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大明读书人
杨继盛再次对朱载基行了一个郑重的跪拜礼。 “尊师大义,我替大明读书人,谢谢秦王!” 朱载基立即托起他,很是满意,赞赏道:“以后好好跟我干,为师自不会亏待了你。” “是!” 很多读书人都把书看完了,他们基本都是由期待兴奋再到失望甚至生气愤怒! 他们认为朱载基太过分了! 这样辱骂读书人,甚至还污蔑传统儒学,大逆不道,其心可诛! 这样的书,还骗了自己五两银子,真是越想越气。 不过看着朱载基,他们又不敢去做什么,只是在心里臭骂了一通,把朱载基当成一个大反派。 夏冬抽空来到朱载基面前,有些激动,也有些茫然。 “怎么了?有话直说就是。”朱载基笑着对他说道。 夏冬有些忧虑,缓缓说道: “大哥,你这书好是好,但也太过尖锐, 恐怕会让读书人怨恨上,这恐怕不大好,这些读书人,一旦认真起来,可是一股不容小视的力量!” 他听他爷爷夏言说过很多趣事。 在嘉靖刚继位时,有一批读书人出身的官员,给他出一个大难题。 那就是嘉靖时期最著名的政治大事【大礼议】事件,杨廷和为代表的的一众言官清流,让嘉靖认兄为父,而不让他认自己的亲生父母。 结果这事闹得很大,最后是年轻的嘉靖赢了! 他通过重用张璁、桂萼,郭勋,杨一清等人,以雷霆手段,把反对自己的二百余大臣给打了一顿,甚至打死了不少! 杨慎就是被打得最惨的一个,他身体算是不错,也差点被打死,最后放逐云滇,嘉靖恨透了他,说过:永不录用! 这足以可见,年少的嘉靖的手段心机,就已经非常非常高明! 名相杨廷和都不是对手! 嘉靖喜好神仙,给事中顾存仁、高金、王纳言都因直谏而获罪。 方士段朝用说,皇帝深居内宫不与外人接触,那么黄金可成,不死的药物可得。 嘉靖更加高兴,下谕知晓廷臣说让太子监国, 说,“朕只稍微休假一两年,就亲自理政如初”。 满朝文武大臣都惊愕而不敢说话。 杨最抗疏规劝: “陛下正在壮年,竟下如此圣谕,不过只因得到一个方士,想服食求神仙。 神仙是山栖澡炼的人所做的,哪有高居黄屋紫门,衮衣玉食,而能白日飞升的人? 我虽然非常愚鲁,但不敢奉诏。” 这话大意就是: 你个小皇帝荒唐又糊涂,不过是遇见了一个骗子术士,想通过他求得神仙之法,长生之道。 但神仙是在深山老林,清心寡欲,专心修道的。 哪里有住在奢华富贵的王宫,穿着锦衣,享受着美食,而能够白日做梦的飞升得道的? 我自认不蠢,那蠢的是谁呢?这诏书,我不会遵从! 杨最,字殿之,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他比著名谏臣杨继盛还要直,勇,忠! 因为他是直接骂皇帝,骂他最喜欢的神仙修道! 而嘉靖不是李世民,他杨最也不是魏征。 所以他被下到昭狱,饮恨而死! 杨爵,字伯珍,富平人。 20岁时才开始读书,家里贫穷,烧柴代替蜡烛。 到田间耕作时,总是带上书来诵读。他的兄长做县吏,得罪了知县被囚在狱中。 杨爵投状申诉,被一并关押。适逢知县的代任到了,立即释放了他,并且资助他学习的费用。 杨爵更加发奋学习,立志做一个有才能有节cao的人。 他跟随同郡的韩邦奇游学,以学识与品行而闻名。 嘉靖八年他考中进士,被授予行人的职务。 嘉靖当时正崇尚礼仪,杨爵趁着出使王府回来,向皇上进言: “臣奉命出使湖广,看到百姓满脸饥色,提着筐子拿着刀,割取路边饿死人的,体吃。 即使周公制作的礼仪今天全都恢复了,对这些老弱饥寒的百姓又有什么补益呢!” 奏书呈上后,得到皇上同意。 嘉靖帝累年不临朝听政,连年发生旱情。 皇上却早晚忙着建设斋醮,修立雷坛,屡次兴建式程。 方士陶仲文因此加官富保, 太仆卿杨最因进谏而死! 翊国公郭勋,还蒙受皇帝宠幸执掌政权。 朝廷内外都知道他是大jian大蛀虫,陛下宠爱他,让他逞恶肆毒。 嘉靖二十年的第一天,下了点小雪。 内阁大学士夏言、礼部尚书严嵩等人都作了颂文称贺。 杨爵抚胸长叹,半夜睡不着觉。 过了一个月,就上书极力劝谏。 杨爵上疏说: “现在天下大势,像人衰败已达到极端。 全身的腹心百骸,没有不受到祸害的。 即使想拯救他,也手足无措。 而且私门请托已成为风俗,赂贿公开流行, 遇到灾变而不忧虑,不是祥瑞而称颂祝贺, 谗谄之言当面阿谀,流为欺君罔上! 士风人心,颓废毁坏达到了极点。 诤谏之臣、正直之士日益远去, 对于矫情恣意的事情没有人敢从中进行抵触,这是天下的大忧。 去年从夏天进入秋天时,总是天晴不下雨。 畿辅千里,已经没有秋禾。 既而一整个冬天都没有降雪,元日只下了一点就停止了。 农民大失所望,担心旱情的心理普遍相同。 这正是撤乐减膳,忧惧不安的时候,但辅臣夏言等人都以为是好兆头,而称颂它。 欺天欺人,不是太厉害了吗?……” 嘉靖恶恨直言的人,朝廷内外相互告诫不敢触这个忌讳。 杨爵上疏诋毁符瑞,而且言词过于切直。 嘉靖震怒,当即将他下诏狱进行拷打,血rou狼藉,枷以刑具,死了一夜又苏醒过来。 所司请求送到法司拟罪,嘉靖不许,命令严加禁锢。 狱卒因嘉靖的意思不能猜测,屏去他的家人,不许他接受饮食。 他多次濒临死亡,但还处之泰然。 继而主事周天佐、御史浦鋐因为营救杨爵,先后被鞭子打死在狱中,从此没有敢营救杨爵的人。 嘉靖二十六年十一月。 宫中大高玄殿发生了火灾,嘉靖帝于是在露台祈祷消灾。 听见火光中好像有呼杨爵等三人是忠臣的,于是传诏立即把三人释放了。 历史记载,杨爵在家里住了两年,一天早上起床,看见有大鸟聚集在屋舍上。 杨爵说:“当年伯起死时的祥瑞又到了。” 果然三天后他就去世了。 朱载基感慨不已,他曾听人说过这样一句话。 有明一代,除了太祖、成祖、孝宗三位有作为的明君圣主,剩下的几乎都是昏庸糊涂荒唐之辈!!! 有叫门的,有做俘虏的,有修道的,有喜欢做将军的,有学他爷二十余年不上朝的,有喜欢做木匠的,也有喜欢养宠物的…… 就是没有一个真正为民为国做事情的! 但,大明却依旧坚挺地存活了二百七十余载! 何也? 大抵是有杨最杨爵杨继盛海瑞,以及无数忠臣谏臣;于谦、王阳明、戚继光、张居正等能臣大吏! 是他们在为这艘腐朽沉重的大船开拓道路,修补船身,支撑着它在风雨飘摇的大海中前行! 这就是明朝的大臣,刚强不屈,一身正气。 他们,几乎全都是读书人! 读书人,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势力,他们的影响力,是非常巨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