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董卓吓尿!那头猛虎拿下了轘辕关?
司隶,雒阳。 西凉大营。 中军,大帐。 董卓拿着从广成关送回的战报,兴奋地仰天哈哈一声:“我就知道,只要有徐荣驻守在广成关,弘农王就不可能杀进来。” “哼~” 董卓轻哼一声,不以为意地道:“弘农王!别以为你能逃得了雒阳,逃得了南阳,就能逃得了我董卓的手掌心。” “召集了汝颖地区七路诸侯又如何?不照样屡战屡败,屡败屡战吗?不过一孺子而已,当真以为有了些兵马,便可与我董卓为敌?” 言至于此,董卓眉峰骤拧,神色骤变,满嘴的钢牙紧咬: “不自量力!” 这四个字几乎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 足以证明董卓对弘农王的恨意,达到了何等样的程度! 下方李儒却是皱着眉,捏着颌下一缕胡须:“丞相,虽然目前广成关的局势非常不错,不过在徐将军的战报中,却仅仅只是击退,并没有对弘农王产生致命打击。” “可是......” 话音一转,李儒神色悠悠:“广成关、粱县乃是犄角布阵,相互支援,凭北军之精锐,却仅仅只是击退弘农王,实在匪夷所思。” 犄角布阵,相互支援。 通常情况战斗会比较惨烈,怎么会打那么多回合,仅仅只是击退呢? 要知道,徐荣率领的可是大汉最精锐的兵马,却只是击退弘农王而已,如此效果还有什么值得傲娇的呢? 当然! 李儒不是借机嘲讽董卓。 他是敏锐的察觉到了战局中潜藏的隐患。 广成关的局势,绝对要比战报上体现出来的,更加诡异。 身经百战的董卓,自然一下子警觉起来。 他脸上的笑容戛然而止,取而代之的是淡淡的愁容:“文优,你的意思是......” 李儒赶忙解释道:“丞相,儒并非怀疑徐将军战绩,只不过目前广成关的战局,想来还不到可以定胜负的时候。” “徐荣将军在战报中,也仅仅只是提到了击退,并未言明战败弘农王,说明其对于广成关的战况,依旧保持谨慎的态度。” 董卓饶有兴致地点点头:“的确如此,徐荣此人行事谨慎,战败便是战败,击退便是击退,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结果。” 李儒颔首:“丞相英明。” 董卓继续深入思考,却越发的惆怅起来:“文优啊,正如你所言,弘农王若是没有损伤到根基,他因何会屡次战败,又屡次鏖战呢?” “这个......” 李儒深吸口气,缓缓摇头:“儒暂且不知,不过丞相,弘农王背后有高人指点,恐怕此举背后,定有深意!” “嗯。” 董卓深以为然:“有道理!我自会回信,让徐荣多加小心,弘农王远没有表面上那么简单,绝不能小觑对手。” 李儒揖了一揖,心满意足:“丞相英明。” 但即便如此,董卓依旧非常开心:“不管怎样,此乃关东鼠辈于我首战,徐荣屡次击退弘农王,令贼子士气大跌,还是值得称颂的。” 历史上,讨董首战乃是曹cao于汴水之战,是在董卓迁都长安,火烧雒阳之后,他独自一人引兵西行,最终惨败。 不过这一次...... 刘辨快速降伏孙坚,坐镇南阳,发布檄文,征讨董卓,在时间线上,将南路盟军的进攻,提前了足足八个月的时间。 以致于董卓还未迁都,便卷入了战争。 是以,于董卓而言,广成关一战,才是讨董的首战。 “我意!” 董卓沉吟了片刻,郑重言道:“将徐荣击退南路鼠辈的战报,传送于三军,以提振三军士气,如何?” 李儒自然明白首战获胜的意义:“单纯传送战报略显不足,丞相应该加以恩赏,如此可为全军表率,激励效果更加显著。” “嗯。” 董卓缓缓点头:“可以,但赏些什么呢?” 李儒皱眉:“这个......” “报~~~” 正在这时。 帐外响起一声疾促的传报。 李儒、董卓下意识断了思绪,抬头望去。 但见,帘帐起,一个士兵急匆匆闯入帐中,神色略显惶恐,欠身拱手道:“丞相,大事不好了,轘辕关方向狼烟示警,或有敌情。” “什么?” 董卓腾得起身,满目骇然。 前一秒,他还在为徐荣击退弘农王之事而兴奋不已,这一瞬,便因为轘辕关遭受突袭而怒火冲天! “轘辕关遭受突袭?” 董卓怎么也不敢相信。 轘辕关附近尽皆山地丘陵,不适合大军通行,充其量只是小股部队而已,关东盟军如此奇葩吗?居然连轘辕关都不放过?2 当然! 董卓明白,轘辕关在南线战场中,只起协同作用。 一旦遭受敌情,势必是以奇兵,呼应主线战场。 对方如此行事,是有道理的。 “没错!” 士兵飞快点头:“的确是轘辕关处的狼烟。” 董卓摆手斥退士兵,皱着眉:“文优,咱们身旁可还有兵马可用?” 李儒嗯了一声:“有倒是有,但他们负责丞相安全,按理来说,万不能离开丞相左右,如果要从附近调兵,恐怕至少得一天时间。” 路上传报的时间,行军耽搁的时间。 即便一天时间,也是当前最快的速度了。 可是...... 轘辕关能撑得住一天吗? 董卓沉吟良久:“轘辕关守将何人?” 李儒拱手:“军司马张猊、王方。” 董卓暗暗松了口气:“张猊悍勇,有西凉豺狼之称,王方素来冷静,俩人配合,应该可以抵挡一二。” “不过丞相......” 李儒赶忙提醒道:“即便如此,援兵依旧要派!对方既然对轘辕关发起进攻,必然是要以奇兵之势,呼应广成关之战。” “如果儒没有猜错的话,攻打轘辕关的这支兵马,一定来自弘农王的帐下,广成关为正,轘辕关以奇,奇正相合,才合乎兵法之道。” “嗯。” “定然如此。” 董卓点点头,当机立断:“文优,先派亲卫军赶往救援,轘辕关不能丢,否则南部破开缺口,即便不易行军,于我军而言,势必影响全局部署。” 李儒揖了一揖:“诺。” 旋即。 他躬身倒着离开大帐,赶往传达军令。 轘辕关兵力虽然被调走不少,但依旧有千余兵马,想要攻破这样一座城关,兵力恐怕得在五、六千人。 可如此规模的队伍,一旦出现在轘辕关外,必定会提前察觉。 换言之。 此刻狼烟虽然升起来了。 但双方可能并未开战,对于董卓而言,依旧有缓和的余地。 值得一提的是,烽火狼烟的使用虽然都是示警,请求支援,但不同的情况,会有不同的使用方法。 简而言之。 若是城关只是起到示警、传递情报作用,那么发现敌情时,便会烽火狼烟,以求能以最快速度,上报敌情,请求支援。 而城关若是有一定的实战能力,则会根据具体的敌情,酌情点燃狼烟,这需要负责值守的城关主将,自行判定。 毕竟,狼烟一起,必牵一发而动全身。 事关整个战局,绝不是想点燃,就能点燃的。 一旦因为使用不当,而引起全局性的变故,主将必会被军法从事,难保项上首级。 而在此时,轘辕关于全局,基本上只起呼应作用,没有太大的实战能力,他们一旦发现进攻者,势必会提前点燃狼烟。 因此,此刻狼烟虽然升起,但双方是否开战,对于坐镇中军的董卓而言,实际上还是个未知数。 但董卓行事非常谨慎,先派亲卫军赶往驰援,再依据战况而做最终的定夺。 如果贼子败退,则不必影响目前的布局; 而如果贼子依旧强攻,另行调兵前往,犹未晚矣。 可是...... 驰援轘辕关的兵马方才离开不久。 便有士兵回报,轘辕关方向,狼烟已经熄灭。 “狼烟没了?” 董卓一脸的不敢置信。 “没错。” 士兵拱手抱拳:“狼烟熄灭,轘辕关战事必定结束,想来是张、王二位司马,已经战败了来犯之敌,这才熄灭了狼烟。” 呼~~~ 果真如此? 摆手示意士兵离开后,董卓皱着眉,问计李儒:“文优,你怎么看?” 李儒同样忧心忡忡:“在没有得到准确战报之前,儒不敢妄测,不过,在下对于轘辕关战局,不甚看好。” “哦?” 实际上,董卓依旧忧心:“何以见得?” 李儒拱手:“此前,在下以为此狼烟不过示警而已,但足足持续了两个时辰,足以证明敌我双方已经开战。” “丞相试想,贼子千里迢迢赶来,作为奇兵,强攻轘辕关,呼应广成关战场,岂能轻易作罢,对方即便不敌,也绝不会轻易撤走才是。” “可是......” 李儒深吸口气,又缓缓呼出:“狼烟仅仅示警两个时辰,若是减去敌军行军时间、列队休整时间,满打满算,攻城不过一个半时辰而已。” “一个半时辰?” 李儒尴尬地摇了摇头:“既不长,却又不短,不足以拿下轘辕关,但却又不到撤兵时间,这其中必然有咱们没能了解到的细节。” 董卓饶有兴致地点点头:“没错,的确如此!但现在狼烟却熄灭了,如果不是战败了来犯之敌,极有可能轘辕关已经沦陷。” “这......” 董卓难以接受这样的结果。 一个半时辰而已,便能拿下轘辕关? 张猊、王方的实力,董卓非常清楚,二人配合,可挡万马千军。 敌军主将到底是何人,居然有如此实力? 沉吟良久。 董卓依旧没有半点头绪。 他开始有些担忧,讨董全局最终会是什么结果。 这帮关东鼠辈虽然是乌合之众,但联合起来,却可撼动山河。 滴答! 滴答! ...... 时间一分一秒的流逝。 不知过了多久。 忽然。 帐外响起一声疾促的传报: “报~~~” 董卓急忙扭头望去。 但见,帘帐起,一个蓬头垢面的壮汉闯入军帐,见着董卓,噗通一声跪倒在地,顷刻间声泪俱下,嚎啕大哭: “丞相~~” “末将无能,轘辕关失守了。” 董卓早有预料,因此也没有太过震惊。 他只是眉峰骤拧,开口叱问:“说!对方主将是何人,居然不到一个时辰,便拿下了轘辕关?” 王方涕泪横流:“是江东猛虎孙坚。” 刹那间,董卓眼瞪如铃,心头巨震:“谁?” 王方确定一定以及肯定地道:“丞相,是江东猛虎孙坚,当年在凉州战场上的那头猛虎,此人溯颖水而上,引兵两千,强攻城关。” “还不到半个时辰,此贼便已先登,张司马不敌,被一刀斩杀,末将组织兵马拼死抵抗,却最终难以挽回大势。” “丞相~~” 王方恸哭不已,哀求道:“末将失职,还望丞相降罪!” 然而此刻...... 董卓脑海中早已被一个熟悉的身影全然笼罩。 当初在凉州时,孙坚便要劝张温诛杀自己,没曾想,当初在凉州没完成的事情,居然又在雒阳时撞到了。 靠! 这小子是来报仇的吗? 如果真是那头猛虎带队,短时间内先登破城,的确极有可能。 毕竟,当初在凉州作战时,董卓亲眼见识过孙坚的悍勇。 这小子闯入军中,当真如同猛虎入羊群一般,想怎么杀,便怎么杀,那凶戾至极的眼神,即便现在想起,都令人深感忌惮。 当然! 更要命的是。 轘辕关一破,雒阳南部便被撕开了个口子。 这必然会打乱董卓在全局的部署。 呼~~~ 长出口气。 董卓尽可能保持冷静:“唯今之计,怕是只有派李傕出兵征讨了,对方兵马不多,趁其立足不稳,先行歼灭。” “只是......” 董卓仍旧心有顾虑:“李傕身在孟津,严防袁绍、王匡,如何出战?” 李儒拱手:“袁绍、王匡不足为惧,贼若趁势而动,丞相可亲征之,但孙坚此人却不得不防,一旦让他在轘辕关站稳脚跟,于全局而言,隐患甚大。” 这一点。 董卓岂能不知:“调兵遣将需要时间,若是孙坚不顾轘辕关,引兵突袭大谷关,届时徐荣必腹背受敌,局势必会扭转。” 李儒自然料到了这一点:“丞相,在下可以为使,夤夜赶往轘辕关,劝降孙坚的同时,为丞相争取时间。” “劝降?” 董卓微怔:“文优,可有把握?” 李儒长出口气:“有五成把握!” “哦?怎么讲?” “丞相,孙坚此人崛起于微末,此次从长沙一路赶来参与此战,其根本目的,不过是想分一杯羹,既如此,丞相便表奏其为豫州刺史,令其为丞相所用。” “这......” 董卓饶有兴致地点点头:“倒是可以一试,即便不成,也能拖延时间!不过,你不能去,换李傕去劝降,至于调兵之事,你来负责。” 李儒知道董卓是担心他的安危,颔首点头:“多谢丞相。”2 “还有!” 董卓补充道:“一个小小的豫州刺史,怕是难以让孙坚心动,告诉李傕,条件随便开,联姻、官职,尽皆可以,本相必照单全收。” 李儒震惊,但还是一揖:“诺。” 由于各种问题地址更改为请大家收藏新地址避免迷路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章节。 新笔趣阁为你提供最快的大军师联盟更新,第171章董卓吓尿!那头猛虎拿下了轘辕关?免费阅读。htt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