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机关算尽
书迷正在阅读:吞噬星空之巽风剑主、猛萝降世、斗罗:开局俘获女神朱竹清、仙郎,你再要活一千年、娘娘是个娇气包,得宠着!、未来作家:其实我是名界客、这个重生不太正经、从巨魔部落到精灵帝国、偶极道一千年之子、吾欲成仙
在房间中观察的惊鲵也意外,她不仅对苏宣的武功惊讶,一个学医的人,竟然武功也如此的精湛。 另外这家里的机关是怎么回事? 嗖! 箭矢如雨水般的降临而来,天泽太子等人纷纷后退。 天泽眉头紧锁,他现如今还没有恢复到巅峰的实力,见到苏宣竟然能够短时间抗住无双鬼,他已经有要撤退的意思了。 这个仗不打比打了更好。 “走!” 天泽厉声道,他目光冷冽的看了一眼百毒王,这个混蛋,不是说苏宣不会武功的吗? 连无双鬼的力量都能扛得住,你说不会武功,回去再收拾你。 四个人也就交手了一个回合,没有主场的优势,对方的家里走布满了机关,不打了,还是赶紧撤退吧。 此地不宜久留。 天泽嘴角冷冷一笑,不错,有意思,他没想到新郑城内竟然有这样的一位深藏不露的强者。 他们快速的远离了新郑城的西巷,向着城外而去了。 苏宣没有追击,妻儿还在家里,他不宜离开。 对天泽而言,发现了苏宣的实力,并不完全是一件坏事,甚至有可能是一件好事情。 天泽对自己的处境很明白,他是血衣候和姬无夜放出来的一枚旗子,他的作用,正是为了制衡九公子韩非和四公子韩宇。 以他的手杀了这两个人合情合理。 但是,新郑城内多出来了苏宣一个未知数,有苏宣在,天泽自然就可以和血衣候等人谈判。 你不给我解毒,我就打不过苏宣! 苏宣和韩非一伙的,你们自己看着办吧。 所以,当察觉到这一切的微妙关系之后,天泽直接就撤退了,没必要继续留在这里消耗。 他们撤出了城外。 天泽目光灼灼的盯着百毒王,眼神如杀人一般。 百毒王额头上冷汗直流,以他知道的东西,只知道焰灵姬变强了,完全没想到苏宣也会武功啊。 百毒王急忙恭敬的说道:“太子殿下,这我也没有想到啊,我也不知道他们竟然还留了一手!” 百毒王此时感觉犹如头颅上了断头台一般的可怕,天泽太子的压力,让他难以抗拒。 天泽冷哼了一声,沉声道:“如果有下次,你就去给驱魔使做傀儡吧。” “多谢太子不杀之恩!”百毒王慌忙的说道。 能捡回来一条命就好了,他可是知道,曾经的天泽太子,对手下的残忍。 天泽太子说道:“行了,你们留在这里吧。” 无双鬼伸了伸懒腰,他回山里抓兔子去了,他并不想和焰灵姬为敌。 在百越一伙人中,焰灵姬对他不错,他呆头呆脑的,别人总使唤他,焰灵姬还给他烤兔子吃。 比别人好多了。 新郑城,西巷。 苏宣望着对方一溜烟的跑路了,这撤退的速度,着实令人佩服啊,刚刚开打,人就跑光了,厉害厉害。 他在庭院中将箭矢都捡了起来,重新放回去,以备下回用的。 偏房中的惊鲵,放下了晾衣杆。 就在这时候,小言儿昏昏沉沉的,直接就倒下了,惊鲵眼疾手快,趁着她尚未摔在地上之前,将她抱了起来。 惊鲵连忙上来扶住了小言儿,她早已习惯,并未太慌张,只是忍不住的心痛,傻孩子。 “娘,那个人的内力很混乱。”小言儿柔声道,然后很快,就昏迷了。 惊鲵和小言儿有一个小秘密,只有她们两人知道。 小言儿的眼睛,可以看到别人内力的运转方式和流向,她自己的修炼天赋也很不错,只可惜,抢了元气,先天不足,只要稍微一用这个技能,就会晕倒。 小言儿很瘦弱,经常昏迷数日,无法进食。 惊鲵热泪盈眶,小言儿这几年,跟着她吃了很多苦,常年要躲避罗网的追捕。 惊鲵虽然实力很强,但是也没有固定的收入来源,偶尔劫富济贫还可以,经常这样做,也会仇家遍地。 她也想过平静的生活。 惊鲵将小言儿抱到床上去了,以以前的经验,休息一会儿就好了。 她推开门,走了出去,望着捡回箭矢的苏宣,说道:“苏宣先生,小言儿又昏迷了。” 苏宣一惊,忙问道:“怎么回事啊?” 他急冲进房间中看了一眼,给小言儿把脉,和来的时候相似,问题不大,还是相同的问题,她的体质过于的虚弱。 惊鲵进来,望着焦急的苏宣,她心里暖暖的,这个男人,真心的关心小言儿。 苏宣眉头紧锁,沉思片刻后,说道:“静儿夫人,我去城里一趟,买一些药材回来,如果家里有危险的话,你就去找焰儿。” 惊鲵默默的点头,好,“多谢先生费心了。” 她始终都在观察苏宣,苏宣马上就出门了,她回到了小言儿的床边,握着小言儿细嫩的小手。 惊鲵再此之前,规划过好几条逃跑路线。 她是从魏国逃出来的,这几年,一直在三晋之地盘旋,这一片地界,距离秦国比较近,相对很容易被罗网找到。 她之所以会一直在这里,主要也是因为她对三晋之地的地形更加的熟悉,到了其他的地方,更加的陌生,往往也就意味着危险。 她的逃跑计划有三条。 其一是一直背上,直奔燕国,罗网渗透力不强,只要别被地头蛇坑了,就相对安全。 但是,燕国极为寒冷,尤其是冬天,极寒难耐。 惊鲵自己有内力护体,自然无所谓,冬天穿着单薄的裙子,也不会冷。 但是小言儿身体虚弱,扛不住的。 另外一条路,是前往南方的楚国。 楚国地大物博,有足够的空间躲避。 但是南方多瘴气,惊鲵常年生活在北方,对南方并不熟悉,去了难免被蛇虫叮咬。 第三条路,也是最为稳妥的。 就是前往东方的齐国。 齐国军力强盛,域内门派众多,儒家和农家,都在此地,两家都有反秦的趋势。 而且齐国的气候和中原基本相同,四季分明,冬天也没有燕国寒冷,夏天也没有楚国的蛇虫。 她原本就是打算前往齐国的。 比起儒家的学术氛围,树大招风,农家的情况更适合隐藏。 就在她胡思乱想的时候,苏宣推门回来了,她望着这位俊俏的少年郎,心里隐约确定,或许眼前的路,才是最佳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