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凤栖城的战略地位
书迷正在阅读:第一计、斗姆外传、人在高武我能模拟未来、忍界不知火、长河奔逝、七刃影月、诸天之百味人生、人偶戏剧、从四合院开始诸天、奥特格斗开局获得格利扎
姜茂看他大哥姜辅还有点不满的样子。 也走到他大哥面前,正色道: “哥,姜氏王族都没人愿意接王位,连祖训传男不传女的规矩都改了。 在改这些祖传规矩面前,把王宫开放,也就小意思啦! 要不是晨阳国等国,还需要用镛王的名头去对抗一下兰雅国。镛国就不需要存在了。 什么王族,王室的,就不要当真啦! 说实在的,当年祖父如果能成功禅让天子之国的名号给兰雅国,至少王室成员还可以受到优待。 如今顶着王室的名头,国王过得不如平民。 而且镛国牵扯进了大国纷争之中。 就更不好说了。 我们就当镛国不存在了好了。 小妹还是把自己当成平民就好,过自己的平民生活。 当哪一天,诸侯觉得保留镛国没什么用了。小妹退位禅让就是。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们不敢承担责任,就不要苛求小妹了。 如果你觉得自己能维护王族尊严,那当年为何不自己上? 而且,现在你也可以自己上。我想小妹也肯定是非常愿意让出镛王位的。” 姜铭道:“茂侄儿说得对。 当你把镛国看着是已经亡国了,自然就觉得怎么做都是合适的。 你看胤朝王族,嘉佑之乱,南掳途中,长途鞍马,风雨饥寒,死亡枕藉。 到达大漠死亡过半了。 活下来的人也不是幸运,等待他们的是无尽的凌辱和悲惨的命运。 男性被鞣人俘虏往南方冰原之地放羊,冻饿而亡。 女性不但被迫为营ji,还得兼苦力,被凌辱至死。 给胤朝王族带来的凌辱,胤人留下的零星悲惨状况记载,至今读来仍让人悲愤莫名。 托我镛朝祖先得天下最正的福。 我镛朝王族能以这样和平的方式消散掉,就是最大的福报。 当牢记镛隐王的话啊!愿来世不复生于王侯家!“ 姜茂:”何况王宫真不适合平民居住。 不能住还要维护,而维护王宫又是一大笔费用,这样处理最好。” 姜铭是叔父,姜茂是自己的亲弟弟,两人都这么说,姜辅心里有想法,嘴里自然不敢有话说了。 姜铭让晨阳国驿站带走邀请函,没过多少天,邀请的两个人隗阶和罗泽也都赶着过来了。 实际上,周叙自然知道晨阳国也是要保留镛国,还凤栖城给镛王的幕后推手之一。 周叙看了地图加上实地考察,看了出来凤栖城的战略地位非常重要。 掌管王宫,控制凤栖城,符合晨阳国的利益诉求。 就算他们不愿意,他们的国王也会暗示他们来的。 璇矶郡一旦由兰雅国完全控制,特别凤栖港。 那么兰雅国就有一个优良的进攻琴海北各岛国的前哨基地了。 对于能通过凤栖城直接进攻到的国家。自然都不愿意凤栖城控制在兰雅国的手上。 特别是进攻晨阳国,凤栖港对面苏泊岛的蚌南郡最是便利。 海峡水面平静,海峡最窄处只有12公里,还方便登陆。 蚌南郡曾经是镛国的国土,九王之乱时割让给晨阳国的。 曾经的镛国就如同罗马帝国把地中海变成内湖一般把琴海变成了镛国的内湖。 琴海沿岸都曾经是镛国的领土。 琴海之南是若夏大陆,琴海之北是万岛海域。 万岛海域最大的岛苏泊岛,面积有近80万平方公里。 万岛海域的各岛面积,据周叙推算差不多近400万平方公里。 南部高寒的大漠草原与大雪山东部的情况没什么记载,估算不了之外。 若夏大陆,各诸侯国控制的领土加起来,周叙估算差不多有700多万平方公里左右。 除了这些诸侯国,若夏大陆还有哪些国家与部落,文献记载就很少了。 只知道南面是大漠草原,东南部是大雪山。西面是海,东北面也是海。 周叙也就没办法估算整个若夏大陆的面积。 整个星球有多大,更是不清楚。 周叙能预估出来,都是因为镛国的图书馆玉衡阁藏书最丰富。 周叙可以在里面查看各种典籍。根据保存在镛国藏书阁的各诸侯国地图图册和文字描述,估算出来的。 而且这个时代的人,也没有什么高明的画地图的技术。 官方绘制的地图大部分都是极为不准确的。 没有好纸,绘制地图的材料,不是画在绢上,就是羊皮卷上。 成本自然也高。 地图自然也没多少。 周叙估算的面积应该是有很大误差的。 因镛国欠债太多,加上也没有什么财政收入了。图书馆都是兰雅国出钱聘请人管理维护着呢! 但藏书阁毕竟还是属于镛国的。作为周公的周叙自然有权随意进入玉衡阁查阅。 万岛海域的陆地面积差不多是若夏大陆诸侯国汇总的国土面积的一半,但人口却只有琴海之南诸侯国总人口的1/6。 6百多年前,琴海北的各海岛都还是蛮荒之地,人迹罕至。除了一些野人部落,没有城邦。更不要说国家。都是山川多瘴疠,旅客少生回之地。 很多岛屿山峦叠嶂,江河纵横,森林茂密,动物繁多,再加上气候炎热,多雨潮湿。都是没开发的烟瘴之地。 周叙看书上的记载和描述,瘴气是有颜色、有形状的。 大多数是灰色、黑色甚至花花绿绿的缓缓往上冒,遇到小风就会像帐幔一样左右来回摆动,遇见瘴气必须及时躲避,否则轻者发病重者丧命。 直到胤朝末期,若夏大陆在南方鞣人的屠刀威胁下。 大量若夏大陆人迁移往万岛海域各岛。才让如今的万岛海域发展起来。 就算经过了600多年的开发,如今都还只是开发岛屿的沿海地带,很多岛都没有深入岛内。 万岛海域各岛屿恐怖的瘴气如今都还让来自于南方的旅人受不了。 就算生活在当地多年的土著民族也还深受影响。 土著居民经常划定瘴区,各地都流传着“要走某某坝,先把老婆嫁。” “要下某某坝,先把棺材买下”等谚语,标出瘴气区域,让大家识别回避。 对于很多诸侯国来说,国力强大在于人口而不是国土,其实很多诸侯国,别说万岛海域内的土地了。他们自家都还有大片土地没有开发呢! 对于侵占万岛海域的领土,多数南方诸侯都兴趣不大。 他们更在乎的是人口。人口多才意味着强大和收入高。 而且这些南方诸侯国的人适应不了北方岛国的湿热气候。 占领了,官员不愿去,百姓不愿去。不能好好开发获取经济利益的话,占了干嘛! 还要花钱派兵驻守管理。 但是兰雅国除外,兰雅国在扩张领土的问题上,简直就是丧心病狂,不遗余力。 管它有没有用,只要是领土,就想方设法先划到自己的盘里再说。 兰雅国王室,心怀大志。 要的是一统天下,而不是贵族们过得好就满足了的。 用其他南方诸侯的思维来思考兰雅国的国策战略,就大错特错了。 意识到这一点,自然引起了琴海北诸国的紧张。 璇矶郡半岛就如同一把深入琴海的尖刀。 而凤栖城的凤栖港如刀背的那个尖角,正对这晨阳国,而凤栖港还是一个深水港。 而刀尖的屏城,渡海过去就诗巫国。 历史以来,凤栖海峡就是琴北各岛国和若夏大陆往来的交通要道。 在胤朝末期,一批又一批的若夏大陆人跨过凤栖海峡,前往万岛海域避祸谋生。 凤栖港就被镛朝划作了自由港。 到了镛朝时期,万岛海域上的各岛人通过凤栖港进入若夏大陆学习先进的文化知识。 并且进行贸易,琴海海域也因此变得繁荣和兴盛,商业发达起来。 从9王之乱后,镛国周边的国家都默契地一起瓜分镛国。等镛国被瓜分得差不多了,晨阳国等国人才惊然发现,兰雅国把路开到家门口来了,残暴的兰雅可以随时打上门来了。 如果璇矶郡被兰雅人完全控制,特别是控制凤栖城的凤栖港。 兰雅人训练起海军来,那么琴北各岛国的日子就不好过了。首当其冲的是晨阳国。 晨阳国就在凤栖海峡的正对面嘛! 所以晨阳国等国才都在凤栖港有租界有驻兵,并致力于限制兰雅控制凤栖城,控制璇矶郡。 而琴海西岸是诗巫国,诗巫国东面与兰雅国接壤,但却是绵延几千里高耸入云的惊那岭,只有两条惊险难行的孔道进入诗巫国。 但这两个孔道都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地势。守住两个孔道的关口,兰雅国就难通过陆路进入诗巫国了。 但从凤栖港,从屏城通过海路却是可以直达金兰江口,沿金兰江逆流而上可直达卧麟城:诗巫国的都城。 如此,诗巫国也在凤栖港有租界有驻兵,并协助晨阳国协防钟北山一带,也是害怕和防备哪一天兰雅国的水军从凤栖港,屏城出发去打诗巫国。 所以不能让璇矶郡落入兰雅国手上,当然最好是让璇矶郡不属于任何一个强国。 保留璇矶郡中立的地位作为各国的缓冲区,是这些琴海北的岛国在凤栖半岛的海路能到达的国家的共识。 这是周叙研究凤栖城的地缘政治得出的结论。 镛国需要学习在世界殖民主义大扩张时期的泰国,在几大强国之间周旋,让国家作为缓冲国得以保持独立,不被吞并。 周叙需要利用各诸侯国他们之间的矛盾,逐步争取回镛国的权益。 隗阶和罗泽到来,开始从兰雅人的手上接手王宫和凤栖城。 兰雅国改变了国策,自然就不干涉镛王作出的册封了。 不用姜时跑离国去册封,离国国主亲自带着的一支5万精锐骑兵开到了凤栖城。一是监督兰雅国和平交接。 二是来受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