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 赫图阿拉之战(求订阅)
,明末最强族长 第188章 苏克萨哈陪着多尔衮站在宫门城楼上, 目送鳌拜不可一世般骑马下山, 忍不住开口说:“管主,鳌拜此人持才傲物,竟敢对管主不敬,没惩罚已是天大的恩惠,何必再借兵给他?” 巴图鲁又如何,不过是奴才一名, 鳌拜此人勇猛有余,为人冲动傲慢,日后必有大祸。 此刻,苏克萨哈已经想以后跟鳌拜保持距离, 免得他出事连累自己。 “福建总督陆长乐,此人不仅打败郑芝龙取而代之,这么短的时间,还敢袭击我大清,连克十余城,来者不善啊” 说到这里,多尔衮眯着眼说:“席特库之流,在大清只是饭囊饭袋之辈,鳌拜他肯主动出头,用他验一验陆长乐的成色,最好不过。” 陆长乐的人,快把建南掀个底朝天了, 然而,盛京那边还没有动静, 多尔衮知道,那位疑心重的八哥肯定在盯着, 就等着自己出错,然后再用那些错处打压自己。 幸好来了鳌拜这个楞头青, 他若是败了,可以说他无能,强行出战,扰乱自己的布置, 若是胜了,人是自己召来的, 还借他五千人马, 自己不仅护老寨有功,还可以分一大份剿灭明军的功劳, 怎么都不吃亏, 这才是精明人的算计。 “管主”一旁的苏克萨哈突然说:“你看,明军动了。” 老寨建在一条东西走向的山岗上, 三面环水,峭壁峥嵘,易守难攻, 站在城门楼,可以看到很远的地方。 多尔衮抬头一看, 果然,只见大队的明军浩浩荡荡从远处向这里进发, 旗帜如山,军列整齐, 跟辽东那些纪律松散明军有很大的差别, 一看就知久经训练。 他们竟然全部骑马, 这让多尔衮非常气愤, 斥候报告,他们刚上岸时,不过是十人一骑, 不用说,都是抢大清的, 这些年一直是大清抢明朝的,今日倒是反过来了, 可恶。 “这个陆长乐,是他认为调虎离山之计失效,被迫进攻,还是他有一个很大的胃口?”多尔衮突然开口。 攻下牛毛寨后,没有第一时间攻打老寨, 等老寨集结了大量的兵力, 这才进攻, 是他瞧不起大清的铁骑,还是对自己过于自信。 作为一个合格的奴才,苏克萨哈不会让场面冷场,很快分析道:“回管主的话,有情报说,福州总督的成名战,是他带领仅有一万余人的保乡队,在民团的协助下,分头迎击郑氏兄弟” “郑氏当时有精兵超过十万,最后还是败在他手里” “据说最后一战时,陆长乐以乡情感化大批出身福建的将士,投降者过半” “依奴才看,陆长乐除了得到福建百姓支持外,本身也有强大的实力” 说到这里,苏克萨哈突然跪下:“管主,奴才有个建议,不知该不该说。” “说”多尔衮简单直接。 “请管主带精锐下山作策应,鳌拜占上风时,马上带人抢军功” “若是明军占优,管主也可以迅速离开,到别处搬救兵。” “奴才不才,替管主誓死守卫王宫。” 说逃跑太难听了,苏克萨哈巧妙说成搬救兵。 多尔衮摇摇头,叹了一口气说:“苏克萨哈,你的忠心可昭日月,你不知道,守在这里本王还有一线生机,若是抛弃老寨逃跑,大清再无本王立足之地。” 抛弃老寨独自逃生,皇太极绝不放过自己。 不急,鳌拜去做试刀石了, 看看再说。 山下的鳌拜也注意明军来了, 加紧集合军队,还把所有佐领集合训话, 主要敲打借来的五千人马, 让他们绝对服从自己的命令。 那五千人,大部分是蒙古八旗和汉八旗的人。 集合好军队,鳌拜马上率队前去迎敌。 明军有火炮,这仗不能在这里打, 要是有炮弹落在老寨里, 自己就成了大清国的罪人。 二刻钟后,远征军和鳌拜部在赫图阿拉城外约六里处平地相遇。 鳌拜和陆长乐只是远远看了一下, 双方没有说话, 也没有阵前斗将, 几乎是同时下令, 陆长乐:“炮营准备,骑兵营两翼策应,长枪营护阵,防止敌骑突破防线” 鳌拜:“汉正红、镶蓝两旗打前锋,蒙八旗随后跟上,镶黄旗随本将押后接应,此战,有前无后,有死无生,擅退半步者,就地正法!” 听到主子命令, 汉正红旗佐领莫锋抽出大刀,大声吼声道:“兄弟们,跟我冲” 汉镶蓝旗佐领季一雄也举起两柄大铁锤,大声吼道:“兄弟们,冲,打完仗,我请所有兄弟喝酒吃烤羊。” 主子们在盯着,八旗的制度也不容两人反对, 明知冲在最前面是做炮灰, 两人没有选择,只能硬着头皮向前冲, 希望对面的明军,就是以前碰到的那些明军一样, 不堪一击, 鳌拜有如洪铜的声音再次响起:“第一个杀入敌阵者,升三级,赏黄金百两,擒福建总督陆长乐者,抬旗,赏黄金千两。”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那些刚刚还有些不满的汉八旗将士,瞬间像打了鸡血一样, 不少人的眼睛都红了。 升官赏黄金,已足以让人心动, 抬旗更是没法拒绝的诱惑, 在大清,一个人的旗籍直接决定他地位的高低, 出身不好,就是再成功,也要受到鄙视和剥削, 要改变命运,只有抬旗,才能从根本上得到改变, 汉八旗冲出大约一里的距离, 蒙古八旗将士纷纷拨出弯刀弓箭, 得到鳌拜同样的许诺后,一个个像饿虎下山一样扑向明军; 鳌拜拨出战刀,大声吼道:“镶黄旗的勇士们,举起你们的锋利的战刀,用明狗的血,证明你们是镶黄旗无敌的勇士,冲!” “巴图鲁!” “巴图鲁!” “巴图鲁!” 镶黄旗的将士一边高呼鳌拜的封号, 一边拼命用鞭抽马,跟着他们最崇拜的大清第一勇士, 杀敌立功。 汉八旗、蒙八度和镶黄旗的将士分成三波进攻, 一波接着一波, 给人一种排山倒海、一往无前的气势, 这是鳌拜最喜欢的连环阵, 利用战马巨大的冲击力,不停冲击敌方的阵营, 第一波锐气刚刚有所下降时,第二波及时杀到, 对方就是承受得到前二波的冲击, 最后一波冲击也会彻底击溃敌阵, 就像一块大石, 一锤可以砸不开,在同一地方连砸几锤, 就是不开,也得砸掉一层石皮。 这一招,鳌拜屡次不爽。 一万三千人一起冲锋, 喊杀声直冲云霄, 不断在山间回荡。 站在山上宫门楼上的多尔衮看到,也不由暗暗点头, 不愧为大清第一勇士, 鳌拜这么快整合部队,还在那短的时间发动冲锋, 那种一往无前、视死如归的气势, 体现出他对胜利的渴望, 从冲锋时的队型和阵列看来, 他麾下的镶黄旗部,表现出极高的战斗素养, 一碰面,马上倾尽全力, 没有对话,没有斗将,也没有什么配合, 在多尔衮眼里,这种战斗很粗鄙, 不过现在很实用, 也许,这就是一力破十会。 明军福建总督陆长乐, 会怎么应付大清第一勇士鳌拜全力进攻的连环阵呢。 很快,多尔衮从砰砰砰的爆破声找到了答案, 短暂急促的爆破声响后, 只见空中多了很多炮弹, 密集得雨点一样, 炮弹落在全力冲刺的骑兵人群里, “轰”“轰”“轰” 爆炸声有如过年的爆竹一样密集, 大片大片的骑兵在爆炸声中应声倒地, 站在宫门城楼上看去, 可以看到骁勇无比大清骑兵,就像疾风吹过的草地, 成片成片地伏下, 然而,无论是汉八旗、蒙古八旗还是镶黄旗, 大清士兵还是一往无前地向前冲, 他们已经习惯这种作战方式, 大明能工巧匠多,火器种类齐全、威力也大, 前期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 只要冲突明军的火器封锁线,冲入敌阵后, 那就是狼入羊群,为所欲为, 炮声轰隆中,他们不退反进,冲得更快了。 然而,多尔衮却皱起了眉头,眼里掠过一抹不安的眼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