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三二章 别样的分封
吕雉点头,刘盈默许,最后是叔孙通替谷家选的封地。 选得很有意思,是当年韩信替刘邦声西击东出蜀中时西线的一处地方——成纪。那地方比不得关中,每年的降水量就少了一大截,庄稼就更不用说了。 叔孙通本意是想用不太好的地为谷家争取更多的生存机会。可即使如此,吕雉连陇西郡都不给,最后只把成纪定了下来。 陈平亲眼看见连叔孙通的脸一下子变得通红,不住地向刘盈和吕雉叩首道谢。 退出大殿时,陈平问叔孙通, “你为何要替谷家人选那么块离关中如此近的地?既不富饶,又小,你让皇太后如何放心?” 叔孙通说道,“我如果没猜错,谷家人并没有一定要因祖辈的余荫得好处的意思。你说把这一群孤弱的前朝遗属安排到哪好呢? 关中关东之地已经被划归刘氏皇族,东边的南粤和东海那头已经有人了,人家有累世的祖辈的积累,燕北之地也有人了。 现在只剩一块陇西郡暂时没有太多的人觊觎。陇西郡再往西,离西域太近,那么吊命都难的物产要养活人,那可不是一般人能生存得下去的,我听说过,那地方的生存竞争比关中关东更为惨烈。 那块不大不小的地刚好。要是太好或太大了惦记的人多,谷家的身份本就惹人侧目,差不多就好,知足者方能长久。” 陈平这才知道叔孙通原来如此厉害,深得市集买菜讨价还价的精髓,先喊一个高价,然后再得一个比平常稍微好的一点的价。 既全了昔日的主仆之情,又不开罪现在的朝廷。 陈平笑骂了一句,“越老越狐狸!” 叔孙通一本正经地回怼了一句,“不狐狸能平安终老吗?” 陈平笑了。 …… * 当年夏季的大旱比朝廷预估的轻一些,只一个多月,就在很多人快捱不住了的时候,天下了大雨,却没像以往那样出现“大旱之后必有大涝”的情况,庄稼比往年减收多半,但是还有得救,朝廷的赈灾压力也比上一次轻。 朝廷是在大旱前发布的封赏秦后裔的消息的,大汉上下都在议论这是由于刘盈施行仁义感动了上天的结果。 刘盈和吕雉很满意,谷氏也很满意,朝廷却没敢懈怠。 朝廷为表示对前朝的敬意,派出了皇太子刘恭代表刘盈参加祭祀秦祖先的典礼。 秦宗庙早就被项羽当年进关中时一把火烧毁了,二世又被老秦人所诟病,子婴死得太过惨烈,朝廷只能跟谷家商议把祭祀之地选在骊山秦始皇陵处。 只可惜因为战乱,秦始皇陵都被项羽给一把火烧没了,谷家老叟就自择了一处相对比较平缓开阔之地来祭祀。 祭祀很隆重,是按诸侯王的规格进行的,还分了首献亚献三献好几道程序。观礼的百姓不少,刘盈的声望空前高涨。 陈平听张丽说,谷小曼在吕府的地位空前地高涨。 虽然她是以平妻的身份嫁给吕的,可以前吕家有什么正式的活动时,她都是没资格参加的,在吕家的地位也是硬生生地矮了吕发妻一大截。 可是自从朝廷封赏谷家,秦始皇陵祭祖之后,吕家人对她的态度来了个翻天覆地的大变化。她的待遇甚至还在吕的发妻之上。 当陈平把这消息告诉叔孙通之后,叔孙通的脸色有些难看,对陈平说道, “我倒宁愿谷家小主在吕府上的地位只比普通婢女好一点。 树大招风,她在大汉朝中又没个实诚的靠山,皇太后再看重他,毕竟还是以吕家的利益为根本的,真要有个什么事,没有子嗣傍身的她终究还是不得长久的。” 陈平一听,心里先暗自着了好几分的忙,回到家后,他先等到张丽,要她帮忙关注一下吕府上的动向。 张丽却笑着说道,“那还用你担心?你不知道谷小蛮已经显怀了,吕那头高兴得不得了。 吕的发妻只生了两个小娘,吕以前为爵位继承的事发过愁。现在他们都说肚子显得比平常月份凸出,定是个男胎。 谷家这是喜上加喜,谷小蛮真是个有福之人。” 一开始,叔孙通的话已经让陈平紧张了,可现在张丽说的,更是让陈平发了愁。 皇室和朝廷能接受谷家人作为前朝皇室后裔的一个前提条件是谷家没有男性继承人,可是如果谷小蛮生的是个男孩,虽说姓吕,那性质可变了。 张丽问陈平,“前些日子谷家说想把生意做到长陵邑的事你考虑得咋样了? 用来用我牵牵线,撮合撮合这两拨人?” 陈平有脑子全在谷小蛮的肚子上,他只轻飘飘地说了句, “谷家都有封地的人了,还做什么生意?差不多得了。 谷家和长陵邑那帮子,掐了成百上千年的架,不打起来就不错了。 别给自己找事,想办法找个合适的理由回拒了。” 陈平一直没忘了当时自己带着吕还有叔孙通去谷家议亲时,谷家老叟对吕给的那些个承诺说的那句“到时候你要记得才好”的话。 陈平总觉得,那句话期望之中威胁的意味更大一点,谷小蛮的事绝不是一件小事。 他素来知晓吕雉的性子有些急,又因着关系到她最重视的母家,就只得私下里找到刘盈说了自己的顾虑。 刘盈却笑着说道, “胎儿在三四月时,宫里的侍医就已经把出脉来了,那是个小娘。 朕的表兄吕和吕谷氏长得都不差,想她肚子里将来也定是个血统高贵的美娇娘吧。” 陈平这才知道原来吕雉早就有了对策。谷小蛮腹中的那个孩子,注定于天伦方面会有所欠缺的。 后来陈平才知道,叔孙通也早就知晓这事。 叔孙通语重心长地教导陈平道, “我当初之所以选成纪那块地给谷氏,是因为那块是嬴氏祖先的发源地,谷家在那儿有根基,至少不会因为没继承人受到惦记。 还有你可能没听说过,当年姜尚为了周朝国祚长久,还在那斩了一条龙脉。在那断了龙脉之地,朝廷才会更放心。 从古至今,朝代更迭是再正常不过的事,那孩子,只要能好好地活下去,是不是贵族又有什么关系呢? 人哪,当看得开才长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