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吃大户
炎炎的烈日下,孙浩、孙瑶和二十七名披甲壮汉,来到了一座屯堡外。 梁国北方诸州的百姓,为了防范草原各族游牧骑兵的劫掠,还有土匪和马贼的打劫,会修建具备一定防御能力的屯堡。 当然能修建屯堡的,或是豪门贵族,或是富裕的大地主,像孙浩他二叔那样的小地主,可修不起屯堡。 这座屯堡的长和宽都在百米以上,屯堡的土墙高约五米,这种土墙因以夯土的方式修筑而成,所以十分的坚固。 土墙唯一的大门上方,还用木料修建了一座两层的箭楼。 屯堡外则挖有一道环绕的沟壕,沟壕的内侧还布有大量木栅、鹿砦,只留了一条土路通往屯堡的大门。 此时在沟壕的外侧,竖立有许多两、三米长的竹竿,每根竹竿上都挂着一个用生石灰腌制过的头颅。 屯堡里面的人,已经发现了外面这伙不速之客,很快屯堡的土墙上,就站满了拿着各种武器的青壮。 孙浩看着一根根竹竿上的头颅,脸色有些凝重的对披甲壮汉们说道:“想要在这里借些粮草,恐怕不太容易。” 昨天夜里,二十七名披甲壮汉出现之后,孙浩很快发现这二十七名披甲壮汉,虽然对以前的记忆几乎一片空白,但对他却是言听计从。 孙浩甚至有一种感觉,就算他命令这二十七名披甲壮汉挥刀自刎,他们也会毫不犹豫的照办。 通过“初级探查之眼”这个技能,孙浩可以在每名披甲壮汉的头顶各看到一行字。 太史慈(三国),战力值:98。 庞德(三国),战力值:96。 颜良(三国),战力值:96。 文丑(三国),战力值:97。 关胜(水浒),战力值:94。 林冲(水浒),战力值:94。 秦明(水浒),战力值:92。 呼延灼(水浒),战力值:92。 董平(水浒),战力值:93。 罗一(隋唐),战力值:90。 罗一是燕云十八骑的老大,其他人的名字分别是罗二、罗三……到最后的罗十八,而且燕云十八骑的另外十七个人,战力值也全是90点。 战力值在孙浩看来,就是指一个人武艺的高低,战力值越高,武艺应该就越强。 孙浩自认为自己的武艺非常不错,可是用“初级探查之眼”看了一下自己,发现自己的战力值才只有65点。 感觉“初级探查之眼”不太靠谱的孙浩,今天早上跟罗一切磋了一下,然后…… 其实没有什么然后了,仅仅一招,孙浩手中的刀,便被罗一的弯刀给磕飞了。 更让孙浩心痛的是,二叔送给他的直脊大刀,竟然被罗一的弯刀,磕出来了一个手指盖大小的豁口。 还好今天早上,当孙浩把“初级探查之眼”用在路遇的饥民身上,发现饥民中比较强壮的男人,战力值基本上都在30点左右。 这才让孙浩明白,不是自己65点的战力值低,而是太史慈、庞德他们二十七个人太强。 而当“初级探查之眼”用在饥民中的女子身上,她们头顶显示的则变成了魅力值。 看到饥民中的年轻女子,魅力值没有一人能超过50点,让孙浩对于完成那个有些猥亵的任务,完全失去了信心。 得多漂亮的女人,魅力值才能达到或者超过95点? 孙浩甚至怀疑,自己这辈子不知道能不能遇见那样美丽的女人! 虽然无法理解所谓的年签系统是什么,也不清楚太史慈、庞德他们来自哪里,毕竟就连太史慈、庞德他们自己,也不明白三国、水浒、隋唐,代表的是什么意思。 但孙浩却可以确定,耳边的声音不是什么鬼上身,而是莫大的机缘,竟然凭空能够变出大活人,而且这些人还会认他为主。 可惜好像自己一年才能签到一次,至于额外的签到机会,孙浩觉着自己还是别去想了。 兴奋和激动过后,孙浩忽然发现了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他拿什么养活二十七名手下,还有他们的二十七匹战马? 孙浩身上只剩下五个用谷糠和面粉做成的饼子,总不能杀马充饥吧! 就算太史慈、庞德他们愿意杀马,孙浩也舍不得。 按照太史慈等人的介绍,这二十七匹肩高都在两米左右的战马,不但具有超强的负重能力和耐力,还拥有着强大的爆发力,堪称是重骑兵最完美的坐骑。 孙浩说出面临的窘境之后,众人便商量着去吃大户,经过了一个上午的寻找,才找到了眼前的这座屯堡。 “少爷,如果这座屯堡里的人不识趣,兄弟们可以把这座屯堡打下来!”太史慈沉声对孙浩说道。 听到众人喊他为主公,让孙浩感觉很是诚恐。 在孙浩看来,“主公”这样的称呼,只是那些大人物才配得上,于是众人改称孙浩为少爷。 孙浩不解的问道:“咱们没有攻城器械,人数也不多,能攻下这座屯堡吗?” 太史慈解释道:“少爷,凭借兄弟们的箭术和强弓,完全可以压制住一面土墙,不让土墙上的人有机会放箭,或者往下扔滚木礌石。 再由罗一、罗二他们出几个人,趁机利用飞钩攀上土墙,只要有几个兄弟登上了土墙,这座屯堡也就算破了。” 太史慈话音刚落,庞德便跟着说道:“少爷,太史没有夸张,这样一座屯堡,兄弟们应该不费吹灰之力就能把它拿下的。” 这时梁山五虎将中的秦明,把扛在肩上的长柄狼牙棒,往地上一戳,“我看这座屯堡的大门不算厚实。 如果要打的话,让我试试能不能用狼牙棒,把那大门直接砸开,也省去了攀墙的麻烦。” 真能那么轻松? 孙浩可是听二叔说过,一座五百青壮守卫的屯堡,就算有五百名草原鞑子的精锐骑兵,也很难攻下来的。 不过想到太史慈、庞德他们超高的战力值,孙浩犹豫了一下说道:“能不打还是不打为好,毕竟咱们不是流寇。 但借不来粮草,咱们这么多人就得饿肚子,也只能打了!” 经过这一段时间的逃难,孙浩非常清楚,讲仁义是填不饱肚子的。 随后太史慈催马来到距离屯堡大门约一百五十米的地方,接着太史慈突然搭弓上箭。 等太史慈拉着弓弦的手一松,一支铁头重箭眨眼间就狠狠扎在了土墙的箭楼上。 “上面的人听着,我们是乾阳军左卫第三郎将孙哲将军的家兵! 路过此地突遇粮草不济,望能借粮草百石,驽马八匹,马车四架!”太史慈高声喊道。 梁国的军中,一直有着蓄养家兵的传统。 家兵属于私兵,不入军籍,其饷钱和待遇,要远远高于军队的普通士兵。 孙浩听二叔说过,自己的父亲已经是乾阳军左卫第三旅的郎将,于是孙浩便借用了一下父亲的名号。 梁国的军队编制,最大的为军,军下有卫,卫下有旅,旅下有营。 一军之帅为都督,一卫之主官为都统,一旅之主官为郎将,一营之主官为校尉。 营下有队,设队正,队下为伙,设伙长,每营下辖五队,每队下领五伙,每伙领五位什长,每位什长各领十丁。 站在土墙上的崔宝,对于突然出现在屯堡外的二十多名重骑兵,心中颇有忌惮。 毕竟这年月能养得起重骑兵的,只有那些豪门大族,或者实力很强的将门。 正当崔宝准备询问外面这些重骑兵的来历之时,却被太史慈射中箭楼的一支重箭惊出了冷汗,赶忙让两名拿着盾牌的青壮,站在了自己的前面。 可是听到太史慈自称是孙哲的家兵,崔宝不由怒声喊道:“我怎么不知道我家姑爷有你们这些家兵! 杂碎竟敢冒充我们乾阳崔家的人,儿郎们弓弩准备!” 听到土墙上中年人的喊声,太史慈顿时一愣。 他已经了解到,孙浩的父亲孙哲,入赘的将门就是乾阳崔家。 太史慈扭头看向了孙浩,意思问现在怎么办? 孙浩此时已是满脸通红,他感觉好丢脸,就是以前偷看丫鬟洗澡被二叔抓住,好像都没有现在这么羞耻。 因为父亲的缘故,孙浩内心深处,对乾阳崔家有着一股深深的恨意,但没想到跟乾阳崔家的初次接触,会是如此一个尴尬的场面。 站在孙浩身边的庞德,这时压低声音说道:“少爷,要不咱们重新找一座屯堡吃大户吧! 而且少爷也无需表明身份,免得多费口舌。” 孙浩知道庞德的建议,是化解目前尴尬局面的最好办法。 不过孙浩想到太史慈、庞德这些手下,自从昨晚到现在,一点儿东西也没有吃,甚至因为没有找到水源,更是滴水未进。 孙浩原本剩下的五个饼子和半水囊的水,众人说什么都要给孙浩和孙瑶留着。 二叔说过,男人大丈夫,得有担当。 他们二十七人既然认了自己为主,那么自己总要为他们做些什么。 如果能讨要来一些粮草,自己的脸面又算得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