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下手为强
据杜如风所言,当年说动他们五人出首告发龙家的人,赫然便是龙府大官家龙福。飞信洛阳方面,姚一鹏传来消息,娄恩东当年抄家之时,只有一人漏网,此人是龙府大管家龙福。 而且此次开棺验尸体,龙坤夫妇皆没有尸骨留存。 有人正要杀全世信,柔铁赶到,一双黑衣人交手后自知不敌,退走。全世信却已中毒在先,未死,难道除了黑衣人另有人要他的命。 全世信身中剧毒,请来薛怜秋和薛忆,务必要救他性命,名医也束手无策。 柔铁冒奇险用内力为他解毒,延续他性命,只等云南蒋氏前来,看是否有救。 全世信深受感动。 讲出一件往事。 “其实,我便是当年洛阳龙氏的大管家龙福。” 他这样一说,众人虽有所预料,但在他口中亲自说出,也还是吃惊不小。 龙福的脸色越来越黑,脸上渗出一丝苦笑道:“我给你们讲一个故事。 “数十年前,在在蜀中大巴山深处,有一户人家。 大哥丁耀文,二哥丁耀武,小妹丁巧儿,其母早亡,三人自小失怙,其父在八达庄猪王邓八处租了田地艰难度日,猪王邓八是洛阳龙家在外省一处田庄的庄主,为一方豪强,结交官府及无赖一帮,无恶不作,臭名在外,但因其每年向主家龙氏交纳颇丰,龙家其时当家的龙老爷对其所作视而不见。 有一年,丁父交租稍晚,被猪王邓八毒打。 丁父投诉无门,含冤抱恨而死。兄弟二人皆十来岁,无所依靠,恰逢地方大旱三年,颗粒无收,一般人家尚且易子相食,耀武年岁尚小,行将饿毙,耀文断小指无名两指煮食为汤饮之。后耀文以一袋米的代价,给一对无子夫妇为继,远走他乡。耀武无以为生,恰逢少林寺真通大和尚下山,见耀武乃习武之奇材,收为弟子,将寺中绝学相传。改名为娄恩东。 数年后,天下大乱,耀武艺成下山,入行伍,平定西南西北,积功升为将军。镇守西南边陲。后虽找邓八复仇而未得。 耀文远走他乡,入全家继香火,改名全世信,那全氏夫妇二人不几年染病而亡。本是小康不之家,家道中落,耀文平日不事产业,于仕农工商皆无兴致,故无以为生,但其为人精明强干,经人介绍,投身洛阳龙家门下奔走。 众人心想,原来他讲的是自已的故事,这龙福本名原来就叫全世信,只是全家是无名之辈,故此他逃亡之后,有恃无恐,才改为本名。 洛阳龙家,名闻天下,龙家族长龙行云,本是洛阳豪杰,后带领乡中子弟追随先帝,当年是御前侍卫统领,屡立奇功,后来无意中牵涉楚王一案,虽说全身而退,但终究官是作不成了,回到洛阳,养望林下,为一方豪强。 老爷龙行云生有二子,长子龙乾,次子龙坤。 大少爷龙乾贪酒好色,为洛阳恶少。 二少爷龙坤倒是有乃父之风,为人精明任侠,处事果断。 龙家生意遍布天下,因龙家在战时为朝廷打造兵器,驯养马匹,为平定边疆立下奇功,故这门生意在天下安定之后一直延续了下来。主要是米粮、铁器、马匹、钱庄等。富甲一方。 经常往来各地为龙家办事。 有时是二少爷带我出门,有时二少爷自已出门,偶尔也单独派我出门办事。” “那一年,二少爷去了云南,也就是滇边的马场,办理马匹生意。” 老归道:“是不是杜如风那个马场。” 全世信道:“正是,龙家在外面的四大产业米粮、铁器、马匹、钱庄其实分别由四个管事的老板。你们现在也知道了,铁器作坊的金坚、粮米行梁世春、钱庄富受田、还有就是马场杜如风。” “二少爷这次出门,回来的时侯带回来一个女子,便是后来的二奶奶。老爷追问之下,才知道,二少爷这次去马场,办事倒还顺利,只是在回程的路上遇上了麻烦,幸亏二奶奶出手相助,才得以顺利返回。二人也是因此而相识相慕,订下终身。” 苏聘道:“你二奶奶叫什么名字?” 全世信道:“二奶奶的姓名甚是少见,姓尉,名玄机。据说是南方大户人家之女,自小出家在山中和一位世外高人学艺,和二少爷相遇之时,正好她下山回娘家探视。自嫁到龙家后,确实也是气度不俗,一看就是见到过世面之人。” 全世信续道:“巧儿年岁渐长,颇有姿色,因家中贫困,无奈卖给富户王家为丫环,出落得颇有姿色,主人家已有心纳为侧室,因年纪尚小,故未成礼。 龙行云长子一次偶尔到王家,见色起意欲买回,主人不允,龙乾仗酒意强行上弓,将巧儿强暴致死,主人争执也被他所杀。 事后我才得知,巧儿便是我亲妹。 她如此惨死,我定要杀了龙乾,为她报仇。但龙家势大,只有等待机会。 一次耀文为替龙家送马至西南永宁府,兄弟意外重逢,因耀文断指而生疑,堂上不动声色,后堂相认,不胜之喜,后堂摆酒私宴。谈及巧儿及父之死,兄弟两在后堂失声痛哭,哭罢誓言报仇,耀武谈及,平定西南后,也曾令心腹去大巴山八达庄寻找邓八,但早已人去庄毁。数年来寻找皆无果。但寻访过程之中,却也意外得知邓八乃是洛阳龙家外庄之主。当年之事,皆是龙老爷纵容之故,不如找龙家复仇,今龙老爷龙经天虽故,其子龙氏兄弟尚在。巧的是龙家现在正和咱们大有关联。 兄弟两人屏退左右,谋于密室,开始想让手下武功高强者跟随耀文回到中州,伺机刺杀龙氏兄弟,但此计太过凶险,龙氏乃武林大豪,不但门人众多,且本身家学渊源,武功高强,家传一种游丝劲内力,天下无双。弄巧不成反受其害,且刺杀丁氏兄弟尚不足当年报家破人亡之仇。全世信心计深沉,定下一条大计,决定以牙还牙,也搞到丁氏家败人亡。 兄弟二人决定不道破双方兄弟身份,好便宜行事。 全世信回到洛阳后,内心悲痛,常常借赌酒浇愁。 不知计从何出。 直到遇到了一人,此人乃北地人氏,只道其名为九哥,为人慷慨,为朋友两胁插刀之人。 两人深交之后,全世信透露了要复仇的大秘密。 九哥听说此事,也十分愤概,说龙家为恶甚多,早已成为地方一霸,铲除他们也是为民除害。为全世信指点迷津。 九哥说无需动手,只需有人到官府告发,便能置龙家于死地。 我当时不信,龙家势力巨大,难以撼动。 九哥早已掌握了他们的把柄,只需如此如此。 哼盛公老板富受田,是个好色,酒后睡了龙坤的小妾,这小妾有内媚之术,令他欲仙欲死。也是个死,我死不如你死,小妾还跟他。 万源米行老板梁世春好赌,以赌逼其上勾,先输后胜,让他还不起债,偷偷把主家粮米卖掉还债,已亏空。不上船被龙家知道也是死路一条。上船成功后,不便一笔勾销,这米行也归他。 兵器大坚铁作行,老板好武,早年他兄弟死在孤山一窟鬼手中,帮他报了大仇,他心怀感激,也愿意出手。 马场老板杜如风没有其他不好,只是心胸好胜,一次被龙乾年轻气盛当众折辱,且数落,早就怀恨在心,杀之后快。 当时我道,这些人就算出首,那告发何事呢。 九哥笑道:一般罪名自是不行,直接告他谋反。我一听大惊,道:谋反可是抄家灭族的死罪,要有证据才行,如果证据不足,则为务告,也是死罪。 九哥哈哈大笔道:此事不需你出面,这几人不是现成的证人,积钱财、屯粮草、打兵器、购马匹。你说这是要做啥。 我不由醒悟道:对啊,这样做目的,确实令人不往那方面想。更何况龙行云本来就是洛阳豪强,在朝野咋呀众多。 我尚且犹豫不决,怕是朝廷不信。 九哥道:你上次不是说过,还有一个重大的证据,不怕他们不信。 我心念一转,对啊,这是可是铁证。 原来,我曾听说龙家大少爷酒后言道,他暗地偷听,父亲和弟弟的谈话,言语之间,提及保护了前朝几个十分重要的人物,而那几个人实是朝廷辑海捕的要犯,因龙家受过他们十分大的恩惠,故此舍命也要保护,那几个人藏身之处分机密,外人绝难找到。 让这五个老板出首,向官府告发龙氏兄弟勾连外邦,结交匪类,图谋不轨。当今圣上即位未久,最担心的就是江山不稳,果然龙颜大怒,抄了龙氏一门。 只记得那日向晚时分,忽然门子急报,说是大队锦衣军将府宅团团围住。 一名将军入府宣日:地方告发,龙兴云及其子身为一方士绅,却自甘下堕,结交匪类,鱼rou乡里,霸占欺侮民女,更兼私积粮草,贩卖军马铁器,窝藏朝廷要犯,意在不轨。官府着人访查,皆有实据。因龙氏为在野朝官,今已明奏朝廷,奉圣旨着全家亲族人等锁拿入京交有司问罪。仆从佣人等无干,听其自行散去。钦此。 娄恩东带领一队官兵,冲入后宅,龙乾正与二个小妾求欢,听得门外人声嘈杂,忙披衣出门来看时,被娄恩东撞个正着,一把胸脯揪住,待要挣扎时,如何脱得,当下被拎小鸡般扔到庭前,娄恩东当着众人历数他的罪恶,龙乾抢起身向娄恩东扑来,娄冷笑一声,抬起一脚,正中其腕,那刀远远飞出,扑通一声掉入院中荷花池中。复又脚下一扫,将龙乾扫翻在地。龙乾羞怒无比,从军兵手中抢过一把长刀,不顾一切向娄恩东砍来,娄恩东将身一闪,避过刀锋,左手一带,那刀反弹,正砍在龙乾脖中,龙一声惨叫,劲血飞溅,眼见得不活了。 当时大家正聚在厅前,眼见此情,先时一时呆住,跟着群情汹涌,面对着一队军兵大闹起来,不知如何是好。 我和几名家丁正在前排,乱乱之中,只觉得有人大力推我们向官兵撞去,官兵只道来袭,横刀便挡,便有几名家丁撞在刀枪之上,一时横尸阶前,血花四贱。此时后面不知是谁跟着喊起“官兵杀人了,合府上下全都要被杀,一个跑不了。”,而此时官兵队中也忽然有人大喊,龙府的人反了,大家小心,杀呀。 一时大乱,人人自谓必死,阶前厅中之人皆去寻找军器,龙府本是习武之家,平日里军器甚多。双方顿时展开厮杀,家中妇孺家丁五七十人,眼见已起杀端,束手就擒也是死中一条,不如一搏,当下各找兵刃,挺身来斗,一时在院子里杀将起来,外面军兵听得里面人声鼎沸,料想已动起手来,当即涌入三五百官兵,院子虽然宽大,但一下子这么多人混战,却也显得逼仄万分,军兵虽多却是施展不开,龙家上下虽只三五十人,但其武林世家,武功尽皆不弱,现下既已杀了官兵,那与造反何异。当下人人搏命,杀时间砍翻了三五十军兵,家丁也折损过半。 里面的人得知此情,也都出来厮杀,双方战了二个时辰,外面官兵毕竟人多,不断涌入,终于将龙府之人尽皆杀死。 一时查点死尸,却不见龙坤夫妇。 全世信道,我知道有一处地道,他们必是从地道中逃了。 当下众人跟随他来到后院湖边一处假山,绕过几片太湖石屏障,拨开路边的杂草,几块大石间露出一个窄窄的通道,全世信先行,众人鱼贯跟入。走了数十步,渐行渐下。 其后,全世信带了积聚钱财,隐姓埋名,到关外做起了富家翁。虽说如此,他还是广布耳目,他深知以朝廷和斗姆之力,要找到他轻而易举。好在他们并不知其尚在人世。《三十六计》之第一计:“瞒天过海”:“备周则意怠,常见则不疑。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太阳,太阴。”是说:防备得十分严密周全,往往容易松懈大意,司空见惯的事情就不会引起怀疑。阴计可用于阳事进程中,不是阳事之敌对面。至阴之术,可以为至阳之目的服务。他熟读三十六计,深谙灯下黑的道理,大隐隐于朝,中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反其道而行之,只有大隐才是最安全的方法。故恢复原名全世信。移居松江,俨然一名暴发户大老板。数年之间,生意做到海外。” 全世信知道的就这些。隐居松江后,再也没有见到九哥。 蒋氏赶到,此伤也不能治。 柔铁道:你弟弟娄恩东,已经死了。 全世信啊,大叫一声气绝身亡。 全世信交待了自已就是龙福,当年自已亲妹被害而自已不能救,报复龙家才利用四人隐恶说动四人出首,得报大仇,其间恩人是九哥,本想报恩,却再没会面,说完死去。 柔铁等谈论龙福报仇为名,夺取龙家产业是实,此人大恶之人,死不足惜。四人种下恶因,最后不得不沦为工具,隐恶之害人不。 九哥为何助他,如果说为了产业,成功之后为何再没现身。 只有三条线索,一是全世信所中之毒,二是两名退却的黑衣人,三是九哥。 但其时天下两家神医江左沈家和吴门医派叶薛等数家,江左沈正年已死,姑苏叶家已然没落,薛家传人薛怜秋闲云野鹤找不到人,素不与官府往来(这也是有原因的,是因为薛二事件)。 董飞笑道,若说别家不敢,这薛二么和在下确是有些小小交情。众人皆想,你这小小交情,只怕难请得动大名医。哪知董飞说出一件事来。当年皇上最宠爱的纯亲王暴毙一案,薛二是主治御医,龙颜大怒,便要斩了薛氏一族。是我帮他洗清冤屈外威争宠买通尚药局太监在药附子中做了手脚载脏薛二爷。 薛忆竟然是薛二的女儿。哪知薛二爷也是不能解。 老归道:“莫非这毒不是出自中原。“ 柔铁道:“要说毒性,我倒是有一位好友,是此中名家。”铁面案中结识蒋氏。 这天下之毒以滇边为甚,以其地多瘴气,多蛇虫百足。滇边又有不同,巴山蛇王,观音洞,蒋氏。 这蒋氏本是前朝遗民。其非一人,乃是滇边之一族以捕蛇为业,前朝大儒柳宗元有文以记之。官府求之无厌,蒋氏一怒之下毒死了知府一门,率族人逃入深山。官府屡求捕之不获。蒋氏在山中多年,渐渐于毒之道大有心得,竟养成一门绝学。偶尔出山一露,江湖为之色变。再后来前朝式微,本朝军兴,两军大战于滇边,其间相持不下。我军得蒋氏之助,将毒混入敌军草料之中,其军马食后倒毙无数,我军遂克。故蒋氏有大功于本朝,先皇感其相助之情,恩赏无数。蒋氏重归民间,后渐渐成为江湖一大毒门。 巴山蛇王成名多年,观音洞之毒则另有一番不同。 蒋召风查看良久,缓缓道:“此毒出自滇边观音洞无疑。” 识得毒也白识,没人能解。 然观音洞在武林中已多年没有消息。南观音此人精于易容在武林中传说不一,有说是少女,有说是少妇,也有尼姑道姑之说。更有荒诞之说是男人。 柔铁笑道:“这倒不难,我有一人正好出自观音洞” 柔铁忽然想起一人,当年铁面案之中,苗王之女孟若烟苦恋高玉,后虽然无果,但或可一问。 正要动身,忽然接到乌力被困景云镇,求救之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