到: 「爱妻李艳: 离家已将近一个月,家里一切可还好?我在莫sike这边儿一切都好,穿着你给我织的毛衣再冷的天儿也感觉非常暖和……」 除了报平安,关心家人之外,王远还描述了一些在莫sike的见闻,趣事儿,洋洋洒洒的写了六张纸字数儿着实不少。 当然还有一些夫妻之间的体己话儿,看的李艳脸庞微红。 李艳低低的说了一句,抬头和大壮说了两句话,便抱着孩子去另一个院子叫王远的爹妈去了。 大壮风尘仆仆的远道而来,又是饭点儿了自然要留下他吃饭的,但是李艳一个人在家很是不方便,叫来王远爸妈就正好合适了。 很快王远老爹老妈就来了,老爹还拎过来一瓶好酒显然是把大壮当成贵客了。 不一会儿老妈又去叫来了王远的二叔和三叔,老爹年纪大了,有二叔三叔陪着大壮喝酒就显的好很多。 先炒了几个rou菜,又煮了冻饺子,等大壮喝美了也吃美了,要走的时候李艳又把自己写的一封信递给他。 大壮搞怪的敬了个礼,便骑着摩托车突突突的离开了。 二叔也有了醉意,说着: 老妈逗了逗小丫头,扭头拿着抹布去帮着收拾桌子: 六个兄弟家里都需要用钱,所以大壮这回带回来6万多块钱,一家留下1万块,剩下的千把块钱他自己用。 王远家。 二叔,三叔都离开了,老爹再和李艳唠嗑,老妈则是帮着把狗子们喂好。 狗子们看到王远老妈端着食物出来了,瞬间高兴的直蹦高儿,大尾巴像是扫帚一样疯狂甩动。 三只猎狗吃的相当的好,几乎顿顿都有大块儿的rou吃的,猎狗体型大运动量也大,为了保持足够的强壮充足的营养自然是少不了的。 别说是1991年了,就是30年后的2021年大部分农村家庭都是不怎么舍得吃rou的,现在王远家用这么多好rou喂狗,老妈自然是觉得非常败家的。 在她看来,二儿子王远就不是个过日子的人。 老妈的嗓门儿很大,屋内的李艳都听的清清楚楚。 老爹巴塔巴塔的抽着旱烟: 老妈虽然知道老爹说的有道理,但还是想怼他一句: 老爹老妈离开了,李艳刚关上栅栏门儿回了屋,突然听到meimei李萍的喊声。 李艳正在屋里试戴王远送她的金耳环呢,听着声儿连忙把屋门打开,只见李萍满脑门儿的汗珠儿,正推着一辆大铁驴自行车站在院子外边。 李艳快跑着去开门,由自不解气的拧了李萍的胳膊一下。 李萍笑嘻嘻的,表情欠欠的:「咱爹让我给你整来几只鸭子,都杀好了炖着吃就行了。 哦,还有这一兜子儿咸鸭蛋,我都是挑的大个儿的肯定有不少双黄蛋,流了油了可香了。」 把筐子搬进屋,李艳赶忙拽了条毛巾给李萍擦擦汗,又找了顶旱獭帽子给她戴上。 李萍看着镜子里的自己,左拧扯,右拧扯,越看感觉越好看。 李萍瞬间不依了,直接去挠李艳的痒痒两姐妹直接打闹起来。 两人打闹了好一会儿,知道睡醒的小王婷哇哇大哭起来后,李艳才赶紧去抱起她来哄着她。 闲聊中李萍也知道了王远去了国外,还寄了信件和首饰回来,她回头一瞅就见到了柜台上的书信。 说着话她伸手就打算去拿信,瞬间抱着孩子的李艳被吓出一身冷 汗,心中有不少rou麻的体己话,要是被meimei见着了那她也不用活了。 李艳把书信锁在抽屉里,拿了一条新裤子让李萍换上。 李萍就此在王远家住下了,在这边儿也没有她爸妈的唠叨,还有很多好吃的,比如飞龙,以及可以穿一些李艳穿不了的漂亮衣裳,用一些护肤品等等。 她感觉生活真的是悠哉自在。 时间流逝,转眼就到了腊月二十二,再过几天就要过年了,到时候就是1992年了。 砰砰砰~ 屯子里的孩子们儿跑来跑去,用鞭炮炸雪堆,炸牛粪,玩儿的可开心了。 还有的一群孩子用掏裆的方式骑着大铁驴蹭蹭蹭的驶过,怀里夹着鞭子和陀螺,可能是去冰上抽陀螺玩儿。 突然。 西边儿驶来一辆摩托车。 王磊正带着一群比他更小的孩子放鞭炮呢,仔细一瞧发现是几个月不见的堂哥回来了。 王远撕开一大包糖抛给大家,糖果是老式的,就一层透明塑料纸包裹着球型的糖果。 孩子们瞬间一阵哄抢,外向的孩子抢的就多,内向的不怎么敢伸手就抢到的少。 有一个最小的孩子一颗都没抢到,掉他脚边儿的糖果都被别人捡去了,瞬间委屈的想哭。 王远把那个小孩儿喊过来,摸摸他的脑袋又抓给了他一把糖。 小家伙思考着王远的话,似懂非懂的点点头: 王远也不管他是真懂还是假懂,摸摸他的头发便骑着摩托车离开了。 回到家门外边,喊了一嗓子李艳就兴冲冲的出来了。 李艳满眼欣喜,语气中略有些责怪着。 王远进了屋一看,发现小家伙正乐呵呵的在炕上爬呢。 穿着开裆裤的小家伙对王远有点陌生,但是让王远惊奇的是,她已经会叫mama了。 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