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评价如此之高
    老者眼里有着nongnong的震撼,脸上满是不可置信。    作为被邀请的嘉宾,他深切知道这次的“华夏第一届民乐之声”有多么的厉害,参加活动的无一不是当今华夏民乐的名人。    虽然这些人在社会上不怎么出名,甚至九成九的人都不被普通人所知。但论资历、论水平,任何一个人都不简单。    至于能够参加民乐评选的,那就更了不起了。    须知。    这可是第一届民乐活动啊!    当这次的活动被央视播放出去后,它可是代表着华夏民乐的门面。    不能有丝毫敷衍。    至于在这次民乐之声上出现的作品,每一首都是精益求精,务必要展示出华夏民乐的风采。    因此,够资格参加民乐评选的,全都是真正的民乐大师。    因为这些作品,代表了华夏当今民乐的发展水平。    谁敢敷衍了事?    “他……是谁?”    老者自己是被邀请来的嘉宾,研究民乐已经数十年,可即便如此,他也没有资格拿出自己的作品去参加第一届评选。    而眼前这个年轻人,居然有资格!    这简直颠覆了他的认知。    他找到自己的座位坐下后,心中的震动久久难以平静。    ……    ……    吴关找到自己座位后,便安安静静坐在原地,等待着活动的开始。    随着时间的推移,偌大的大剧院开始热闹起来。    他的周围渐渐坐满了人。    让他略微有些不自在的是,周边的人全都是老头子,他一个年轻人坐在这里,简直是格格不入。    旁边的议论声传入耳朵。    “咦?这小伙子是谁?”    “谁的弟子啊,坐错地方了吧?”    “这里的位置不可能坐错。”    “但一个年轻人,竟然有资格参加作品评选?”    “有点意思。”    “……”    很快,越来越多的人目光聚焦在他身上,倒是没人跟吴关搭话,所以他只能眼观鼻、鼻观心坐在座位上。    吴关在鹏大教室里演奏过《赛马》后,便再也没有在任何公开场合拉过赛马,至于传到网上去的音乐单曲,哪怕是现在浏览量都不过万。    可以说,除了鹏大音乐系的学生。    根本没几个人知道此事。    眼前这些上了年纪的老人,本来就对网络不熟悉,因此更不知道《赛马》的存在了。    正因为如此,所以大家对于吴关突兀出现在这里,全都一脸惊讶。    晚上七点整。    活动正式开始。    前世,吴关几乎没有参加过这种民族气氛浓厚的民乐活动,因此这算是他的第一次。    主持人不是什么美女帅哥,而是同样穿着一身传统服装的一名中年男子。    一番开场语后。    便是各种民乐表演。    古筝。    古琴。    竹笛。    当然,这些表演的人全都是年轻人,甚至还有不少的小朋友。    吴关明白,这次的民乐之声主要是要提升民乐在华夏的地位,因此让年轻人上台表演是必须的。否则有几个人会对老头子感兴趣?    “表演的水平还不错。”    吴关暗暗点头。    直到晚上八点半后,表演结束。    现场所有人精神一震。    因为接下来这次民乐之声的重头戏来了。    尤其是坐在台下的许多老者,目光再次重新聚焦到了吴关身上。    “马上就知道,这位小兄弟为何能坐到这里。”    “主办方的消息封锁的真厉害,居然没透露出半点他的消息。”    “好像大家都不认识他?”    “不会是一个玩笑吧。”    “别真的是主办方弄错了。”    “……”    主持人声音洪亮:“华夏民乐传承数千年,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我华夏的先辈创造出了各种各样的民族乐器,并且让它们绽放出了无比璀璨的光芒。各种民族乐器,演奏出了一首首流传千古的经典民乐。这是我华夏的隗宝,也是我们后辈的幸运,能够听到如此多先辈流传下来的经典民乐。    不过民乐要发展,我们就不能故步自封,要面向华夏所有民众,走出圈子,走出国门,向全世界所有人展示出我们的风采。如今,我们华夏已经有许多优秀的民乐大师,在各个平台演奏民乐,让普通人知道了民乐的风采。    但这样还不够,我们要有更好的成绩,就要突破,要创作出更多更好的民乐曲子。    接下来,我们就来展示一下这些年,我们许多潜心研究民乐的大家,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好的作品。”    哗啦啦。    热烈的掌声响起。    演奏流传的经典民乐,许多人都能够做到。    但是要创作民乐,就没那么简单了。    这是演奏家和作曲家的区别。    现场所有人眼里都流露出期待和激动,想看这些民乐大师们都创作出了什么经典曲子。    即便是吴关,也有些期待。    第一首作品是一名四十多岁中年女子演奏的古筝曲,曲名《杀花令》。    曲子柔美中带着一丝猎猎的杀机,听得人一颗心时而柔软,时而惊颤。    “好作品!”    “刘成美大师的作品,果然不凡。”    “演奏的也是何玲大师,古筝名家。”    “真的不错。”    吴关同样心中暗赞。    这就是民乐大师的水平,无论是演奏技巧还是作曲水平,都远不是此刻的他能够比拟的。    第二首作品为一个五十多岁老者的竹笛表演,曲名《竹林风声》。    清新的风格,精湛的吹笛水平,让人情不自禁沉入了大自然的美妙中。    这首曲子同样引起了大家的追捧。    ……    直到第五首作品结束后。    台上的主持人看了一眼手稿,用抑扬顿挫的声音说道:“接下来要登台的作品,它有些特殊。因为它并不是我们熟悉的某个民乐大师的作品,这部作品出自一个年轻人之手,而且这个年轻人今年才仅仅二十二岁。    诸位千万不要因为他年轻就小看他,因为这个年轻人拿出的作品,乃是被蔡华元老师、赵国启老师等几位民乐大师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并且说这首曲子具备了开创性。”    当说到这里的时候。    台下掀起了不小的喧哗声。    实在是主持人的话语太震撼了。    “什么,这么厉害?”    “我的天,蔡华元、赵国启两位老师,乃是当今华夏民乐声望最高的两位老人,能够得到他们如此高的评价,到底是什么作品?”    “开创性!这三个字意义可太大了。”    “真的假的啊?”    “……”    大剧院里,一些老者甚至无法控制心中的震动,直接站了起来。    主持人目光看向吴关所在的地方,声音激荡:“接下来,便让我们用掌声请这位年轻的民乐奇才上台,表演他此次带来的二胡曲作品《赛马》,有请吴关先生……”