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杀死上司要趁早
书迷正在阅读:斗罗:开局俘获女神朱竹清、仙郎,你再要活一千年、娘娘是个娇气包,得宠着!、未来作家:其实我是名界客、这个重生不太正经、从巨魔部落到精灵帝国、偶极道一千年之子、吾欲成仙、人在利维斯:开局亡命众杂兵、大隋嫡长孙
事实上,虚若无内心亦在嘀咕。 他本以为朱元璋只不过做了一个普通的梦境,未曾想到,竟然还会是这种有头有尾,情节离谱诡异,完全不合常理的怪梦。 朱元璋是如何从一介平民,投入郭子兴的红巾军之后,一步步的壮大实力,最终驱逐蒙古人,建立大明朝的。 他虚若无再清楚不过了,因为他就在其中出了很大的力气,甚至可以说,是最大的助力。 否则满朝文武,为何只有他虚若无一人被册封为王爵呢? 这同样是朱元璋对虚若无立下功劳的认可和赏赐。 也是虚若无在朝廷中,独一无二的表现。 与之相符的还有,直到现在,朱元璋已经登顶天下三十年时间,虚若无却一直还在称呼这位天子为“元璋兄”,从未叫过他一声“皇上”。 但朱元璋却丝毫不以为忤。 虚若无沉思良久,一针见血的指出了朱元璋最大的忌惮。 小明王之死,乃是朱元璋内心深处,最大的忌讳之一。 当年为了扩大影响力,朱元璋曾经一度挂名在小明王的麾下,借助红巾军的名义,不断增强实力。 但等到小明王被蒙元军队击败,孤身落魄来投,朱元璋却暗中指示麾下部将廖永忠等人,将小明王溺死于瓜洲(今江苏扬州南)江中。 此事一度引起天下轰动,矛圣上官飞亦正是因为这番变故,才同朱元璋一刀两断,一怒之下,率领麾下进驻怒蛟岛,建立了怒蛟帮。 然而朱元璋在暗中杀害小明王后,一发而不可收拾,接连击败了陈友谅,张士诚等群雄,最终驱除蒙古人,登上大宝,拥有整个天下。 上官飞虽然不认同朱元璋的枭雄心性,却在一次同浪翻云的交谈过程中,感慨果然只有心狠手辣者,才能够取得最终的胜利。 昨夜在梦中,骤然听闻到“中土明教”几个字时,朱元璋便立即起了疑心。 怀疑所谓“中土明教”,是否和小明王韩林儿有关? 因此才会前来鬼王府,向鬼王虚若无询问究竟。 虚若无摇摇头,直接否认道,“这数十年来,包括元璋兄,还有徐达刘基李善长常遇春等人,都十分清楚,世上并无什么中土明教。” “元璋兄又有什么可担忧的呢?” 朱元璋龙目中寒光四射,不可置否道,“所谓空xue不来风,朕既然做了一个这样的梦境,必定大有瓜葛。” 虚若无哑然失笑不已。 究竟是什么时候,堂堂朱元璋,竟然变得如此疑神疑鬼的? 或许是当年太子朱标身死的那一刻,这位大明朝的开国帝皇,为了子孙计,接二连三诛杀功勋。 又或者从一开始,他就从曾不信任过任何人,哪怕是他虚若无,同样无法得到他毫无保留的信任。 这是作为一代帝王的最基本特性。 朱元璋却在等待虚若无给自己的答复。 虚若无心中一动,不答反问道,“元璋兄再想想,你在梦境里头,是否有见到韩林儿?” 朱元璋一怔,重新回忆了一遍昨夜的梦境。 蓦的浑身一震,惊讶道,“正如若无兄所言,朕竟然真的想起了韩林儿,同样曾经出现在梦境中。” 现在想想,当时就在年青版的自己身旁不远处,某位同样满脸的狂热神色,不停叫喊“教主无敌”,“明尊降世”的小年轻,不就是后来的小明王韩林儿吗? 这么看来,梦境中那叫做“中土明教”的势力,实力之强,简直有些骇人听闻。 因为刚刚重新回想的那一会儿功夫,朱元璋又看到了许许多多,元末逐鹿中原时期,各路义军的头领级人物,乃至称霸一方的武林大豪。 如彭莹玉,刘福通,周颠,铁冠道人等,放眼望去,竟全是熟悉或者不熟悉,但全都耳闻能详的一时人杰。 哪怕已经贵为天下至尊,朱元璋依然觉得头皮阵阵发麻。 实力如此庞大的“中土明教”,怎么可能会在世间,没有留下半点的痕迹呢? 只看那些明面上的人物,当年天下间的反抗蒙古人的义军,十之八九全部都是“中土明教”的麾下。 不管怎么看,最终驱除蒙古人,拥有天下的,必定是“中土明教”无疑。 想到这里,朱元璋突然泛起怪异心思。 从梦境中的情况来看,领导整个“中土明教”的最高领导人,所谓的第三十四代教主,竟然是一位小小的青衣女童。 那么当“中土明教”取得天下后,坐上帝皇之位的,难道亦是那位青衣女童嘛? 虚若无见他神色有异,顿时将目光投注过来。 朱元璋大感好笑,将梦境中看到过的诸多人物,一五一十的向虚若无叙述了一遍。 虚若无听完之后,露出了和朱元璋几乎别无二致的相似表情,还有相同的疑惑,“天下群雄,怎么会让一介女童做至尊呢?” 两人面面相觑的互望了一阵,不约而同地爆发出一阵狂笑。 笑声过后,虚若无擦了擦眼角笑出的泪水,摇头不止。 他神色一正,反问道,“元璋兄以为,从你我的亲身经历来看,当年的小明王韩林儿,真的仅仅是他人的麾下吗?” 朱元璋摇了摇头。 怎么可能,当时的小明王之所以拥有大义,只不过是因为他的父亲韩山童,率先举起了反抗蒙古人的旗帜,打响驱除鞑虏的第一枪而已。 至正十一年(1351年),蒙元朝廷治理黄河,强行征役15万民工修筑堤坝。 韩山童就是其中一员,他趁机暗中部署,以“莫道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的口号,挑动人心,举起造反的旗帜。 韩山童虽然很快被捕牺牲,但从此揭开了浩浩荡荡,前仆后继的红巾军起义浪潮,最终葬送了蒙古人建立的大元朝廷。 正是有这么一份大义,后来刘福通才会奉迎韩山童的儿子韩林儿,立其为帝,号小明王,建国大宋,改元龙凤。 就连朱元璋都曾经挂名在小明王麾下,被其封为韩宋政权的江南行省丞相一职。 但朱元璋果然不愧心狠手辣的开国帝皇,在实力壮大后,暗中溺死小明王,开始北伐蒙古人,定鼎天下。 其时距离徐达常遇春两人北伐,仅仅只有不到两年的时间。 这亦显示了朱元璋眼光的独到之处,否则等北伐军队攻下大都城,他却依然还是小明王的麾下,那又该谁来坐这个皇位? 西楚霸王项羽以自己的例子,生动具体的告诉了后来者,想要毒杀上司要趁早,否则必定会后患无穷。 项羽虽然号称西楚霸王,实力天下第一,然而天下共主依然还是楚义帝熊心。 等到项羽暗中毒杀义帝后,分封天下,以至于后来刘邦打出的反抗旗号,都是为义帝报仇。 项羽和朱元璋之间的差距,在相同的事情上,暴露无遗。 是以上官飞等人虽然看不惯朱元璋的行径,却依然没有妨碍,朱元璋最后成为天下最大的赢家。 朱元璋想起往事,暗自庆幸不已,同时斩钉截铁般回答道,“绝无此事,小明王虽然拥有一份大义,但是他本身的实力孱弱,无法指挥麾下任何一支部队。” “可朕梦境中的中土明教,却对其麾下众人,有着极高的统治力,就连彭莹玉,刘福通,韩山童等人,都对那一位小教主忠心耿耿,毫无叛逆之意。” 虚若无耸了耸肩,微微笑道,“如此怪异的情况,亦只有元璋兄在做梦的时候,才会发生。” “元末时期,天下群雄何其众多,偏偏人人都心高气傲,谁也不会服气谁,你争我斗,恨不得一口气吞掉对方。” “又怎么会对一介小小女童,感到心服口服呢?” 朱元璋心中一动,突然说起一个至为关键的细节道,“如果那位青衣女童的实力,超乎所有人的想象呢?” 虚若无油然一笑,反诘道,“什么样的实力,才能够力压天下?至少也需要像无上宗师令东来,大侠传鹰一般,冠绝天下才行。” “可真有他们两人的实力,又怎么会迷恋红尘,做什么劳子的中土明教教主,率领麾下征战沙场呢?” “那等人物,只会静心专修天道,好早日挣脱这人间牢笼,破碎虚空而去……” 朱元璋哈哈一笑,毫不客气的打断虚若无的长篇大论,淡淡道,“那青衣女童能够凌空飞行,盘膝坐在虚空中,一动不动。” 虚若无听到朱元璋如此说法,脸色倏然一变,露出一副异常谨慎的模样。 他一动不动的呆立原地,就连眼珠子都不眨一下,陷入了深深的思索当中。 朱元璋心知,虚若无已经想到了某些,十分关键的细节。 果然也不知道过了多长时间,虚若无终于回转神智,沉声道,“元璋兄,此事非同小可。” “在我说出答案之前,不知道元璋兄你,是否能够去面见一个,呆在皇宫里头的人物?” 朱元璋大为好奇,也不知道虚若无要自己会面的,究竟是什么样的人物? 皇宫里头,除了太监和宫女,还有什么能够在见识上,超出堂堂鬼王虚若无的人不成? 难道是那群影子太监中的某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