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粮税
白露沿着小路一直走,很快就看见了那个官差所说的老人。 思索了片刻,白露直接将裤子拉上膝盖上方,然后将长袍系在腰间就直接踏进田里了。 “您好,我是小虎叫来的,说是您需要帮忙是吗?” 老人手里拿着镰刀,正一刀又一刀的割着前方的稻谷,听见后面有声音又回头看了一眼。 眼前这少年白白净净的,身上衣服一看就是富贵人家才穿的起的布料。 他说是小虎叫来帮忙的?难不成是割稻子? 老人用疑惑的眼神看着白露,一下子不知道说什么好。 “您好,老人家,我问那小虎哥附近有什么事情可以做的,换点银钱,他给我介绍您这里,说是需要割稻子,不知是真是假?” 老人一听这话,嚯,还真是来割稻子的? 虽然自己确实需要人手帮忙,可这白嫩少年? 像那干活的人吗? “这位公子?您是不是开玩笑呢?” 带着疑问,老人终究还是开口问道。 “没有啊,我真是来帮你割稻子的,您这还有镰刀没?我力气可足了!” 白露走到了老人面前,十分诚恳的说道。 “这……” 老人犹豫了片刻,又说道: “那我先教教你吧?” “呃,行,您割给我看看?” 十一月份正是大月的晚秋之际,大部分地方都已经变得寒冷了起来。 不过苏州靠近南方,又与东海相邻,如今还是早上凉爽,下午又热起来的气候。 也正因为这种气候,苏州难得的可以一年种三次粮食,成为整个大月最重要的产粮之地。 蚩王趁着秋收之际进攻苏州,在补给上就容易了很多,军队打到哪收粮就收到哪,不仅可以供给军队的需求,还能有多余的粮食运往麟州去。 白露与那老人在田里辛勤的收割着秋粮,从上午时一直劳动到日落,老人才说要回家吃饭。 白露尽管被灵气改造过身体,这一天下来也累的够呛,问到老人为什么不吃午饭的时候,老人愣了一下。 “公子说笑了,我们这些农人哪能一日吃三顿呢?” 这时白露才知道,大月的普通农民和底层商贩一天原来只有两顿饭吃。 和老人一起回到他黄土和茅草建起来的家中,白露也认识了老人的妻子,一个十分和蔼的老太太。 听说白露帮忙收了一天的稻子,老太太给白露添的稀饭都格外浓稠一些。 “哎呀,谢谢这位公子了,我家老头子身体不好,这几天把秋粮收起来了,只怕人要累垮,有了你帮忙就好多啦。” 白露也连忙推辞道:“不用不用,你们也多吃一点。” 老太太是不知道白露今天要来家里的,只准备了两个人的稀饭,白露一来她把浓的都盛到白露碗里,自己两口子就只能喝米汤了。 “公子别客气,我们家虽然穷,但是米还是有的,明天早上我跟我老头多煮一点就是了。” 老头也连连附和道: “对啊公子,你年轻,饭量大,不吃稠的身体扛不住!这几年老天作美,我们家里都有粮食吃,你别担心了。” “唉。” 尽管两位老人一直劝说着白露,但是白露看着手里这碗稠粥,还是有点下不去口。 “哈哈,老婆子,你再煮一点吧,不然白公子今天是吃不下这碗粥了。” 老太太也呵呵一笑,连声道好,又回到厨房里面继续生火煮饭去了。 白露心里这才舒服了一些,转头打量了一番老人家里的环境,忽然又问道: “丁叔?我看您家里房间很多,您就两个人住吗?” “还有,您种了那么多地,怎么连米饭都吃不起呢,劳累一天了回来还要喝粥?” 老人听到这两句话,脸上的笑容也逐渐消失了。 柴火的黄色光芒照在他满是皱褶的脸上,像在述说岁月的故事。 “唉,公子不知道吗?如今南边打起来啦,老汉我家里两个儿子都没有成家呢,全被征兵的带走了。” “种的地多,可又不全是自己的地,老汉家里只有五亩地是自己的,交六成税粮就行,还有十五亩地是村长租给我的,每季要交九成粮给他呢。哪能天天吃米饭啊。” “什么?” 白露听到这个答案大大惊讶了一番。 “丁叔,大月税粮不是只有三成吗?何来的六层?” “这租户交粮居然高达九成?那无地之人岂不是都要被饿死了?” 老人听完白露的话笑的很开心,像是听见了一个好笑的笑话一般。 “呵呵,公子夸张了,饿不死。” “那没有米吃,还有番薯和野菜啊,村长不会让租户饿死的,饿死了,没人给他种地啦。” “至于公子说的税粮三成,那是皇帝定的,大王也要收粮啊,还有城主和县令都要收,一层层加起来,不就六成了吗?” “我们家还算好的,有几亩地,温饱不愁,足够啦。” 老人说起这些事情,虽然语气有些抱怨,但是脸上还是笑着的。 这日子虽然苦了点,但也过的下去,对他而言已经很满足了。 等到参军的两个儿子回来,再给他们说门亲事,老丁就更满足了。 像老丁家里的情况,说门亲事不难,有饭吃,人家闺女嫁过来了不会吃亏的。 可老丁满足了,白露却心里难受万分起来。 他想起了一些很久之前的事情,在青崆山上,那些给他授课的老师们都在夸如今是太平盛世,百姓衣食富足的啊。 “那……” 白露犹豫了一下,但还是接着问了下去。 “那之前呢?” 老丁反问道:“什么之前?” “就是,秦安皇的时候……” 白露看向老丁的眼神小心翼翼的,十分害怕听到和自己不想听到的答案。 “哦,你说之前的皇帝啊?那会比现在好,不打仗不说,税粮也都比现在少一成,不然家里哪敢养两个男娃呀,呵呵。” 老丁对秦安皇在位时的生活大加赞赏,可白露听起来还是愈发失落。” 五成的税粮,如果是租来的地,甚至要交八成的税粮。 农民一年辛苦倒头,自己能拿到手的粮食仅供温饱而已,连孩子读书都供不起。 就这样,他们还觉得十分满足。 这和自己在书上学到的盛世,差距怎么这么大呢? 白露情绪十分低落,无意识的说了一句: “丁叔,对不起。” 老丁听到这话愣了一下,然后连忙笑道: “哈哈,公子你在说什么呢?你道歉干啥?跟你又没关系。” 白露也是猛的反应过来,心里一阵慌神。 怎么了? 这是剑心不稳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