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解铃人
书迷正在阅读:重生:我被怼就反转、这御兽师也太不正经了、精灵之重铸石英荣光、妖怪放生专家、清穿之天作之合、晚来风急夜雨骤、人在斗破,穿越者有亿点多、师妹低调点,我还没无敌呢!、斗罗之武魂手术刀、我能掠夺天才的气运
防御法阵荡尽妖魔,这不过分吧?正文卷第七十四章解铃人这封带着悔意的信,不知是何时写就,若是此信内容属实,陈敬荣应该在离家出走后一年左右,便去某处矿洞做起了苦力。 张栩回顾着刚刚用“知福”获得的信息: 此人作为一个家道中落的文人家庭的子弟,从小虽也发奋读书,然而如今大黎之科举,经历了两千余年的变化,早已朱紫难别。 非是有点墨水在肚中便能考取的。 其背后涉及到错综复杂的关系,常人没有接触到门路,根本难以进入其中。 陈敬荣在娶妻之前六年,均参加了秋闱。 在妻子吴漪生下陈小珍之后,改为两年一考、甚至三年一考,如此再考六次,直到陈小珍二八年华,自己竟是始终不中。 他自懂事起,在做的事情便是读书,未曾想,如今女儿都长大了,自己仍连乡试都不曾中得。 而从小接受的启蒙,让陈敬荣不肯听从妻子吴漪的劝告,心中始终认定已经逝去的父母所说的“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他屡试不第,再加上没有钱维持生活的路子,只靠吴漪的一点绣工所得铜板勉强糊口,陈敬荣不禁心力交瘁,大病了一场。 来为他看病的大夫捋着胡子,略略把脉,开了一剂不痛不痒的药,竟然当真治好了他不得志的心病。 倒也不是那大夫妙手回春,只是因为此药需以酒做引子。 陈敬荣觉得此醇香之物大善,比那半日才能熬出来的乌黑酸臭汤水,好使千百倍! 自此,他嗜酒如命,在日日烂醉里,反倒觅得一丝活着的实感。 作为一个成家的男人,陈敬荣这一生自然是活得大错特错; 但是在背后推波助澜、酿造悲剧的科举制度,也脱不了干系。 少年正在默然转动心念,却听见乐浔那边发出了一点动静。 “啪嗒——” 少女站在那张梳妆台前,拿起铜镜旁边那个落满了灰尘的木盒,手指微动,运用气机将尘土抚去,这才缓缓打开。 其中铺着一条软布,印子修长,一看便知是收纳首饰的盒子。 小妮子不做言语,默默将木盒拿过,当着张栩的面,将玉簪轻轻放入木盒之中的那道压痕上。 不偏不倚、不多不少。 陈敬荣死前,面向着的物事,赫然是那张覆着铜镜的桌子。 而桌子上除了铜镜,仅剩的物品便是这平平无奇的木盒。 师姐的心思真细腻啊。 此人的遗愿,大半就是将玉簪放回盒子之中。 木盒虽老,但是对于陈敬荣来说,就是玉簪的归处。 就像他的归处,非是矿洞,更非酒肆——仍是这间村口第二户的、围着篱笆的破旧茅屋。 “呼——” 一阵冬日的穿堂风自窗口袭入,拂得少年与少女的道袍猎猎作响,也吹得那张信纸翻覆过去。 张栩将信笺翻过,只见背后还有九个歪歪扭扭的字: 阿漪、小珍,原谅我,可否? “呜呜呜……” 少年对着乐浔颔首,为其细心的举动点赞,继而默默听着“留声画影符”在宁同城的那一方,传来陈小珍泣涕如雨的声音。 嗯,自己大抵不必将陈敬荣的人俑扔出去了。 …… “笃笃笃。” 几声扣门声过后,张栩拉长着声音,道了一声“叨扰了”,用气机自门缝中渗入,拉开门闩,再将房门推开。 房内的家具比陈小珍家中要多些,木床、八仙桌、太师椅、凳子等等家具皆有。 木床之上瘫着一位中年女子,床边的凳子上还背对着三人坐着一位年轻女子,似在服侍床上的女子。 若不是二者一动不动,并且身上的衣服覆盖着灰尘,那会是一副再正常不过的温馨画面。 “贫道是来此攘除锈儿病的道士,受朋友陈阿聪之托,前来一探陈家伯母与陈家jiejie。” 少年并未随意进门,先提气而叙,声音洪亮。 无人回应,亦不见那两位女子有何动作,似是由于锈儿病,已经无法动弹。 张栩缓缓吐出一口气,与乐浔踏门而入。 景执老道不认识陈阿聪,自然不便进入,只得站在院中,静候两位前辈。 在少年“知福·契合”神通给出的信息中,二者皆为锈儿病重症,但依然活着。 “冒犯了。” 张栩告罪一声,伸手去碰那年轻女子的小臂,打算尝试着沟通此女与“留声画影符”那边陈阿聪。 虽然她可能已经无法开口说话,但是以自身气机为沟通纽带,连接二者,倒是可以勉力一试。 此女的左小臂仍有弹性,倒是与生人无异。 就在少年刚刚点出一丝气机之时,年轻女子陡然右手迅疾一握,钳住少年点在自身左臂的食指! 一小块锈迹斑驳的铁片猛然自张栩手指上生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