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两面夹击
书迷正在阅读:莽穿岁月、全民领主:开局招募黑影兵团、神话制卡师:从黑无常开始、夜的第一章、我家娘子才不是魔教妖女、木叶:人设崩塌系统、夺冕、梦起于秦时、长生道,我只想安静做个武道宅男、穿越从赛博朋克开始
突如其来的变故,让账内所有人一时都有些惶恐,金帐汗国出现了明军、欧洲也出现了明军。 与此同时,此前施得勒说的话,也得到了印证。 明朝是要统一全世界。 要说之前施得勒说的时候,还有些人觉得这事儿有些危言耸听。 但是这一刻,至少这个大帐之内,绝大多数的人,他们是真的都相信了。 明朝皇帝亲征泰可素,从而吸引联军的主力,这是个阴谋。 首先想到这事儿的,就是金帐汗国可汗施得勒。 他上当了。 难怪前几日他从泰可素撤军的时候,朱允炆选择闭城不出,反而是等联军都以为明军会一直闭城不出,他却率领大军来了。 要知道,明军连续多日不出城,已经让联军当中的一些盟友,萌生了退兵的想法。 因为真的想要遏制明朝发展的,是金帐汗国,他们地处西亚,距离明朝更近一些,至于欧洲以及非洲国家,他们觉得明朝短时间不会对他们动武。 可就在联军萌生退意的时候,明军却出城了,朱允炆亲自带着十余万大军朝联军所在的山区杀了过来。 为什么? 之前他们没有想明白,现在施得勒觉得,这是朱允炆的计谋,如果一开始明军就追击联军,到了山区明军的武器装备,会让他进军缓慢,或许联军一鼓作气,很容易击败这支明军。 沐成的事情,就是例子。 如果沐成不是携带了大量的重型武器,他的行军速度会更快,也不会在一天之内就损失过半。 其主要原因就是,联军勐追勐打,只有三万人的沐成军,即使拥有先进的武器,也架不住联军的人多势众。 “施得勒大汗!” 班巴出列道:“明军突袭我大后方,我国的主力都到这里,如果明军攻打我国,我国必将遭受惨重的代价,甚至有灭国的风险。” “班巴将军说得对!” “我们的主力都跑到了这里,一旦明军在后方大举进攻,我们的国家如何能够扛得住。” “施得勒大汗!”一个皮肤黝黑,体态健硕的中年将领,向施得勒行了一个礼,道:“我们哈夫斯王朝即可撤兵。” “我们也要撤军!” “我们也要撤军!” “......” 霎时间,大帐内十余个国家的将领提出了要撤军回国,这事儿怨不得他们,自己的大本营要是被明军攻占,他们这些兵马留在西亚有什么意义,即使最终战胜了明军,杀了明朝皇帝朱允炆。 那又能怎么样呢? 施得勒没有说话,他找不到拒绝的理由,因为这个时候,就连他也第一时间想到的是撤军。 遏制明军很重要,但是自己的老窝安全,更重要。 “咳咳!” 就在众人叫嚷着要撤军时,蒙兀儿斯坦大将索力帖木儿突然哈哈大笑起来:“撤吧,撤吧!” “现在明军已经攻入各国,现在你们撤回去,或许你们的国家已经灭亡,你们回去,正好送死!” 闻言,一个黑人将军怒喝道:“索力帖木儿,你什么意思?” 索力帖木儿道:“没什么意思,实话实说而已......”说着他看了一眼黑人将军,故意问道:“辛巴将军,您觉得你现在撤军赶回博尔努帝国,需要多少时日?” 博尔努帝国,位于非洲中部,是非洲大陆上的一个强国。 辛巴愣了一下道:“日夜兼程,两月便可回国。” “嗯!”索力帖木儿微微点头,道:“没错,您从这里日夜兼程需要两个月才能赶回博尔努帝国,您觉得这两个月时间,明军要是想要攻打博尔努帝国,贵国还在否?” 嘶—— 辛巴顿时一愣。 刚才侍卫并未提及明军进攻非洲,当然也不排除非洲也有明军,如果非洲也有明军,等他两个月赶回去之后,博尔努帝国,怕是早就灭亡了。 毕竟明军武器先进,船坚炮利,仅凭博尔努帝国,怕是很难挡住他们的进攻,哪怕是他将带来的五万军队都带回去,也不一定是明军的对手。 听着索力帖木儿与辛巴的对话,其他将领心里都是一沉。 他们大多数都是欧亚非国家,距离最近的亚洲国家,只有金帐汗国、帖木儿帝国,蒙兀儿斯坦、还有一些大小部落,除此之外,基本都是欧洲以及非洲国家,欧洲国家最多。 就算是金帐汗国,现在赶回去恐怕也来不及了。 从卡萨米尔山区撤军赶回金帐汗国,最少也得近一个月的时间,有这一个月的时间,怕是明军早就灭亡了金帐汗国,因为这次施得勒带走了十万金帐汗国的兵马,现在金帐汗国国内,还有不足十万兵马,而且都是分散在全国各地。 施得勒顿时心急如焚。 “诸位!” “本汗决定!” “撤军!” 施得勒的话音刚落,索力帖木儿顿时一愣,现在最不希望联军撤退的就是他,因为蒙兀儿斯坦毗邻大明。 一旦各国联军撤退,朱允炆必然会翻越卡萨米尔山区,一路向北可能会先攻击帖木儿帝国,而下一个不用考虑,必然是蒙兀儿斯坦。 “施得勒大汗!” 索力帖木儿道:“现在撤军,若是朱允炆紧随其后,追击我军该当如何?” “呵呵!” 辛巴道:“现在我们已经顾不得这么多了,朱允炆现在已经不是我们的主要威胁,我们本土安危才是关键。” 辛巴说完,当即向施得勒行了一礼,旋即退出了大帐。 ...... 明军大营。 “报!” “启禀皇上!” 一个侍卫急匆匆的跑进大帐,焦急的道:“西平侯遭联军围攻,死伤过半,西平侯请求陛下派兵增援。” “什么?” 朱允炆当即一惊,战斗这才打响三四天,前面一直收到的都是捷报,无论是沐成方面,还是两翼的明军,传回的战报都是有序推进。 “启禀皇上!” “前日联军二十万,从三个方向包围西平侯,西平侯经过一天一夜的浴血奋战,炮兵阵地丢失无座,兵将伤亡过半。” “为什么现在才来报朕?” 朱允炆很是生气。 据前两日的消息,沐成距离大营最多五六十里,即便是山区,传递消息也用不了这么久。 那侍卫道:“回皇上,西平侯一开始就派人回报陛下,只是在途中被联军截杀,今日属下回来的路上发现了他们的尸体。” “嘶!” 朱允炆顿时僵住。 “传令!” “全军出击,立即与西平侯汇合!” 朱允炆想也没有想,当即做出了决定,沐成是百战老将,要是他有个什么三长两短,这对大明王朝的打击非常严重。 “是!” 侍卫闻声立即退了出去。 ...... 翌日清晨。 沐成带着一万多兵马,退守在一个山头,前方是十几万联军,双方昨日又激战了一夜,明军依靠火炮才得以退到这里。 “将军!” 一个小校跑到近前,焦急的道:“我们被联军包围了。” 呵—— 沐成冷笑一声,虽然表明平静,但是心里却紧张得不行,大军退守高地,想着居高临下延缓联军的进攻。 但是—— 他现在也担心起来。 要是联军放火烧山,他这一万多人,怕是凶多吉少。 “传令!” “东西北三面留少部分兵马防止联军突袭,大军从南面突围!” 沐成当即做出了决定,他要先下手为强,决不能等到联军主动向他发起进攻,如果真等到联军开始进攻,那明军也就危险了。 ...... 两个时辰后。 北山山下,数千联军扛着材火来到半山腰,他们将材火堆在半山腰,然后便点燃了这些材火。 北山放火,西山、东山、也做了同样的事情。 明军居高临下,联军仰攻必然不可取。 放火烧山,这是最为有效的方式,都不需要联军出动一兵一卒,就可以将山上的明军烧死。 在南山,沐成亲率大军向山下冲锋。 “挡住他们!” 南山下的联军指挥官,也是亲自来到阵前指挥,今天天亮之前,他们就已经将这座山给包围了,四个方向的联军也商议过,等到包围圈扎紧,然后他们便从四个方向开始点火烧山。 可是没等他们出去烧山,明军却主动向他们发起了攻击。 经过一个多时辰的厮杀,明军损失两三千人,南山下的联军也损失了一千多人,这也是因为他们手上拥有五十余门火炮,他们的火炮虽然没有明军的先进,但是杀伤力也还是可以的。 以前对阵时,是明军以逸待劳,等着联军冲锋,然后他们用大炮攻击联军,如今调换过来,明军想要突围,就得主动进攻,想是沐成也担心联军烧山。 所以他们并未先将大炮推下来,推大炮这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有这个时间,联军已经可以开始烧山。 明军冲锋,当他们进入射程范围,联军炮兵便用他们的火炮轰击明军兵将,所以这一仗下来,明军不断未能快速突围,反而遭到了顽强的阻击。 南山下有联军三万五千人,火炮五十多门。 经过前面一个多时辰的激战,明军伤亡明显大于联军,这让南山联军指挥官,看到了获胜的希望。 “开炮!” “开炮!” “绝不能让明军下山!” 他不断指挥兵将攻击下山的明军,下山的明军被一次又一次的打了回去,这让指挥官兴奋莫名,朗声笑道:“明军也不过如此,今日本将军必将全歼这支明军。” “哈哈哈!” 以目前的局势来看,他的想法好像可以实现。 可就在他兴奋的时候,一个侍卫快步来到跟前,禀报道:“将军!” “何事?” 那指挥官有些不满的道。 “大将军有令!”那侍卫道:“命将军立即撤军回营!” “什么?” 那指挥官闻言一惊,他似乎觉得自己听错了,他出征的时候,接到的将令是全歼这支明军。 “你说什么?” “回将军!”侍卫道:“明军已杀奔我国本土,大将军命令将军立即撤军,大军稍后班师回国。” “!!!” 霎时间,那指挥官额头冷汗直冒。 明军已经杀入他们本土,这是他意料之外的事情,当然他也理解了大将军为何命他撤军。 这位指挥官名叫巴拉雷,是神圣罗马帝国第五兵团兵团长,此番随同大将军巴斯托德出征大明。 巴拉雷慌了。 明军攻击罗马帝国? 等那侍卫退下后,巴拉雷正欲下令撤兵,可是一声声炮响,惊得他是目瞪口呆。 这些炮声来自他的身后,就在大军的后方,爆炸声此起彼伏。 “将军!” “明军从后面杀过来了!” 接连好几个侍卫跑来报信,这可吧巴拉雷吓坏了,他急忙下令道:“传令,撤军,撤军!” 本想以逸待劳,将急于下山的明军全歼,可就在这个时候,得到了上级命令撤军,因为他们的国家遭到明军的攻击。 可没等他撤军,明军的援军却杀来了。 罗马军团着急撤军,同时后阵被明军炮火袭击后,也让山上的沐成看到了,他当即指挥大军向罗马军团发起冲击。 “将士们!” “冲啊!” “陛下派援军来救我们了!” “援军来了!” “援军来了!” 霎时间山上的明军士气大振,万余明军集体向南山下勐冲而来,因为东西北三面被联军烧山,虽然断了明军从这三个方向下山的通道,同时也阻断了三个方向的联军上山。 原本危机四伏,而如今随着援军的到来,明军更是势如破竹。 万余明军如洪水勐兽一般冲下山,而山下的了罗马军团,突然遭到两面夹击,他们想要撤退都没有了退路。 很快,罗马军兵败如山倒。 山下的明军军阵中,朱允炆心情大好,因为他也看到了山下往下冲的明军,看规模至少有万人以上。 呼—— 来得正是时候。 “传朕旨意!” 朱允炆顿时冷声道:“全歼这支联军,一个不留!” 得到皇帝的旨意后,明军从三面合围了罗马军团,他们用猎枪对四散逃窜的罗马军团,无情射击。 两个时辰后。 罗马军团连翻冲击,也无法突出重围,而他们的死亡人数却在不断攀升,原本三万多人的军团,这个时候,剩下的不足两万人。 “投降吧!” 巴拉雷做出了最后的决定,向明军投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