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民心之论
清晨,微风抚过山林,带起一阵鸟鸣虫叫,树梢上,许梁两人并肩而立望着山下的村庄。昨天的一切已经远去,衙役们在强力镇压后已经离开,村民们在闹过一番后也安静下来,他们按着往常的生活节奏开始生活。 许粟看了会儿远方的炊烟回头问梁燕:“怎么了?从昨天起你就闷闷不乐的。”梁燕皱着眉头道:“我是担心此地民心不稳,我们昨日的行为怕是要激起民变。” “哈。”许粟嘲笑道:“民变?就凭他们?” 梁燕恼怒地说道:“许御史,我发现你对危险根本没有认识,民如水,君如舟,水可载舟,亦可覆舟。你似乎没有认识到昨日我们的行为是有后果的,万一民心有变怎么办?”她低下声说道:“尤其是现在正要动兵。” 许粟嗤笑道:“只有组织起来的民众才能成为急流,无组织的民众只是平静的水潭,哪里会掀翻大船,他们反而需要大船来显示自己的力量。”他指了指下面劳作的民众:“最大的民心就是生存,我保一方风调雨顺,他们自然会在一日又一日的劳作中消磨掉时光,怎么会民心有变。” 梁燕道:“可是宗族不就是他们的纽带吗?昨天他们可是冲击过军阵的。”许粟不屑地说道:“宗族制度是一种非常落后的制度,它对内残忍对外软弱,根本不可能动员起人力物力。昨天他们不过是见我们无伤人之意,胆大妄为罢了,如果我果真摆开军阵厮杀,他们反而不敢上了。而且就算这样,冲上来的都还是旁支,本家子弟昨天可都在后面站着呢。” 梁燕偏过头去:“我看你不像个修行者,反倒像个官吏,没一点修行者肆意潇洒的气质。” 许粟从怀里掏出一枚铜钱掐在手里:“我朝是在长达百年的艰苦卓绝的战争中打出来的。如果说以前还有肆意潇洒的修仙者,现在也没了,你能想像天下生灵涂炭,蛮夷肆意屠杀侮辱百姓,某个名山大川里修仙者还在饮酒作乐,搞那种白衣飘飘的潇洒行为吗?” 许粟手中的铜钱泛起金光:“如果有那种人,那他心中就已经没有天下苍生了,这样的人就是修成了仙得了长生,对天下有什么用?难道是期待他好心拉你出苦海一起去深山逍遥吗?” 许粟将铜钱往天空一抛,那铜钱渐渐隐去身形,在空中消失不见了。梁燕问道:“我们在这等了半天了,你算的妖气快到了吗?” 许粟指了指天空:“那不就是吗?”梁燕极目眺望,湛蓝的天空中只有几朵白云在悠悠飘过:“哪呢?” 许粟疑惑地看看天上:“天上那么大几朵云你看不见吗?” “那是妖气?”梁燕大吃一惊:“你不会搞错了吧,妖气不是黑压压的一股烟气吗?” “那就是妖气。”许粟肯定地说道,他上下打量了梁燕一番:“你的修行知识不会是说书上听来的吧。” 梁燕涨红了脸:“胡说,我乃茅山正传弟子,你怎可如此污蔑于我。世人皆知妖气为漆黑的烟柱,这怎么可能有白云是妖气呢?” 许粟一阵无语,他道:“妖气当然是黑的。但妖族不会伪装吗?他们是在搞渗透作战又不是在大举进攻,天上黑乎乎的一股气乱窜不会被人打下来吗?可以化人为妖的妖气可是很贵的。” 梁燕看着飘荡的白云,忧愁地说道:“这么看来,他们隐藏手段很好啊。” “当然了,不然怎么能和我们分庭抗礼。”许粟点头道:“事实上不止白云可能是妖气,山间的彩虹、突然出现的五彩祥光等都可能是。你以后要多加注意,要以灵力分辨物体。” 这时,一只大鹰急速飞来,许粟接住它,从腿上取出绢书读了起来,那鹰站在树上假装歇歇脚,又振翅飞走了。 “朝廷来信了,说什么?”梁燕看着许粟在书上写写画画。 许粟将绢书递给梁燕:“为了征兵,台阁召集天下修行大派开了个会,为修行境界定了个级。引气入体前为后天,先天,引清气入体后化为练气,筑基,五脏,元婴,化神,地仙等六个境界,道门划分大致如此,当然佛门及武道有他们自己的叫法,不过境界划分大致如此。” 梁燕高兴地说:“这可是好事,这样一来,天下修仙者可有个标准了。大家人人上进,修仙盛世就可以来临了。” 许粟哭笑不得说道:“给你说了,这是征兵用的。这样一来,将人分成数个等级,朝廷来人征兵,说征练气,筑基的就很高兴,说征筑基,元婴期的就不在乎。这样一来,征兵的纠纷不就少了吗。什么修世盛世,我看是战争就要扩大了。” 梁燕皱眉道:“你这人就是心思太重。”她拿着绢书看来看去,忽然问许粟:“你看我是什么境界?”许粟道:“你啊,差不多是筑基吧。” 梁燕喜滋滋地说道:“等我回到京城,一定和姐妹们炫耀炫耀,哎,你说这筑基里也有不同,怎么没分出个高下来。”许粟点点头道:“你说的是,你现在是筑基期后期中的前期,前期中将要突破的后期,后期中的后期。” 梁燕没好气地哼了一声,追问道:“那你是啥境界啊?”许粟道:“朝廷修行有成的人都不在这些境界之内。好了,妖气动了,我们追上去。” 许粟掐了个法决,天地间一阵微风吹过,两人化作两片落叶随风而去,沿途穿山过岭,随着妖气走了数千里,直到走了两个时辰,出了洛州才停下。 竹林间,几名外出踏青的小姐嬉笑着穿过,前拥后呼的仆役抬着瓜果紧随其后,侍卫们警惕地向四周张望着。 人群刚过,两片竹叶从天空飘了下来,那竹叶一落地便化作两个人,正是许梁二人。 梁燕揉着脑袋问道:“我们到哪了?那妖气呢?”许粟掐指算了算:“我们应该已到豫州了,妖气已在前方落下,我们去前面看看。” 两人穿过竹林便见到山路上纷纷攘攘的行人,两人顺着人流向东,行不多时,便看见一座依山傍水的道观。 “好漂亮的道观。”梁燕赞叹道。 那道观红墙绿瓦,琉璃屋顶射出七彩光芒,四周竹林遮蔽,松柏成行,幽深静怡,时有虫鸣鸟叫,鱼跃鹤吟。行人三两成群沿阶而上,富者昂首挺胸,与身旁伴侣轻声谈笑来要长生,贫者低头默念,独行而进求脱苦海,丰神俊朗的迎客道人行走其间为众人指引。观中道士齐唱经文,回荡山间,映衬出尘之像。 “什么道观。”许粟指着屋顶道:“那七彩光芒便是妖气,此地正是妖魔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