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进兵德州
书迷正在阅读:莽穿岁月、全民领主:开局招募黑影兵团、神话制卡师:从黑无常开始、夜的第一章、我家娘子才不是魔教妖女、木叶:人设崩塌系统、夺冕、梦起于秦时、长生道,我只想安静做个武道宅男、穿越从赛博朋克开始
更改锦衣卫的名字,这其实是朱允炆临时起意,因为人们一听到锦衣卫,就会想起洪武朝的各种大案。 比如刚才他才一提到复置锦衣卫,方孝孺与齐泰,虽然没有挑明反对,但是他们的神色,其实已经说明了问题。 如果强行复置锦衣卫,或许会起到反作用。 特别是现在这个节骨眼上。 “微臣领旨!” 方孝孺当即拜服应命,比起复置锦衣卫,方孝孺倒是更认可纠察司的成立。 因为纠察司的职权,并没有锦衣卫那么大。 对于朝廷长远来说,有一支纠察百官的队伍存在,倒也是一件好事情,方孝孺是这么认为的。 齐泰一直都没有说话,完美的充当了一个旁观者,看皇帝与方孝孺俩人在此一唱一和。 不过他的心里,却早起波澜。 皇帝确实变了,今日特将我与方孝孺召进宫,如今又敕封方孝孺为纠察司的指挥使......齐泰表面平静,但是心里却跟明镜似的,他自然知道,皇帝这么做的真实用心。 “方爱卿!”朱允炆对方孝孺淡淡的说道:“纠察司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探查燕军的一切动向,其次便是纠察百官...”说着,他顿了顿,道:“不过要记住一点,纠察归纠察,但绝不能像锦衣卫那样,弄得人心惶惶!” “正所谓,捉人拿脏,捉jian拿双!” “微臣明白!”方孝孺肯定的道。 成立纠察司,除了要他们充当密探,替朝廷打探敌人的一举一动,同时也是为了纠察百官。 因为朱允炆很清楚,历史上的朱允炆能被朱棣打败,除了他cao之过急削藩,以及他的性格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身边间谍叛徒太多。 据历史记载,在靖难之役发生后,朝中有很多官员,他们暗通燕军,不断将情报送到朱棣的手里。 身边到处都是间谍,焉有不败之理。 如今他成为了朱允炆,对于前方战场走向,他可以根据先知先觉的能力,提前做出相应的部署,或许可以扭转战局,但还是架不住身边的间谍。 方孝孺是历史证明过的忠臣,宁愿被诛灭十族,也不愿向朱棣做出丝毫妥协。 让他这样正义凌然的官员,来担任这个纠察司指挥使,那是真的再合适不过了。 安排完方孝孺,朱允炆稍微放松了一些,然后对齐泰道:“爱卿是兵部尚书,前方征战的事情,还望爱卿多多费心。” 齐泰躬身道:“微臣定当竭尽所能!” ... 沧州。 知府衙门。 朱棣脸色阴沉,看着面前的中年男人,问道:“近日天子可有什么反常之举?” 中年男人摇摇头,道:“回殿下,很多大臣也是不解,那日早朝时,宫里的宦官说陛下罢朝,但是不久后,又将大臣们召进奉天殿,然后杀了李景隆...” 中年男人一五一十的讲述着,这让朱棣十分不解。 按理说,皇帝不应该如此。 在他的印象中,朱允炆就是一个优柔寡断之人,怎么会如此果断,当众斩杀亲信李景隆,而后还一改从前,命令前方将士不用再顾忌燕王皇族身份,反抗亦可杀。 发生了什么事情? 朱棣满脑门的问号。 过了半晌,朱棣才逐渐恢复从容,淡淡的道:“你先下去休息,等事成之后,本王绝不会亏待尔等。” “谢王爷,下官告退!” 中年男人随后满意的退了出去。 等中年男人离开后,朱棣反复思索,这件事其实他早就已经知道,在攻打沧州的头一天,道衍和尚姚广孝,就已经派人给他送来了消息。 这也是那日与陶铭遭遇,刚开始的时候,他并未向往常一样冲锋陷阵,也是担心陶铭这些人,真的按照皇帝的旨意,对他这个王爷不再顾忌。 后来攻占沧州后,他问过陶铭等人,原来他们还未得到皇帝的这个命令,或许是盛庸得知沧州被袭,一时把这个重要的命令给忘记了。 好险,朱棣这个时候,只觉得自己是死里逃生。 若是陶铭提前得到了这个命令,那日他率军冲锋时,陶铭或许就会万箭齐发,直接将其射杀。 “父王!” 就在朱棣思索间,朱高煦大马金刀的从外面进来,然后规规矩矩的行了个礼:“儿臣拜见父王!” 见着儿子来了,朱棣这才收起心绪,似乎有些生气的样子问道:“怎么今日才赶到,算行程,你昨日就应该抵达。” 面对父亲的指责,朱高煦没有反驳辩解,而是恭顺的站在一旁听着,毕竟老爹是不能忤逆的。 “带来了多少人?”朱棣又问道。 “回父王!”朱高煦躬身道:“骑兵两一万,步兵三万。” “嗯!”朱棣这才满意的点头,然后才道:“你先下去让将士们好生休息,明日一早,大军开拔。” 闻言,朱高煦顿时大喜,道:“父王,此战可否让儿臣担任先锋,儿臣必将星夜兼程,直逼应天府。” “谁说现在要去应天府?”朱棣没好气的道:“现在我军虽然已经攻占沧州,但是整体实力,还不足以举兵南下...”说着他顿了顿,才道:“先取德州,再取济南,只有完全巩固北方的地位,我军才能图谋南下。” “哦!”朱高煦道:“攻打德州,儿臣也愿做先锋。” “好!”朱棣点头道:“明日一早,你可率本部人马率先出发,抵达德州时无需等候,立即攻城,为父随后便到。” “是!”朱高煦大喜,然后行了个礼,便退了出去。 对于这个儿子,朱棣是非常满意的,至从起兵以来,他在战场上立功不少,颇有自己年轻时的豪气。 朱高煦离开知府衙门后,并未按照朱棣的意思,安排兵将休整,而是命令兵将立即出发,连夜朝德州方向紧急进军。 ... 德州。 历城候盛庸,已经收到了沧州失守的消息,他目视着地图愣了半晌,才沉声说道:“立即传令下去,命各府县严防死守,决不可让燕军跨过德州防线!” “是!” 众将闻声应诺,接着盛庸又道:“差人告诉铁铉,坚守济南城,谨防燕军南下偷袭济南。” 至从沧州丢失之后,盛庸就一直在琢磨,燕军的下一步会有什么打算,会不会真如皇帝的预测那样,趁势南下攻打德州、济南继而南下。 目前来看,应该差不多。 因为燕军攻占沧州之后,大军并未立即开拔,但是据北平方面的消息,朱棣离开通州不久,朱高煦就开始召集兵马,准备南下沧州。 这还不明显吗? 朱棣率领五万大军佯着北上伐辽,但是暗中却派人在直沽架设浮桥,随后大军转道南下,攻占了沧州。 若是一开始朱棣就出动大批军马,或许很容易就让朝廷发现异样,他们的目标不是辽东,而是要南下。 但是数万兵马北上,主力依然留守北平,或许朝廷就会以为他们真的要去攻打辽东。 事实也是如此,一开始他们真的以为燕军要北上伐辽。 如今这一切都已经得到了印证,皇帝预测对了,燕军就是假意攻取辽东,真实目的就是要趁朝廷立足未稳,一举攻占沧州,从而破坏盛庸想要的三城犄角之势。 现在想这些,好像已经没什么意义。 沧州已经陷落,接下来朱棣肯定是会攻打德州的,因为德州是燕军南下的必经之路,他会错失这么好的机会吗? ...... ...... 由于各种问题地址更改为请大家收藏新地址避免迷路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章节。 新笔趣阁为你提供最快的武锻大明更新,第11章:进兵德州免费阅读。htt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