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穿越到陈桥兵变的前一夜(请读前言)
大周显德七年,陈桥驿。 痞子宁睁开惺忪的睡眼,在一片朦胧之中,看见不远处篝火正摇曳生姿。烤羊腿的香气和烈酒的味道直冲口鼻,耳畔不断地传来男人们划拳时此起彼伏的吆喝声。 他拼命晃了一下脑袋,发现自己正四仰八叉地躺在一块空地上,手里拿着一块烤羊rou和一杯烈酒,周围里三层外三层的全是士兵,他们聚在一起,正大口吃rou,大口喝酒,好不快活。 啊!我的头好痛! 这里是哪里啊?是大型古装剧拍摄现场吗? 可我刚刚只是在家里喝了几瓶啤酒啊。 正在痞子宁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时候,一个满脸络腮胡子,浑身肌roubang子的大老粗走到了他的身边。 那大老粗一搂他的肩膀,说道:“大哥,赵点检真是对兄弟们太好了,知道大家辛苦,特地开恩准许兄弟们喝酒。” “大,大哥!谁是你大哥?”痞子宁望着眼前这个赛张飞一般的糙汉,惊讶得将两个眼睛瞪得如同铜铃。 那大老粗一看痞子宁懵然无知的模样,登时将手中的羊腿扔了,抡起两个手掌,死死地抓住痞子宁的脑袋,拼命地晃动起来: “大哥,你是不是喝傻了,我是你的三弟,张大壮啊。” “张大壮?我还苏大强呢!” “大哥,这苏大强又是哪个营里的兄弟?” “不是哪个营里的兄弟。好,大壮,我且问你,我姓甚名谁?” “大哥,您就是我们大周的侍卫亲军马步军副都指挥使,韩通啊!” “谁!谁?”痞子宁听到韩通这个名字,登时吓得体如筛糠。 “韩通,韩大将军啊!”张大壮歪着头,看着痞子宁。 我去,难道我穿越了,穿越到了五代十国的后周,还成为了韩通? 痞子宁是一名历史爱好者,对于韩通这个人物他再熟悉不过了。 据史书记载,宋太祖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士兵所过之处秋毫无犯,没杀一个人,没流一滴血,就完成了政变。 最后,赵匡胤得到了帝位,将士们获得了封赏,百姓们获得了安定,大家各取所需,皆大欢喜。 除了一个人,就是他,韩通。 他是这场政变中唯一一个掉脑袋的人。 原因很简单,正在政变按部就班地进行之时,正直的他以为有人要窃取大周的江山,在汴梁城中高声呼喊:“点检造反啦!点检造反啦!” 人家那是造反吗?人家那是顺应民意。你这么耿直,不杀你,又会杀谁。 更惨的是,赵匡胤的部将王彦平又将他全家老小屠戮殆尽。 可以说,他是这场政变中唯一的炮灰。 痞子宁看着张大壮,用颤抖的声音问道: “我,我真是韩通?” “是啊,大哥。” “请问,今天是何年何月何日?” “大周显德七年正月初三日啊。” 韩通吓得一屁股坐在了地上,脸色如同一面铜镜,倒映着一个因恐惧而极度扭曲的灵魂。 他没法不恐惧,因为明天,他就要被祭旗了。 好不容易穿越回古代,结果第二天就要被杀了。搁谁谁都会吓得尿裤子。 正在韩通惶然无措之日,突然,他摸到自己的腰间上挂着一个小小的判官笔,这只判官笔只有一根食指一般的长短,却熠熠生辉,在黑衣中闪耀着碧绿的光芒。 这是什么宝物?它什么时候出现在我身上的? 韩通抚摸着这支判官笔,突然间,一股清凉的感觉传入身体。 记忆如同潮水一般地涌来,他一下子记起了韩通的过往。 韩通,字无尘,乃是大周帝国当朝兵部尚书韩士聪之后,生而神明,长而敦敏。 他十岁离家,跟随昆仑名师“白鹤仙翁”姜伯仁学习诸子百家,经史子集。 他十岁学诗,十四岁初成,十八岁大成。他为人七窍玲珑,聪慧过人,喜欢探案,又善于探寻蛛丝马迹。他于昆仑山下,无极镇中,屡破奇案。 三年前,韩父将他从昆仑召回,命他加入了军旅,担任后周军官,想锻炼他的胆识和心魄。 此时,韩通看着这灯火阑珊的军营,明日,赵匡胤即将发动陈桥兵变,篡夺大周江山。 政变一旦成功,后周的国祚将定格在九年。而统一天下,也成为了周世宗郭荣未完成的遗志。 想来世宗皇帝一生,励精图治,致力于统一大业,立下了“以十年开拓天下,十年养百姓,十年致太平”的壮志。 他对内整军练卒、裁汰冗弱、招抚流亡、减少赋税,使五代十国的积弊一扫而空。 他对外南征北战,西败后蜀,收取秦、凤、成、阶四州;南摧南唐,尽得江北淮南十四州;北破辽国,连克三关三州。是史上数一数二的英主。 只可惜,天不假年,一代英豪,病逝于北征途中,终年三十九岁。 他驾崩之后,点检赵匡胤欺负符太后孤儿寡母,发动陈桥兵变窃取了大周的江山。 如果不是英年早逝,统一天下的也许就是郭家的大周帝国吧。 如果他可以阻止这一场兵变,并辅佐少主郭宗训。那么完成周世宗的宏图伟业,也不是不可能。 现在是陈桥兵变的前一夜,如果他阻止了这场政变,那么郭荣在九泉之下,也会感到安心吧。 他决定试一试。但是朝堂之上,风云诡谲,韩通知道,他选择的路,是一条充满了艰难险阻的路。稍有不慎,便会粉身碎骨。 但是,虽千万人,吾往矣! 韩通环顾了一下四周,虽然很多军汉都已经喝得七荤八素,但是还有一些人正戒备地盯着众人,那些人,一定就是参加了赵匡胤篡国密谋的人。他们正监视着士兵们的一举一动,稍有风吹草动,便会痛下杀手。 看来,参与密谋的人数还不少,不然,为什么陈桥兵变没流一滴血就成功了? 韩通苦思冥想,终于定下了一条妙计。 那便是,找到赵匡胤他们事先准备好的黄袍。 要知道,无论在哪个朝代,被人家抓到私做黄袍,都是诛九族的死罪。 只要手里握着这个赵匡胤最大的把柄,就有翻盘的希望。 可是,这么机密的信息,他们怎么会让别人轻易知道。 想到这,韩通叹了口气,手指一不小心,触碰到了腰间的碧玉判官笔。 突然,那只判官笔骤然之间,放出夺目的光彩。一条关于赵匡胤赵匡义藏匿黄袍地点的信息,出现在了他的脑中: “信息:黄袍被埋于赵匡义的大帐之中。” 太好了,虽然这个判官笔不能用来作战,但是至少可以带给他很多关键的信息。 下一步,他还需要一碗迷魂汤。 制作这碗迷魂汤,他需要四种珍贵的药材。 为了发动两个兄弟去寻找药材。韩通挥动宝剑,在自己的左掌上狠狠地划下一道伤口,鲜红的血液如同平原上的河汊一般,肆意纵横交错。韩通感觉到一种摧肝裂胆的剧痛。 张大壮惨叫一声,急忙从怀中摸出一绢白布,替大哥将手掌包扎。他望着表情痛苦狰狞的韩通,看着他蚯蚓一般鼓起的血管和满头的热汗,急切地叫了一声: “大哥!您这是怎么了?” 就在这时,另一个彪形大汉也来到了韩通的身边。他和张大壮两个人,一起瞪着一双大眼睛看着自己的大哥。 韩通缓缓地睁开眼睛,看见眼前的军汉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 韩通擦了擦自己额头上的汗水,问道:“你又是谁?” “大哥,我是您的二弟,关大山啊!“ “大哥,大哥您为何要如此残害自己的身体啊!” 韩通顾不得那么多了,一搂两个兄弟的肩膀,低声说道:“哥哥我听说有人要篡夺咱们大周的政权。先帝待我们兄弟三人不薄啊,我们一定要阻止这一场阴谋。” 关大山和张大壮瞪大了眼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大,大哥,如果有人想要颠覆我大周的政权,弟弟我第一个冲上去把他撕成烤羊腿。”张大壮气得吹胡子瞪眼,一边捶胸一边说道。 “好!兄弟两个帮我先去找这种药材。”说着,韩通用鲜血在白绢上写下了四种药材,交在了两位兄弟手里。 “好的,大哥。”两个兄弟也不多问,拿着药方就开始行动起来。 韩通强忍着剧痛,站起身来。他看着自己满是鲜血的左掌,只见手掌上纹路纵横,残破不堪,一如这血染的山河。 他将自己的手掌狠狠地印在大周的军旗上,在上面留下了一个血手印。 “从现在开始,我不再是痞子宁。” “我是韩通,我要用我的鲜血来守护这大周的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